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18日,由中國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雪鐵龍公司合資合作設立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在武漢成立。9月,第一輛組裝的“富康”轎車在襄樊東風試裝廠下線。
2002年10月25日,東風公司與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的合資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標志著神龍公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5年12月26日,公司年銷量首次突破14萬輛。
2006年12月28日,公司2006年產銷突破20萬輛大關。
2008年,公司盡管受金融危機等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年仍實現產銷17.8萬輛。
2009年1月4日,公司累計實現整車銷售73950輛,與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3.71%。
這是記者在神龍公司大事記中以時間為主線梳理出的一條簡單脈絡,它大致勾勒出了神龍公司創建至今穩健的發展歷程。神龍的成功,無不凝聚著神龍人無數的辛勤與汗水,而這辛勤與汗水既來自有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員工,也來自有高鼻梁、藍眼睛的法國員工。
神龍公司的“法國軍團”
“神龍公司是一家中法合資企業,我們的員工里有中國人,也有法國人。也正是由于企業的性質和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的員工構成和崗位設置不同于其他企業。”神龍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法國人葉鶴飛的開場白簡潔明了。1992年成立以來,在神龍公司工作過的外國專家累計有425位,其中派駐人員195名、技術援助230名。按合資合同的規定,派駐人員屬于股東的代表,均就職于公司的高級管理崗位,定期輪換。由于東風公司和PSA集團雙方各占有神龍公司50%的股權,因此神龍公司高級管理崗位的設置采取了“對等”的方式,即中法雙方高管人數對等,目前東風公司和PSA集團各有41名派駐人員共同承擔著公司的管理工作。在神龍公司,所有部門均由中法雙方各派遣一名派駐人員搭配擔任部門領導,而誰正準副則是根據部門的性質決定的。
所謂技術援助,是指PSA集團派到神龍公司進行技術傳遞的專家,在華工作時間不定,他們中一部分是隨車型項目來華工作的,而另一部分則是專門來進行能力傳遞的,也被稱為專業代表。這些年,神龍公司一直保持著很大數量的技術援助專家,其原因是中國人對于汽車的需求與PSA集團所設計的原型車之間存在著差異。PSA集團雖然是歐洲第二大汽車廠商,但它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以兩廂車、小型車、柴油動力車為主,而在中國需求最大的是三廂車,所用的燃料電都是汽油,因此需要PSA集團的技術專家來華對產品進行再研發和適配,以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在神龍公司,技術援助專家們分散在汽車生產流程的每個專業里,目的是通過技術傳遞,幫助中方員工提高、完善設計研發能力。
神龍公司的“法國軍團”帶來了PSA集團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并且用17年的時間,讓它們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他們會被神龍記住
17年來,425位技術專家以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著,在他們的助推下神龍公司日益發展壯大。因此,他們不但贏得了所有中國同事的認可與尊重,同時也將自己的名字牢牢地刻在了神龍公司的發展歷史中。
華口曼,1977年進入PSA集團工作,2003年10月來華,先后任PSA集團生產部中國項目部部長、神龍公司能力建設指揮部部長、神龍公司副總經理。自從來到中國任職、尤其是擔任神龍公司副總經理以來,他牽頭確立了“市場需求拉動能力建設、車型投資優先于能力投資、分期投入滾動發展”的原則,通過挖掘現有生產潛力、抓關鍵和主體工程建設等舉措,當年在投資優化上取得重大進展,并為后續能力建設積累了有益經驗;推進PSA集團改善KD件(由批組供貨轉化按件供貨)供貨方式,僅此可使神龍公司KD件采購資金占用降低20%~30%;加強研發能力建設,實施“鯤鵬計劃”,提升研發部門的地位和作用;實施質量領先戰略,從2006年確立實施8大質量目標,到2007年推進實施質量領先戰略,逐步完善和構建神龍質量保證體系,進一步確保產品的質量競爭優勢和公司的長久發展;全力推進神龍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華日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出一個外商投資企業家優秀的管理才能、卓越的溝通藝術和與人為善、真誠務實的團隊合作精神,贏得當地政府的尊重和員工的尊敬,并且獲得了200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編鐘獎”、2007年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中國政府“友誼獎”。
阿爾東,發動機領域的專家,曾是PSA集團機加部部長,2005年6月來華,擔任神龍公司襄樊工廠副廠長。到任后,他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與中方管理層一起積極推行“藍艦出擊535”管理提升計劃,取得了年產發動機、車橋等總成20余萬臺的戰果,全年共節支降耗3000余萬元;關心襄樊的教育事業,2006年底襄樊工廠和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為推進對外交往、建立友好關系、開展交流合作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為了表彰他作出的成績,2006年,湖北省政府授予他湖北省人民政府“編鈄-獎”。
