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中鐵大橋局集團,湖北 武漢430050)
1.1 拌和站選址
承包商應該全面熟悉所轄路段的工程以及周邊地區的原材料資源分布情況,根據工程中砼的需求量及其線路分布,選擇集中拌和場地。選址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周密考慮臨時設施,具有滿足生產及生活需要的水電供應。②方便原材料進場和成品砼出場的運輸通道以及便利的生活設施。③根據砼的需求量,考慮要有足夠的堆料面積,以滿足原材料的貯藏和堆放。④拌和場地下水位較低,周圍有效為完善的排水設施,并應根據居民生活區,盡可能減少污染,滿足環保要求。
1.2 拌和站場地布置
根據整個混凝土攪拌場功能性的需要,通常配置一個占地面積約1200m2左右的砂石堆料場,其儲料容量一般為1000~1500m3。通常劃分為幾個工作區:入口(原材料驗收和過磅)和出口、材料區、拌和區、實驗室及生活辦公區等。①原材料(礫石、碎石、砂)堆入地面應硬化,避免裝載機鏟運材料時將場地里的泥土混入。②各種材料應分開堆放,并砌筑隔離墻,布置方式有扇形隔離式、輻射散堆式和一字形堆形式,儲料的品種一般依據設計需要而定,防止各種材料相互混合。③場地內應設有完善的排水系統,特別是原材料堆放要設在相對高處,以防被水浸泡。
實踐證明,能過嚴格的質量管理,采用優質的材料,使材料滿足各項指標的技術要求,同時 控制好材料性質的均勻性是生產優質成品的一個重要環節。
2.1 集料
集料的選擇及驗收:為獲得密實、高效、耐久性好、耐磨耗的混凝土,粗集料必須具備一定的強度和良好的級配,為保證新拌砼有適宜的工作性,應選用高密度的細集料。①選擇的集料產源固定,產量和質量穩定,便于對集料的質量控制,其各項指標均能滿足要求。②建立集料進場的驗收制度,對每一車進場的集產進行仔細的驗收,不合格集料不允許進入拌和場。③拌和場實驗室加大抽檢頻率,按批檢驗顆料級配、含泥量、針片狀顆料含量、云母、有機質、硫化物和硫配鹽等雜質含量的檢測,必要時應該檢測細集料中的氯離子含量。
2.2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膠凝材料,對混凝土質量影響重大,水泥質量控制的重點是穩定性控制。立窯水泥由于生產工藝較為落后,大部分存在強度低、穩定性差、控制手段缺乏、管理落后等問題,對這類水泥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就顯得成尤為重要。在實際生產中,大部分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分批儲存及檢后使用(如安定性、凝結時間或28天齡期強度檢驗),實際上多數是即進、即入庫、即用。因此,為確保預拌混凝土質量及提高生產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控制:
(1)盡可能采用同一廠家、同一牌號的水泥。使用水泥切忌“朝三暮四”,不同廠家的其成分及性能都有一定的差別,經常更換水泥牌號,不利于工程技術人員的訓練掌握和使用。
(2)盡可能采用旋窯生產的水泥??傮w來講,旋窯生產的水泥特別是規模較大的旋窯廠,其水泥質量穩定,批與批之間強度及礦物組成波動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質量控制。
(3)與水泥生產廠家保持良好的聯絡,及時將使用情況反饋給生產廠家,并要求其及時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攪拌站及時采取相應的工藝應變措施。
(4)將水泥強度富余量、水泥強度標準差、標準稠度用水量、初凝時間、對多數減水劑的適應性和經時坍落度損失率等技術指標相結合,綜合評價水泥質量的優劣。
(5)運用統計方法對水泥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并根據統計結果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調整的依據。
通過上述五個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做到優選水泥品牌,嚴控水泥質量,混凝土的生產水平才能獲得提高。
2.3 水
用于拌制砼的水通常為飲用自來水和清潔的天然水。①不應采用工業廢水、污水、沼澤水,pH值<4或>8.5的水,硫酸鹽含量超過2 700mg/L的水。②水中氯化物含量,對于鋼筋砼 不得>600mg/L;對于預應力砼不得>300mg/L。③防止蓄水池污染,應定期清洗,以保證水質清潔。④如果對水質有懷疑時,應進行砼對比試驗以確定其適用性。
2.4 外摻劑
常用的外摻劑有早強劑、緩凝劑和減水劑等,混凝土外加劑具有摻量小、價格低、影響大的特點,外加劑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遠遠大于其本身價值。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使用的大部分外加劑是復配制成的水劑產品,在進行質量控制時,往往受檢測手段限制,僅能對其部分指標值(如比重、含固量、PH值、水泥凈漿流動度等)進行簡單的檢驗驗收。
水泥砼拌和工藝主要包括投料、計量、攪拌、出料和運輸等五個部分,為確保混凝土生產質量,在日常的管理中。
3.1 準確無誤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
3.1.1 生產前應先由試驗室檢測砂、石的含水率,同時觀察砂的細度模數、級配及石的粒徑、粒形、級配等情況,相應調整生產配合比。
3.1.2 認真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如上料系統的設備(螺旋輸送機、皮帶輸送機、攪拌機出料閘門及下料閘門等)運轉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劑稱斗的下料閘門是否關嚴,以避免因外加劑超摻而造成混凝土數天不凝結以至報廢的重大質量事故。
3.2 準確的計量,是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實施的關鍵,也是商品混凝土的突出優點之一。
3.2.1 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進行操作,并由電腦控制系統控制生產,實時記錄稱量數據,以備核查。
3.2.2 每月定期用砝碼對電子稱量系統進行校驗,以確保達到GB14902-94規定的計量精度。
3.3 應視攪拌機的類型、實際攪拌效果、混凝土運輸時間、坍落度大小等情況而設定攪拌時間,宜充分利用攪拌車在攪拌運輸過程中的二次攪拌效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合理縮短攪拌時間,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減少攪拌葉片、襯板的磨損程度。
3.4 在生產過程中,質檢員及操作員必須經常目測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發現異?,F象須立即進行檢測。試驗室除隨機抽樣實測坍落度,按規定制作混凝土試件外,還應在出廠前目測每車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遇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廠。
3.5 商品混凝土與現場攪拌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混凝土的運輸。而從攪拌機出料到施工入模,應避免產生離析、分層、大幅度降低流動性以至凝固等現象,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應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為此必須有先進的運輸車輛將混凝土運至工地。應著重控制以下四個方面:
(1)控制運輸時間。為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從攪拌至入模不允許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初凝時間視水泥品種、外加劑品種、坍落度大小和氣溫等情況而異,一般運輸時間宜控制在2小時內,從裝料至卸料一般不得超過4小時。
(2)攪拌車裝料前必須倒凈攪拌筒中的積水,出廠前可用少量有一定壓力的水沖洗料斗和下料溜槽,但應控制水量:在運輸過程中和卸料時,不得隨意加水。
(3)重載攪拌車的筒體不得停止轉動,以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產生離析、分層等現象。
(4)及時清洗攪拌車筒體,時間間隔應控制在攪拌車每次從工地返回時,若工地較近則不超過4小時,避免時間過長而導致混凝土掛壁,影響裝載數量及質量。
由上述可知,作為公路施工管理,水泥砼拌和站是確保整項工程質量控制的中心,千萬不可不引以重視,存在重前場、輕后場的錯誤理念。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工程管理者,應把水泥砼拌和站的后導播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在有限的工期內,以確保水泥砼生產質量穩定、合格。
[1]張承志.商品混凝土[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汪瀾編著.水泥混凝土組成.性能.應用[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