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
(中國石油吉林長春銷售分公司,吉林 長春 130061)
1個人所得稅的功能
組織財政收入功能。個人所得稅以個人所獲取的各項所得為課稅對象,只要有所得就可以課稅,稅基廣闊,因此個人所得稅便成為政府稅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收入分配功能。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主要是通過累進稅率進行的,在累進稅率下隨著個人收入的增加,個人所得稅適用的邊際稅率不斷提高,從而低收入者適用較低的稅率征稅,而對高收入者則按較高的稅率征稅。
經濟調節功能。微觀上,個人所得稅對個人的勞動與閑暇、儲蓄與投資、消費等的選擇都會產生影響。宏觀上,個人所得稅具有穩定經濟的作用。
2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存在的主要問題
稅制模式存在弊端。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將個人收入劃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等11類。這種稅收制度的優點是可以實現分別征收,有利于控制稅源;缺點是各類收入所使用的稅率不同、免征稅額不同,導致不同類別收入的稅負不同,不利于調節收入差距,容易產生綜合收入高、應稅所得來源多的人稅負輕,綜合收入低、應稅來源少的人稅負重的現象[1]。
征收范圍不全面。我國個人所得稅采用的是正列舉方式加概括法,列舉法規定了10個應稅項目,并運用概括法規定了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收的其他所得。主要采用正列舉方式確定稅基范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征稅范圍的擴大,雖然用概括法規定了其他認定的應稅項目,避免稅基流失,但是因其規定的模糊性,易在征納過程中引起征納雙方的糾紛和納稅人逃避稅行為的發生。目前在我國居民所得中,利息、股息和紅利等資本性收入也逐漸成為居民個人所得的重要來源。此外,勞保福利收入、職務補助、免費午餐及其他實物補助形式也逐漸成為我國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個人免征額標準缺乏科學性,沒有考慮納稅人的實際情況。我國目前的個人的所得稅制度實行收入減去固定標準的免征額作為應稅所得額的方法,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不同的納稅人的贍養費用、子女撫養費用、教育費用、醫療費用等因素。
3稅率設計不盡合理。目前我國對工資薪金實行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稅率為45%,與世界各國相比,這一稅率偏高。
4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征收方式難以控制高收入者。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我國更側重源泉扣繳。源泉扣繳執行力度的不同使得個人所得稅只管住了工薪階層,沒有管住高收入階層。
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難以提高。稅務征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稅務工作的要求,是削弱征管力量,影響征管效率的重要因素。
處罰法規不完善,處罰力度不強,不能對納稅人起到震懾作用。目前我國的《稅收征管法》很難明確界定是納稅人有意行為還是無意行為,使稅務執法機關難以把握,往往避重就輕。
5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建議和對策
建立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模式。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大體上可分為3種: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分類綜合稅制。根據目前我國對稅源控管難度大、征管手段相對落后、公民納稅意識淡薄的實際情況,應按循序漸進,由分類稅制→分類綜合稅制→綜合稅制的過程,將現行的分類稅制過渡到綜合分類稅制模式,即對個人不同來源的收入先按不同稅率征稅,年終再匯算清繳。具體界定時可對屬于投資性的,沒有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如利息所得、股票轉讓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等應稅項目,實行分項征收;對屬于有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如工資薪金、勞動報酬、生產經營、承包承租、稿酬等應稅項目,先以源泉預扣方法分別采用不同稅率征收,在納稅年度結束后,由稅務部門核定納稅人全年應稅所得,對年度內已納稅額做出調整結算,再實行綜合征收。我國政府已經明確,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現階段目標為分類綜合個人所得稅制[2]。
擴大征收范圍。我國應當改變目前采取的正列舉法,采取概括性更強的反列舉法。凡是能夠增加納稅人稅收負擔能力的所得都在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之內,對某些特殊的個人所得可以采取列舉法予以減免稅收,以體現稅收上給予的優惠政策。
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家庭課稅能更好地體現公平這一稅收基本原則,能充分考慮一個家庭的實際支出情況,能使稅后結果盡量公平。比如:撫養一個子女與撫養兩個子女的扣除區別;撫養一個健康子女與撫養一個殘疾子女的扣除區別等。
規范個人免征額標準。中國個人所得稅免征稅額可分為4個部分:個人基本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扣除;撫養子女、贍養老人費用扣除;特殊扣除,針對殘疾人、慢性病患者;子女教育費用扣除。目前,教育費用占家庭開支的比重較大并且沒有任何形式的社會保障,因此應額外扣除。
簡化稅率級次,應實行“少檔次、低稅率”的累進稅率模式。本著“照顧低收入者,培育中產階層,調節高收入者”的原則,在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基礎上,則可構建一組由10%~35%的累進稅率[3]。
加強稅收征管。首先,努力改進稅收征管手段,積極推進稅務部門對個人各項所得信息收集系統以及銀行對個人收支結算系統建設,實現收入監控和數據處理的完全電子化,進一步提高對收入的監控能力和征管水平;其次,采用源泉扣繳和納稅人自行申報相結合的征管方式,要規定明確的法律責任和相應的懲處辦法。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我們必須以這次稅制改革為契機,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適合市場經濟需要的個人所得稅體系,真正發揮個人所得稅在我國稅收中的重要作用。
[1]伍紅.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幾點思考.審計與理財.2003年第07期
[2]唐明春.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的幾點思考.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8年第11期
[3]陳怡松.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幾點設想.商場現代化.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