富沙德,2004年3月來華,就任神龍公司武漢工廠質檢分部主任。他同中方質量體系牽頭人一起研究構建神龍科學完備的質量控制體系,并聯系PSA集團的SOCHAUX工廠質量體系負責人對神龍公司武漢工廠質量體系提供技術支持,列神龍公司現場質量管理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全新的質量控制方法,特別是“人員質量扣分標準的標定”,是富沙德成功推行的又一項管理創新,他依據在PSA集團積累的經驗,成立質量扣分標定小組,對工廠各部門的質量扣分員實施培訓,讓他們能夠很好地掌握各類質量扣分標準,并狠抓基礎管理工作,明晰工作流程,確保質量數據和信息來源準確可靠;富沙德非常關注員工的技能培訓工作,他多次強調要注重現場人員的質量培訓,特別要加強總裝分廠安全擰緊培訓、電子電器件裝配特殊要求培訓,并率先在質檢分部內部按人員崗位分類情況,組織各室經理及相關技術骨干編寫崗位培訓條目。富沙德在質量管理上引入新理念、導入新方法、注入新活力,為神龍公司的產品質量不斷提升作出突出貢獻,2008年9月26日,武漢市政府授予他武漢市外國專家“黃鶴獎”。
走在本土化之路上
神龍公司的發展走過了一條歷經十余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之路,從最初的組裝“富康”轎車到今天的特殊批量完全自主;變型和改型,在邀請法方專家參加的情況下基本自主;新車型由中法合作開發;國產化達到80%。這巨大成績的取得與東風公司和PSA集團的全力支持分不開,更得益于神龍對本土化發展之路的不懈追求。
2006年,神龍公司的本土化發展駛入了“快車道”。當年3月,“鯤鵬計劃”啟動,2008年3月27日,神龍公司更進一步,啟動“鯤鵬計劃”第二階段——“鯤鵬計劃2010”,設置了汽車造型、整車性能、動力總成控制及標定等14大陣地,計劃到2010年底,實現在變型車項目中,最大程度地獨立承擔工作;掌握動力總成、整車適配標定技術;最大程度地獨立完成底盤系統零件認可和系統調校;獨立完成電子電器的認可工作;各專業工業化能力完全自主;逐步獲得專業領域的技術授權;項目中PSA集團人力資源平均不超過20%。
在神龍公司努力走出一條本土化的發展之路的同時,它的合資雙方東風公司和PSA集團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8年9月,PSA集團的造型研發采購中心在上海成立,所招聘的都是中國設計師,目的就是為了盡快設計出適應中國市場的車型。2008年12月,PSA集團再次加大對神龍公司的技術授權力度,使神龍公司的技術專家具備自主決策能力,在這些獲得授權認可領域的零部件國產化工作上,不再需要把零件送到法國進行技術鑒定驗審。截至目前,PSA集團已向神龍公司的100多名技術人員頒發了技術驗審授權認可。技術授權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生產率,現在的神龍公司平均每3到5天就有一個零部件國產化通過鑒定驗審、上線裝車。
安居才能樂業
“我們這些‘老外’來到神龍工作生活,遠離祖國和家鄉,難免有些思鄉,再加上語言交流上的不便,開始的時候真的感覺挺困難。但神龍很關心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到,現在我們在這里很愉快。”葉鶴飛談及在中國的工作生活時,對記者吐露了他的心聲,而這也許正是大多數法方專家的共同心聲。
在工作上積極主動。法方專家來華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各種證件的辦理,為此,神龍公司專門成立了涉外事務室,負責辦理外國專家來華的各種證件,從發邀請函、協助辦理簽證,到來華后幫助申請外國專家證、居留證、駕照等等,只要交給這個部門即可全部辦妥。而而對工作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語言交流,神龍公司除了配備150名專職翻譯外,多年來還一直堅持通過脫產培訓的方式提高員工的語言能力,特別是脫產送中方員工學習法語。在日常工作中,為了鼓勵中國員工自發地提高外語水平,對于那些能夠在工作中主動使用外語和外國專家交流的,公司會給予津貼,而津貼的多少正是根據使用外語的水平來評定的。與此同時,PSA集團也在加強雙方語言溝通上下足了工夫,PSA集團要求專家來華前要上120學時的漢語課,原來是非強制性的,但隨著逐漸認識到漢語的重要,從2008年開始,PSA集團把這種漢語培訓變為了脫產的強制性培訓。
通過多年的積累,現在中法雙方員工之間已經可以越來越多地實現直接溝通,減少了因為翻譯而產生的誤解,因此而產生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大幅度提高。
在生活上細致入微。目前神龍公司的外國專家集中居住在離工廠不遠的居住小區:銀杏苑。銀杏苑是一座獨立封閉的居住小區,目前外國專家帶家屬,共有300多人生活在這里,儼然一個小的法國村莊。小區里專門建有一所外國專家子弟學校,目前有120個法國孩子在此就讀,年齡段一直從幼兒園到高中,學校里有12個法國老師,都是專門從法國聘請來的。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培養他們的交流能力,子弟小學與開發區的一所小學——神龍小學建立了交流機制,每隔一段時間,兩所小學的孩子們就進行一次互訪。
時值放學,小區里滿是嬉笑打鬧的法國孩子,葉鶴飛看著孩子們,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這里的居住條件甚至好于法國,因為很多來神龍工作的法國員工在本國都沒有這么大、設施這么齊全的住房。而這所子弟小學更是意義重大,它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法國人注重家庭,很多人來華工作都是舉家而來,大家都希望在華期間也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這個問題的解決,讓我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許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安居才能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