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明
(臨汾供電分公司,山西 臨汾 041000)
用電檢查是供電營銷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而查竊電又是用電檢查的重點和難點。在法制化環境下,用電檢查需要運用法律手段,對竊電者給予強有力的打擊。由于竊電技術手段不斷發展,實施竊電的主體構成日益復雜,竊電案件案值不斷加大,查處竊電需要運用一些技巧,做到知己知彼。為保護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供用電秩序。
最初各地違章用電和竊電的主體主要是部分居民住戶、少部分個體企業和高耗能企業,其行動方式主要以孤軍作戰為主;近年來,受經濟利益驅使,竊電逐步蔓延至城市、鄉村的各類用戶,竊電主體不但包括從事美容美發、餐飲、洗浴、娛樂等行業的個體企業和租賃承包企業,還包括集體企業、個別國有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竊電隊伍龐大,竊電案值之大,發展之快,令人震驚,供電企業因此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從全國各地查獲的竊電作案手段來看,竊電方式過去較原始,主要做法有私拉亂接無表用電、繞越電能表用電、私自開啟電表接線盒封印和電表大蓋封印用電、損壞電能表以及計量互感器用電等。目前已發展到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智能型竊電方式,即引入高科技手段,利用電能表的物理原理,通過改變電流、電壓、相位和安裝接線等4個方面的參數,分別采取斷流和欠流、失壓和欠壓以及通過移相和改變接線等方式,使電表轉慢、停轉和反轉,從而達到竊電的目的,在檢查過程中,甚至還發現利用電子表屏竊電的案例。這些竊電行為和手段都非常隱蔽,一般難以發現。另外,竊電技術的研究和竊電產品的開發日趨專業化,社會上已出現了竊電技術研究機構和竊電產品的生產廠家,通過竊電者運用,基本形成了科研技術和產供銷的一條龍服務。
(1)供電企業應把硬件關。在開展反竊電工作的同時,應切實完善用電計量裝置,完善其防竊電性能,切實加強防堵工作。成套的計量裝置,首先在材料上要把好關,要選好表計表箱、一次和二次電纜線、計量用互感器、計量屏(柜)、計量專用鉛封等,做到整個計量裝置的全封閉,具備較好的防竊電功能,并且還要將計量硬件設備與負荷控制終端技術相結合,同時,加以改造和利用,增加竊電的難度,并對竊電造成一定的威懾作用。其次,應加大新型設備投入,如推廣新型防撬鉛封和新型負荷控制終端設備、及時更新表計的防倒碼功能軟件,這些都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能有效改善營銷業務的外部環境。(2)實行“防抓并舉”的用電檢查策略。用電檢查工作的重心與策略應從以前以“抓為主、防為輔”的策略轉移到“抓防并舉”的工作方向上來。通過負荷控制終端實現了24小時對用戶用電負荷的監控,對管理用戶用電起到了關鍵作用,猶如供電企業在竊電者身邊安裝了一只千里眼,可以及時發現嫌疑用戶用電負荷的異常情況,一旦出現用電異常情況,用電檢查人員即刻進行檢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竊電與反竊電是一對矛和盾,在竊電技術不斷提高的今天,用電檢查人員的專業技術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供電企業要多開展用電檢查培訓,讓越來越多的檢查人員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每一次竊電案例的教訓,從中獲取經驗來武裝自己,才能對付千變萬化的竊電技術,才能在實際檢查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打擊竊電還應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識。作為合格的用電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國家和地方出臺的有關電力法律法規,如《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管理條例》等,還要認真學習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政策,如《民法通則》、《刑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做到深刻理解并能正確靈活運用,防止用電檢查時自身出現違法行為。
由于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個區域的用電狀況也不一樣,各地開展的反竊電行動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組織系統內各單位的用電檢查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學習反竊電行動開展得較好的地區的經驗,將好的反竊電經驗在全國推廣。
打擊竊電,營造合法用電氛圍,引導形成良好的用電環境,還需要正面的宣傳,向人民群眾廣泛宣傳竊電的社會危害性,調動公眾反竊電的積極性,使竊電者處于大眾的監視之中;另一方面利用新聞媒體對大案要案進行報道,弘揚正氣,使部分竊電者警醒,對竊電者嚴格懲處,在社會上形成打擊竊電的強大威懾力;鞏固反竊電工作成果,提高反竊電工作效率。
竊電已不能簡單地認定為違約問題,從其行為性質和發展態勢上看,已成為全社會的一大公害,必須運用刑法等更加嚴厲的手段進行打擊。供電企業在用電檢查中,要全面配合、協同公安部門一起行動,及時、正確地收集證據;在案件處理過程中,要通過合法途徑及時、到位地追繳電費;對于情節嚴重的竊電者,還要通過行政和司法渠道追究竊電者的責任,使之受到應得的處罰,并對其他竊電者起到震懾和教育作用。
由于竊電的社會性和復雜性,反竊電工作具有艱巨性和長期性,供電企業在用電檢查工作中還可能會遇到更多、更新、更復雜的問題,這就需要供電企業的用電檢查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以便把用電檢查工作做得更好。
[1]駱明.打造反竊電的六種利器[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1,(4).
[2]楊歐育.對當前社會上竊電與反竊電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