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貴州國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八五”以來,我國公路建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橋梁的崛起期,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橋梁的騰飛期,中國橋梁建設從此開始了黃金時代。”從南浦大橋到蘇通大橋,從汕頭海灣大橋到潤揚大橋,我國以其令世人驚嘆的橋梁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以及位居各種橋型跨度排行榜前列的突出成就進入了世界橋梁大國之列。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的同時,工程質量特別是重點工程的質量水平也在不斷穩步提高。
先后建成了一批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交通工程項目,京津塘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等項目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南京長江二橋、江陰大橋先后榮獲“魯班獎”,江陰大橋還榮獲了國際橋梁協會首屆尤金·費格獎。交通系統在總結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國內其它行業和國際上的先進建設管理經驗,積極改革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逐步推行了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項目法人制和合同管理制,形成了初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建設管理體制;大力推進了質量法規建設,使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有法可依;強化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管理,建立了資質資信登記制度、招標文件審查制度、開工報告審批制度、資格預審制度以及項目監理制度等;依靠科技進步,通過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解決了一大批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問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質量總體上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大型橋梁工程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例如極個別工程質量低劣,發生嚴重質量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同時也損害了交通行業的整體利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橋梁與結構專家項海帆教授在對我國橋梁建設發展贊嘆的同時,對部分橋梁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深表憂慮:一是橋梁美學問題。大橋作為標志性建筑物,美學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橋梁設計師與建筑師合作,在設計中重視橋梁的美學價值和景觀功能,使人們在通過大橋時能得到美的享受。二是設計創新問題。現今部分橋梁設計缺乏創新,經濟指標差,設計不合理造成浪費和不安全問題。三是設計施工留下的質量隱患對工程耐久性的損害問題。四是建材市場存在的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問題,以及施工監理和質監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正之風等問題。
質量是工程的靈魂,質量的優劣不僅直接關系到工程本身功能與價值的實現,而且也直接影響到工程所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影響到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的聲譽。質量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質量管理的組織機構、質量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施工過程中的指揮與協調、現代監理體制的推廣實施以及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
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全員質量
管理責任制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是一個系統,它由核心子系統與支撐子系統構成。其核心子系統包括業主(建設方)、設計、施工、監理四個主體共同組成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系統與技術支持系統組成。支撐子系統包括地方各級的配合支持系統、質量監督系統、紀檢監察系統和檔案管理系統。業主、設計、施工、監理是大橋建設項目的四個重要方面,每個方面的質量管理都是整個大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橋四方既有橫向上的獨立責任,也有縱向上的相互制約監督的連帶責任。業主是大橋項目的法人,負責大橋建設綜合質量的管理、控制、檢查、驗收,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對項目投資的股東負責。其他三方是大橋建設質量管理的直接責任者,從宏觀上講,在設計壽命內對大橋質量負終身責任,從微觀上講,它必須將質量管理貫穿于建設過程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崗位。科學完善的制度是質量管理的保證。用規章制度進行質量管理與控制,可以促進質量管理工作系統性、持續性地展開,避免因人員、組織機構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在工程建設中,根據工程進度和工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一系列的質量管理規定、辦法,主要包括:
大橋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施工監理質量管理、現場施工管理、建設技術與管理創新,文明施工與施工安全、廉政建設、資料檔案管理等六大類近百種制度文件。
技術交底是施工生產管理中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其目的是使參與施工的每一位人員,明確本工程特定的施工條件、施工組織、具體技術要求和有針對性的關鍵技術措施。施工每一道工序前必須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做到施工人員任務明確,心中有數。大型橋梁施工過程中要求項目進行技術交底時決不能流于形式,要細化到具體工藝和措施。同時施工單位必須配備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充分了解圖紙的設計意圖,對施工中的難點、特殊安裝工程等編制有關專項技術方案,并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進行有效的監督,督促專業施工員把好施工技術關,在技術上保證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的落實。
所謂帶案招投標就是投標企業按照業主招標的要求,帶著施工技術方案參加招投標。帶案招投標對業主來講,既擴大了范圍,集思廣益,選擇和優化施工技術方案,又降低了建設風險,提高了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對于施工單位來講,能夠給投標者更大的展示企業自身實力的空間;為強強聯合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充分發揮投標企業及其聯合體的技術、人員、設備優勢,密切設計、施工間的聯系;也增強了投標人的質量風險和責任意識,調動了他們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先進技術和裝備、確保工程安全和質量的積極性,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促進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
建筑物資材料是工程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大型橋梁工程建設中,既有一般性的可從國內市場購買的建筑物資材料,也有需進行國際采購的特殊材料。在物資材料采供上實行了兩個制度,一是全面招標制,二是準入制。按照全面招標制和供應廠商準入制的要求進行。全面招標制規定,凡是每批次材料采購總價超過了30萬元,必須進行公開招標;特殊材料即使不足30萬元也要公開招標,在具體操作中,對普通材料由承包人在業主監督下自主招標采購,特殊材料則由業主招標采購,對重要的國內材料則由業主和承包方聯合采購。
試驗和檢測機構是每個施工、監理單位必須配備的基礎機構,在以往的工程建設中,通常都是由監理單位自主建設。
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是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大型橋梁工程涉及的技術面非常廣泛,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管理難題,且部分問題國內外均缺乏成熟經驗可供借鑒。組織技術攻關,開展技術借鑒和科技創新,依靠科研和專家,是攻堅克難,不斷提升工程質量的重要舉措。
總之大型橋梁工程僅僅依靠直接從事工程項目的業主(建設單位)、設計、施工和監理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社會力量,借助相關資源,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形成技術創新的合力,才能順利完成建設一流精品工程的神圣歷史使命。
[1]鐘明鍵,張新云.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問題研究.山西科技.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