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大慶市分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000)
2008年我國新的電信重組標志著我國通信行業新的運營格局業已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孕育著新的競爭方式。新的競爭格局的一大特點就是各個運營商都實現了全業務運營,而各個運營商進入全業務的狀態也有所不同,新移動是從強勢的移動運營商進入固網寬帶領域,新電信則是從強勢的固網寬帶運營商進入移動通信領域。相比其它運營商,新聯通的移動和固網寬帶業務都已經比較成熟,中國聯通在重組前是一個經營移動業務的運營商,有著眾多的移動用戶和良好的移動業務基礎;中國網通在重組前,一直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固網電信運營商,其主要勢力范圍在我國北方地區,長期以來,中國網通經營著固話、寬帶、小靈通等業務,有著很好的用戶信譽及業務基礎。從業務方面來看,新聯通的業務品種較為齊全,因此如何更好地經營全業務將成為新聯通今后發展的關鍵。
此次電信重組中,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的整合難度最大,中國聯通的移動產品和中國網通的固網產品如何進行產品捆綁融合,進而建立全業務產品體系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主要是按客戶群特點并行開展融合。
相對與中國移動在個人客戶移動信息化的優勢和新電信在行業集團客戶中的優勢,新聯通固網和移動的實力配比較為平均。通過加速GSM和固網融合,新聯通有能力圍繞家庭用戶市場和政企用戶市場推出全業務的解決方案。
家庭市場是介于個人市場與企業市場之間的,發展尚不完善和成熟的市場。通過家庭市場的開發,能夠實現個人與企業、個人與公用事業、家庭之間的無縫通信,從而增加客戶的粘性,降低客戶流失率和提升客戶的忠誠度。中國電信打造的“我的e家”,中國網通打造的“親情 1+”,中國移動的“親情匯款”、“短號集群網”、“親友網”無不在紛紛爭奪這個新興的戰略市場。展望未來,隨著運營商全業務運營的開展,捆綁寬帶上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IT服務的產品將成為家庭應用的主流。
政企客戶需要能夠為其提供網絡通信、IT以及業務流程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從國外運營商經驗來看,目前,全球主流電信運營商紛紛不同程度地進入ICT服務領域,不少運營商將ICT服務作為其轉型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聯通在為政企客戶提供全業務解決方案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一方面,聯通原本就具有全業務的運營資格,在為政企客戶提供全業務解決方案方面經驗豐富;另一方面,網通的企業客戶資源豐富。因此從服務政企客戶的角度來看,聯通和網通的合并實現了優勢互補。展望未來,圍繞政企客戶,新聯通應根據規模和行業進一步細分客戶,規劃其產品體系。
具體而言,筆者認為在新聯通合并初期,根據兩家企業融合的現狀及各項支撐系統的支持情況,有以下幾種融合業務可以迅速推廣,為后續深度融合起到良好的作用。融合業務能體現新聯通作為全業務運營商將固話與手機相關,將原來固話用戶和手機用戶視作一個客戶進行服務的努力,同時提高客戶的感知。
第一種方式就是跨網雙向親情號碼業務:基于目前聯通與網通合并的情況,從業務和系統支撐角度看,跨網雙向親情號碼業務均已具備推廣條件,可以作為首批融合產品進行試驗,從辦理業務的客戶那里搜集對融合產品的反饋和需求。跨網雙向親情號碼業務就是為用戶提供的面向指定號碼的一種固話和移動網用戶間的雙向主叫話音優惠業務。該業務將用戶經常聯系的親人或朋友的電話設置為親情號碼,當呼叫已設為跨網雙向親情號碼的電話時,用戶可以享受話費優惠。比如無論是固話撥打手機還是手機撥打固話都可以定為0.05元/分鐘的通話單價,讓用戶親情通話,感知到同時使用多項聯通產品的優越性。
第二種方式就是開發簡單的捆綁產品。融合工作是新聯通經營工作大勢所趨,就應該下定決心要打造突破口,積累經驗,為進入全業務經營作出有益探索。在進行了一段時間親情號碼類融合產品的推廣后,建議由多個市場部門共同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固網產品與G網產品的捆綁套餐。由于捆綁沒有先例,可以找一個管理較好的經營單元做試點,實地考察試驗。具體形式可以有多種,比如針對中、高端消費群體推出使用G網手機家里的固定電話或寬帶免費使用,針對低端消費群體推出不改變原有資費合單付費,方便快捷。具體可以為辦理G網每月低消70元:基本月租費0元,含600分鐘本地通話費,超出部分每分鐘0.15元,贈送來顯、炫鈴月租、如意郵箱月租、50條短信、GPRS流量10M和固定電定電話免月租、市話、網話;或者辦理G網每月低消150元:基本月租費0元,含1250分鐘本地通話費,超出部分每分鐘0.12元,贈送來顯、炫鈴月租、如意郵箱月租、本地撥打國內長途125分鐘、50條短信、GPRS流量10M、贈送寬帶接入費和固定電話免月租、市話、網話。可以預見,這種方式增收較為明顯。增收基本得益于全業務捆綁的優勢帶來的用戶新增。
第三種方式是共享業務累積量。共享業務累積量是各項業務深度組合的一種方式,指客戶一次性支付一定費用后,多部終端可共享業務使用量或費用,共享范圍包括:時長、流量和短信條數等。這種方式需要系統的重新開發,比較費時費力,但是一旦開發完成系統能夠提供支撐,此項業務會贏得部分用戶的青睞。比如學生與他的父母、夫妻之間、子女與年邁的老人都是這種產品的目標用戶。
最后一種方式是針對農村的田園信息網。這種方式能夠進一步發揮產品間的融合效應,充分利用固網資源優勢帶動G網用戶新增。田園信息網可以做成新聯通向家庭客戶提供的,將多個聯通本網合法手機、固定電話用戶組成群,群內用戶通信享受同一資費的融合類產品。田園信息網在提升農村地區G網用戶增量、加強固話保有、擴大融合業務客戶規模、提升公司總體收入水平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產品設想為田園信息網月功能費用0元,群內用戶本地互相撥叫每分鐘收取主叫用戶0.05元,被叫免費。其他計費規則不變。“田園信息網”,其中“田園”指出了此業務面向的目標客戶群是農民,增強了品牌對客戶的親切感;“信息”指出了此項業務的目的是為農民提供信息,“網”指出了此項業務面對的客戶不是個人,而是一群人。“田園信息網”可以做成聯通針對農村信息化的全業務品牌,今后在農村地區主要的核心業務,業務涵蓋基礎通信產品和信息化應用產品,特別是可以疊加信息內容服務,豐富信息提供方式,用戶可以通過語音、短信、多媒體等方式獲取信息及互動溝通。此項業務將實現語音和信息的優勢互補,避免僅僅依靠語音業務優惠來應對競爭和發展情況,進而促進農村地區各項業務的發展。以基礎語音通信業務+語音增值+短信增值+互聯網增值的方式搭建此項業務,并且增值類的業務疊加是開放的,所有涉農的業務均可加入“田園信息網”業務中。
市場需求對固定和移動的業務與網絡融合提供了需求,而技術為固定和移動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業務運營也是電信業發展的大趨勢,融合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固定和移動融合才有業務捆綁的可能性,固定和移動的融合能夠帶來對用戶隨時隨地的服務、豐富多彩的業務,以及自由的選擇、最優的費率、最佳的服務帶寬,可以實現統一的賬單。固定和移動的融合能夠帶來對新聯通良好的用戶感知、業務拉動乃至收益提升。
[1]李忠全.融合業務引領三網融合潮[J].中國電信業,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