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景坤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在非機械類專業的教學中不可能設置有關機械方面的一系列課程。因此《機械基礎》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機械的分析能力和進行簡單設計計算的初步能力。主要目的是分析已有的機械和設計新的機械。包括介紹物體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簡化和物體的平衡條件以及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形、受力和破壞的規律,強度和剛度計算的的方法。機構的工作原理、運動特點和設計方法以及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類型、特點、材料和設計計算方法。簡單的機器動力學知識。液壓元件和簡單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
在教材的選用上既要有學科上的科學性、系統性,又要有教學上的靈活性、適用性;既要有內容上的先進性,又要有大多數學院通過努力可達到的可行性;既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強調實際能力的培養。
在內容上,應做到少而精,講清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客觀規律。在每節課的授課安排上,應把握好一定的分量,無論是老師上課,還是學生復習,都要抓緊時間才能完成。各專業對《機械基礎》課程的要求是不同的,學時數也不相同。因此,教材內容可稍多于講授內容,按專業不同而取舍。但一本適當的教材應是80%以上的內容是用得上的。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應著重論述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但也要反映與這門課有關有的國內、國外現代高科技新成就。現在的新型機械、零部件品種繁多,各有特點,以及先進的機械加工制造手段等等。教材應論述具有代表性的,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講課是教學工作的主要環節,首先要老師要講好課。講課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同一門課程,不同的老師來講會有不同的效果。要講好一門課,首先要非常熟悉這門課的內容。從理論到實踐都要有體會。老師應泛讀與這門課程有關的書籍,無論新的、舊的都應閱讀。平時老師應多參觀學習,注意收集能作為教學內容的一些資料。要講好課就要先備好課,寫好講稿。寫講稿的目的在于扼要地整理教材內容,把打算在課堂上講授的部分以簡明扼要文字寫成講稿。講稿的文字不能太多,如與教材內容差不了多少那就沒有什么用處了。講稿應是綱領性的,老師一看即可受到啟發而聯想到所應講的內容。教材是寫給學生看的,講稿是準備講給學生聽的,二者要求不同。例如,一個公式的推導過程,教材的寫法與講稿的寫法不一定相同。在講稿里寫一個公式的推導過程,應易于講和便于聽。教材內容的輕、重、取、舍也應在講稿體現出來。關鍵性內容,在講稿中應寫得較祥細,講課時應講透。次要內容,講稿中只略寫,講課時輕輕帶過。可不講的內容,在講稿中標明"學生自閱"。自始至終講稿應具有系統性。
備課有幾個階段。老師對這門課教學經歷不同,授課的情況會出入很大。現在以獨立教過《機械基礎》三次左右的老師為例,若老師接到教學任務書,而教材又是新出版的,則備課過程可作如下安排:在開學前,應將新教材瀏覽一遍,找出與舊教材的異同點,若有重大疑難問題,應先行掌握。以后,在每一次講課之前三周,具體鉆研三周后的應講教材內容,細致地解決所有問題。講課前兩周寫成講稿,并反復修改至滿意為止。講課前一周應熟讀講稿,并進行默寫講稿。默寫講稿也就是無聲試講。無聲試講要求市場調查前能有時將講稿內容的關鍵性部分默寫出來。經過默寫,自己就會暴露出薄弱環節。再熟讀默寫不出的部分,再默寫,直至滿意為止。講課前應默思講課關鍵性問題。臨近講課前的時刻不可進行干擾講課的工作,使腦海里很好地保存全部講稿內容。講課時要語言精煉,速度宜慢不宜快,聲音宜大不宜小,引用常見的生活事物說明技術問題,使學生易于理解。例如,在說明流體粘度受濕度影響時,可用夏天花生油容易流動,而冬天則粘稠等。老師講課應編寫教學日歷,每兩周左右檢查一下進度,看有無過快或過慢,及時高速。不要臨近期末因進度相關太大而無法補救。
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近年來,隨著電化教學的發展,《機械基礎》的錄像片越來越多,幻燈片的應用也有很多。在課堂上適當的使用,可以彌補在黑板上無法表達的問題。如減速器的類型,加工、生產、裝配的過程等,又如介紹機械工業的新發展、新內容等。在講力的分析時,最好是在黑板上繪圖,一邊講一邊添上線條,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對于立體問題在黑板上表達不清楚,利用模型和實物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如講圓錐齒輪的受力分析問題則利用實物就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機械基礎是機械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它內容多而雜,各章相互獨立,應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解決各章無聯系而給教學帶來的的困擾。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這就是興趣激勵教學法。教師要盡可能清晰、簡練地使用這一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近年來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機構及機械零件的實物模型陳列柜和展覽室,有系統地陳列各種常用機構和零部件及常見的機構形式,效果均很好。
學生聽課前最好先進行預習,做到心中有數,這樣聽課效果好。因此,教師應把教學日歷交給學生,使學生作好預習。在作筆記方面,學生往往存在寫得了筆記聽不了老師講課,聽得講課又記不上。一般說來,學生聽老師講課時應注意消化,以自己的語言摘要記錄,。要解決學生聽與記的矛盾,應先以聽為主,逐步鍛煉提高記筆記的能力。在本門課上教師可只要求學生記錄黑板上寫的內容,課本上有的內容不用抄在筆記本上。學生的筆記基本上就是教師講課內容的綱領,所以記好筆記有利于復習功課。
[1]《機械基礎》潘旦君主編
[2]《機械設計基礎》全國機械職教基礎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機械設計學科組 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