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榮
(牡丹江再生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是按照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由于各個企業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和成本管理對各步驟成本資料的要求(是否計算半成品成本)不同,以及出于簡化核算工作的考慮,各生產步驟之間成本的結轉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逐步結轉和平行結轉。與此相對應的,產品成本計算分步法也就相應地分為逐步結轉分步法和平行結轉分步法兩種。有些會計同仁,尤其是剛參中工作的會計人員,在選擇使用這兩種方法時,容易混淆相關概念,分不清各種方法的結轉的層次和步驟。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就這兩種方法談點粗淺的認識。
2.1 二者概念:逐步結轉分步法是按照產品的生產步驟逐步計算并結轉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一個步驟算出完工產品成本的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是指在計算各步驟成本時,不計算各步驟所產半成品成本,也不計算各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只計算本步驟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這些費用中應計入產成品成本的份額,將相同產品的各步驟成本明細帳中的這些份額平行結轉、匯總,計算出產品成本的方法。
2.2 相同點:逐步結轉分步法與平行結轉分步法同屬分步法,均須分步計算產品成本;兩種方法的適用范圍相同,均適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都需要將歸集的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2.3 不同點:兩種方法之間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3.1 根本區別:逐步結轉分步法要求各步驟計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所以又稱為“計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各步驟只計算本步驟生產費用應記入產成品成本的“份額”,最后將各步驟應記入產成品成本的“份額”平行匯總,計算出最終完工產品的成本。因此,又稱為“不計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2.3.2 成本核算對象不同:逐步結轉分步法的成本核算對象為各生產步驟的半成品及產成品;而平行結轉分步法的成本核算對象為各生產步驟及產成品,不核算各步驟半成品成本。
2.3.3 產品成本計算方式不同。在逐步結轉分步法下,其產成品成本的計算采用分配費用方式。即按照生產順序逐步分配各步驟完工半成品與在產品的生產成本,直到最后步驟分配出產成品成本;而在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其產成品成本的計算采用求和方式。即每個步驟計算出應計入產成品成本的“份額”,然后將各步“份額”相加求出完工產品成本。
2.3.4 在進行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時,兩種方法中“生產費用”含義不同,“在產品”與“完工產品”的概念也不同。
(1)逐步結轉分步法下,待分配的“生產費用”等于本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上步驟轉入的半成品成本;而在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待分配的“生產費用”僅指本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
(2)逐步結轉分步法所指的“在產品”是指本步驟尚未完工,仍需要在本步驟繼續加工的在產品,是狹義的在產品;平行結轉分步法所指的“在產品”,是指本步驟尚未完工以及后面各步驟仍在加工,尚未最終完工的在產品,是廣義的在產品。
(3)逐步結轉分步法所指的“完工產品”,是指各步驟的完工產品,通常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驟的完工產品才是產成品,是廣義的完工產品;由于,半成品成本隨實物的轉移而轉移,所以,最后步驟完工產品成本就是產成品成本。平行結轉分步法所指的“完工產品”,是指最后步驟的完工產品,是狹義的完工產品,完工產品的成本由各步驟平行轉出的“份額”匯總而成。
2.3.5 在產品及其成本明細帳余額的含義不同。在逐步結轉分步法下,各生產步驟的在產品是指該生產步驟在產品的結存成本,與該步驟的在產品數量有對應關系;而在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前面各生產步驟的在產品都是廣義的在產品,最后一個生產步驟的在產品則是狹義的在產品。其成本明細賬的余額為廣義在產品在該步驟的成本“份額”,與本步驟的在產品數量無對應關系。
2.3.6 半成品成本流轉方式及半成品庫成本核算方法不同。在逐步結轉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伴隨其實物的流轉在各生產步驟之間結轉。經驗收入庫的半成品,其成本從生產成本明細帳轉入“自制半成品”明細帳;而在平行結轉分步法下,由于不計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各步驟間并不進行半成品成本的結轉,即半成品成本的結轉與其實流轉不一致。經驗收入庫的半成品,其成本不從生產成本明細帳中轉出,不需開設“自制半成品”明細賬。
3.1 逐步結轉分步法:
3.1.1 優點:可以反映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況且半成品的實物轉移與價值量同步結轉,有利于實物、資金的管理。同時,為開展成本指標評比提供成本資料。
3.1.2 缺點:
3.1.2.1 產品成本核算、轉賬手續比較麻煩,不能及時提供產品成本指標,影響成本計算的及時性。由于后一步驟半成品成本及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有賴于前面各步驟半成品成本資料。尤其是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必須等各步驟半成品資料提供齊全后方可進行。導致成本住處嚴重滯后。
3.1.2.2 不利于考核,分析成本的升降原因。因為某一步驟產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受前面各步驟半成品成本高低的影響,本步驟產品成本升降并不一定就是本步驟成本管理業績的反映。于是,就難以進行有效的成本分析,也無法考核目標的執行情況,影響職工降低成本積極性的發揮。
3.1.2.3 不利于均衡成本核算工作量,由于在逐步結轉分步法下成本計算具有繼起性和不可逆性,工作量的分布很不均衡,成本核算人員常常忙了一段時間又在等待,特別是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集中在月末,這種工作不均衡的現象尤為突出。
3.2 平行結轉分步法
3.2.1 優點: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有利于考核、分析成本的升降,均衡成本計算的工作量,及時提供產品成本指標,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及時性。
3.2.2 缺點:
3.2.2.1 不能提供各步驟半成品的成本指標,不利于同行業間或本企業不同時期的成本對比分析。
3.2.2.2 各步驟成本結轉與半成品實物轉移相脫節,不利于加強實物、資金管理。
綜上可見,平行結轉分步法與逐步結轉分步法都各有利弊,為了揚長避短,取利舍弊,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將二者結合使用。
4.1 實施平行結轉與逐步結轉相結合的分步法的內容:
4.1.1 各步驟半成品按定額成本結轉給下步驟。
4.1.2 各步驟成本差異平行結轉給財會部門,成本差異的計算方法如下:
成本差異=(期初在產品定額成本+本期實際發生的費用-期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半成品定額成本。
4.1.3 財會部門將各車間轉來的成本差異按產品品種歸集。直接由該種完工產品負擔,從而計算出各種完工產品的實際成本核算。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完工產品的實際成本數=完工產品數量×完工產品定額成本+該產品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4.2 對平行結轉與逐步結轉相結合的分步法的評價
4.2.1 由于各步驟半成品按定額成本結轉給下步驟,提高了成本計算的及時性,克服了逐步結轉分步法的缺陷;同時,各步驟計算出來步驟半成品的成本,克服了平行結轉分步法的缺陷。
4.2.2 由于成本差異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提高了成本指標的靈敏度,便于成本分析。
4.2.3 通過各步驟分別計算各自的成本差異,各自承擔經濟責任,有利于業績考評。
4.2.4 將定額成本法與分步法相結合,使成本計算與控制,成本計算與成本分析考核有機地聯系起來。
4.2.5 按定額成本結轉各步完工半成品成本,簡化了核算,均衡了成本核算業務量。
[1]程堅,施卓晨.成本會計.浙江大學出版社
[2]鐘莉.淺談逐步結轉分步法與平行結轉分步法的異同.法制與經濟.2006-12
[3]黃偉.平行結轉與逐步結轉相結合的成本計算分步法.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