從膠片到數碼再到膠片,又是一個輪回。
最近偶然在家中收拾出一些多年前拍的膠片底版,便對著燈光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越發地,我再次有了想重新找回當年攝影感覺的沖動。其實回歸膠片的想法由來已久,但始終下不了決心,畢竟對于一個已經習慣了數碼相機方便與快捷的人來說,重拾膠片還是需要一些勇氣的。不過這一次我還是決定拾起已冷落多年的那部賓得645相機,它可是我保存至今的惟一一部膠片相機了。再次握著這部只能手動對焦的大家伙時,感覺依然是那么親切。我試著為它上了一卷120膠片,不過卻不是那么順利,畢竟上一次上卷還是5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個手拿膠片相機的人一定會覺得有些奇怪和不解:都數碼了還拿它做什么?而這些人卻是樂此不疲,盡管購買加沖洗一卷膠片的錢都差不多夠買一張2GB SD卡了,更何況那辛辛苦苦得來的幾十張照片還不一定都能讓你滿意。
從膠片到數碼,人們感受到了科技所帶來的無比便利。你不僅省去了可觀的拍攝成本,同時即時呈現的優點也會讓你能隨時欣賞最新的影像。但用慣了數碼相機的人們又會不自覺地將拍攝變得更加隨意,而且不用花一分錢。當然我不否認是數碼相機將拍攝變成了一件極為輕松的事情,而相信這也是大勢所趨,但有時我們還是需要一種更嚴謹的態度。相對來說,拍膠片會讓你更容易地找回這種態度,而且,拍膠片也會讓你多了一份期待感。
選擇膠片還是數碼其實并不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你能從中體會到攝影的樂趣和價值才是真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