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人數激增,珠三角地區進入了該流感的社區暴發期。衛生部衛生應急辦公室副主任梁萬年在分析目前該病的流行形勢時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該病的輸入性病例仍將不斷出現,本地感染病例也將進一步增多。他說,隨著我國甲型H1N1流感患者數量的不斷增加,在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者、兒童和孕婦等高危人群中極有可能出現重癥或死亡病例;今年秋冬季節甲型H1N1流感廣泛傳播或流行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大。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黃建始說,甲型H1N1流感在全國各地社區暴發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人們應積極做好準備,將該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甲型H1N1流感的病癥較輕,人們沒有必要感到恐慌,但要積極地做好自我防護。
廣東省中醫院在甲型H1N1流感已在該省社區暴發的情況下,運用中醫藥治療1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參與了30多例該病患者的會診,總結出一些寶貴的經驗。該院副院長鄒旭說,甲型H1N1流感患者若出現了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肌肉酸痛、汗出不暢、輕咳、咽癢和咽痛等癥狀,可采取”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原則進行治療,應選用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如果同時還出現了腹痛、嘔吐的癥狀,可在上述藥方中再加入藿香和佩蘭。如果同時還出現挾濕的癥狀(如四肢困倦、關節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可在上述藥方中再加入薏米和扁豆。
鄒院長還特別指出,如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可使用“漱口方”進行治療,此方的原料及制用法為:取崗梅根顆粒、土牛七顆粒各30克,桔梗顆粒、甘草顆粒各10克。將上述藥物用250毫升的溫水溶解,每隔2個小時用此藥液漱口1次,應每天用完1劑。如果該病患者的體溫高于38攝氏度,但沒有出汗,則可使用“泡腳方”進行治療,此方的原料及制用法為:取麻黃粉、桂枝粉、防風粉各15克。將上述藥物用水煎取汁,將藥汁倒入盆中,待水溫降至40~45攝氏度時用此藥汁泡腳,可每天泡腳2~3次,每次泡腳30分鐘。
鄒院長介紹說,目前該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經過中醫治療后,約24個小時就會退熱,約72個小時所有癥狀會全部消失。他說:“一般來說,該病患者若進行西醫治療,其癥狀也會在2~3天左右緩解或消失,因此中西醫治療該病的取效時間是持平的。這充分顯示了中醫藥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指出,廣東的經驗證明,運用中醫藥治療甲型H1N1流感具有退熱快、費用低、病程短等特點。他說,“中醫藥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特點在于辨證施治,即根據地域的差異、患者個體的差異及病情的差異,采用清熱、解表、祛濕等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從而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從目前的情況看,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進行中醫藥治療后不僅能夠迅速退熱,而且在退熱后其病情不會出現反復,咽拭子測試結果也會轉陰。這說明中醫藥對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樣具有抑制、殺滅的作用。”
本欄目編輯/竇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