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女士今年55歲,一周來她每天夜里都出現與活動無關的胸悶、憋氣等癥狀。為此,她曾到多家醫院就診,可通過做心電圖、胸透以及常規化驗等項目的檢查均沒有找到病因。最后,醫生為馬女士做了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發現在她的左心房上長有一個腫瘤(病理報告為黏液瘤)。于是,她被轉到心胸外科進行了手術治療,兩周后痊愈出院。
超聲心動圖檢查是應用超聲波掃描技術診斷心臟、大血管疾病和評價心臟功能的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它利用超聲波通過心臟各層結構時所產生的“反射”回聲現象,將其以圖像的形式記錄下來,用以反映心臟內部的結構和測量心臟的大小。該檢查方法是現代醫學診斷中較為先進的手段,可以為醫生診斷心臟病提供客觀的依據。
一般來說,在急診室或重癥監護病房就診的危重癥患者往往需要做超聲心動圖檢查。通過做該項檢查,醫生可以直接觀察到患者心臟的活動情況、心臟各腔室的大小及房室間隔、房室瓣膜有無異常,從而判斷其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腔內腫瘤或心包積液、主動脈夾層、心臟壓塞等以及評價低血壓或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目前,臨床上用于診斷心臟及大血管疾病的超聲心動圖檢查項目主要有以下4種類型:
1M型超聲心動圖檢查:就是將探頭固定地對著人體心臟的某個部位,使心臟的各層組織和探頭之間的距離隨心臟規律性的收縮和舒張而改變,并在屏幕上呈現出隨心臟搏動而上下擺動的一系列亮點。當掃描線從左到右勻速移動時,上下擺動的亮點便橫向展開,呈現出心動周期中心臟各層組織結構的活動曲線。做該項檢查可顯示人體內某些器官的運動情況,但主要用于診斷心臟及大血管的疾病。
2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就是將從人體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以光點的形式組成切面圖像,從而可清晰、直觀、實時地顯示心臟各方面結構的形態、空間位置及連續關系等。該檢查方法克服了M型超聲心動圖只能記錄心臟結構一維圖像的限制,因而更適用于評價患者心肌的收縮情況和心室的功能。
3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就是利用物理學上的多普勒原理來測定反射聲波的頻率,從而可推算血流的速度。將多普勒技術與超聲心動圖描記相結合,既可了解人體心臟結構的改變和血流運動的情況,又可了解心臟器質性病變與其功能之間的關系。
4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多個二維圖像組合成三維圖像,從而對人體心臟的整體結構進行全面的觀察。做該項檢查能比較準確地評價患者心臟的容量和功能,并可清楚地顯示其心臟的局部結構以及心臟內的某些占位性病變等。
除此之外,臨床上常用的超聲心動圖檢查項目還有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及心血管內超聲心動圖檢查等,它們都有各自特定的價值和用處。■
本欄目編輯/梁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