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浩瀚千里,這里原本是一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然而,隨著生態的破壞,土地鹽堿化的加重,草美羊肥牛壯的情景成為了人們的渴望。可近年來,人們驚喜地發現鹽堿地綠了、美了!那是燕麥給鶴鄉大地帶來的生機。提起燕麥,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人,他就是吉林省燕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白城農科院副院長、國家農業部948燕麥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燕麥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任長忠。
依托引進智力 科研成果顯著
自1999年以來,任長忠一直從事燕麥的引進與繁育工作,為我國燕麥研究與國際接軌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引進國外燕麥種質資源2000余份,培育出燕麥雜交后代材料6000余份,選育出燕麥新品種10個,研制燕麥新產品2個,制定相關產品生產標準4個。其中,小粒型燕麥新品種白燕1號,為燕麥米和全燕麥新產品研制和開發提供了種質創新和產品創新基礎,填補了我國沒有小粒型燕麥新品種的空白;白燕2號、3號、5號已經在山西省認定推廣;大粒型新品種白燕2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已經推廣到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青海、甘肅、新疆、陜西和西藏等地,表現出了生產性能穩定、粒型卯圓、籽粒光潔、著殼率低、加工形狀優良等特性;白燕6號、7號兩個休眠燕麥新品種,填補了國家休眠燕麥研究領域空白;他開展的燕麥復種飼草燕麥的“一糧兩草”以及燕麥1年兩季雙熟的創新技術研究成果,填補了全球北緯45度地區該研究領域的空白,將我國1年兩熟線向北推進了近1000公里。
為了加快燕麥引智創新進程,他利用引智資源創新出燕麥當地夏繁加代與云南冬繁相結合,1年繁殖三代的培育體系,1年完成3年的科研任務。通過這種引智科研創新手段,燕麥育種效率明顯提高,10年時間培育出了10個燕麥新品種。
任長忠在美國《太陽作物研究》(Field Crops Research)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SCI論文(第一作者),題目:Evaluation of early mature nakedoat varieties as a summer seeded cropin dryland northern climate regions;他研制的燕麥米新產品,被譽為“新型營養主食,時尚保健佳品”,被評為2003年中國長春農業食品國際博覽會名牌產品和2004年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保證產品”。作為燕麥科研團隊的領頭人,任長忠先后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吉林省政府科教興農競賽一等獎1項、吉林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1項、白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其他獲獎成果10余項。以任長忠為首席專家成立的“吉林省燕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我國第一個燕麥綜合技術研究機構。2004年以來,任長忠被國家農業部指定為948燕麥重大項目首席專家;2007年又被國家農業部指定為公益性行業科研燕麥重大專項的首席專家,承擔全國8省市區15家科研、教學單位和相關企業的燕麥科研創新和新產品創新等項目聯合攻關任務,為我國燕麥團隊建設、引智創新創業建設、生產支撐和產業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開展國際交流 合作成效顯著
由任長忠主持開展的中加燕麥合作研究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加拿大農業部和我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任長忠也因此作為我國重點培養的高層次燕麥科研人員,多次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到加拿大開展燕麥科研創新工作。2005年2月到2006年2月,到加拿大農業部與國際知名燕麥專家布羅斯博士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及燕麥種質創新技術研究工作,1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季溫室和一季大田試驗,完成了4年的科研任務,取得了顯著的引智創新成果。2004年6月24日-26日和2007年6月20日-22日先后在白城市成功組織召開了兩屆中加燕麥開發戰略國際研討會,任長忠是這兩次大會的秘書長,為使大會順利召開并取得圓滿成果,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國內外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的好評。任長忠先后邀請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荷蘭、挪威等國燕麥專家40多人次到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研究活動。以任長忠研究員開展的中加燕麥合作研究工作為依托,2007年6月24日加拿大農業部國際合作局與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吉林省燕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國-加拿大燕麥科學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是加拿大農業部在中國建立的5個科學技術創新中心中的第一個。這一中心的成立,為白城燕麥引智創新創業建立了新的起點與國際合作平臺。
致力成果轉化 推廣效果顯著
為了加速燕麥引智成果的推廣和示范,任長忠主持建立的中加燕麥良種繁育及示范基地,于2002年12月被國家外國專家局列為“燕麥引進與繁育基地”,這是唯一的國家燕麥引智基地;該基地還被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為“國家燕麥標準化示范區”,這也是我國唯一的燕麥標準化示范區。
隨著白城燕麥的引智創新創業成果的不斷豐富和國家級燕麥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白城燕麥的影響力逐年提高,已經成為當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區位優勢的品牌。2006年9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白城燕麥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是中國第一個得到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燕麥產品。如今的白城燕麥已經成為深受國內外同行矚目的創新創業品牌,也是當地主要農產品生產的一個亮點。在2005、2006、2007年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大3、4和5次會議和2008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1次會議上,白城燕麥系列加工產品被選定為吉林省特色品牌產品,連續4次進人人民大會堂,獲得了高度的榮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拓寬引智渠道 發展燕麥產業
白城燕麥引智創新和產業發展是一項方興未艾的朝陽事業,這個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科研單位與有關企業的有機結合。為此,以任長忠的燕麥引智成果為技術依托,白城市農科院在2004年底與香港金福企業集團聯合成立了吉林省吉鶴燕麥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了吉林省第一個燕麥生產企業,共同開發燕麥纖維素片、燕麥營養早餐、燕麥即食粥、燕麥圈、燕麥餅干、燕麥珍珠米等燕麥特色營養保健食品,這些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與白城市洮兒河酒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燕麥白酒,填補了國內空白,已經成為當地白酒業的創新亮點產品和企業經濟效益新的增長點。與白城市天馬啤酒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燕麥啤酒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燕麥啤酒已經成為企業扭虧增盈的轉折點,為企業帶來了無限生機。這些在燕麥研究上取得的顯著創新成果,推動了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雜糧分中心在白城的成立。2006年5月初,白城市農科院以任長忠的引智成果為基礎,再度與吉林省吉鶴燕麥有限公司合作,與挪威生物技術產品公司開展跨國聯合,共同開發燕麥生物發酵飲料產品,項目投資1.2億元,年設計生產能力3萬噸燕麥飲料,年利稅3000萬元左右,目前該項目進展良好,爭取早日投產,這是一項填補亞洲同類產品空白的新產品,市場開發前景廣闊。
目前,任長忠正在與同事們一道,以燕麥引智創新成果為依托,構建燕麥“種質引進創新——優良品種選育——優良品種繁育——優質原料基地建設——科企聯合加工——生產主導產品——構建產業主導”為基本鏈條的燕麥引智創新體系及示范推廣模式,使燕麥引智創新和產業發展這項任重道遠的事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他的人生夢想正在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