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梅
(蘇州華星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
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后,綜合單價將是工程結算的依據,投標人經常利用量變、價不變的計價原則實施不平衡報價,以獲得最大的實際收益。嚴重的不平衡報價會打亂業主的資金使用計劃,使得工程投資失控,招標人需要在工程招投標階段給予識別和防范。因此招標時應注意防止投標人出現明顯的不平衡報價。
招標單位和投標單位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既統一又對立,雙方均統一于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建設任務這一基本點。但在工程造價的計取上又是相互對立的,招標單位追求的是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工程造價最小化,投標單位在相同前提下,則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招投標單位在工程造價計取上的對立性,是產生不平衡報價的前提。目前建筑市場競爭態勢愈演愈烈,隨著招標單位對擬投標單位資格預審工作的重視,在整個評標過程中,商務標的高低直接影響投標單位能否中標。一些發包單位為了減少投資,盲目追求低價中標,而投標單位為了在競爭中生存,往往采用壓低造價,甚至把報價壓到成本價以下,這種不健康的市場競爭方法,是導致不平衡報價產生的直接原因。
就其危害而言,一方面,就施工企業而言,不平衡報價是一種投標策略,而就業主而言,不平衡報價將導致低價中標,高價結算。嚴重的不平衡報價將擾亂招投標工作的正常進行。平時在工程造價審核過程中,常常遇到由于投標書中的不平衡報價而引起造價嚴重失真的情況。另一方面,業主盲目壓價,對招標文件中不合理的條款,投標企業為了中標,均全部承諾,導致中標企業無利可圖,而不惜采取偷工減料等不法手段,質量、安全、進度都大受影響,給工程管理者帶來很大的隱患。
投標人利用工程量清單與工程進度款支付時間的關系,調高早收款的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調低晚收款的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使得總價保持不變。投標人利用這種前重后輕的不平衡報價方式可盡早收到更多的工程款,但對建設方來說會打亂其原有的資金使用計劃,易誘發超支付現象。當工程出現爭議時會失去主動權,難以保證工程正常進度,甚至造成結算困難。
目前許多工程對工期要求過緊,圖紙還沒完全達到施工深度就要進場開工,導致招標使用的工程量跟實際工程量存在較大差異,投標人利用工程量的差異進行不平衡報價,具體做法是:對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項目報高價,可能減少工程量的項目報低價,維持投標總報價不變。綜合單價包干項目報低價,綜合合價包干項目報高價,維持投標總報價不變。有些項目沒有實際工程量,業主要求報綜合單價,報高價,列出假定工程量的報適中價格。
工程實施過程充滿不確定因素,設計方案、施工方法、主材設備、施工環境與條件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工程造價變動。承包商經常會引導、制造和利用這些工程變更,從而實現調高單價低的項目的價格、增大單價高的項目的工程量、減少單價低的項目的工程量。
首先,業主要重視前期的設計工作,避免出現邊設計、邊招標的情況,盡可能使用施工圖招標,從源頭減少工程變更的出現。其次,業主要重視招標文件的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消除招標文件的工程量清單只是參考,最終要按實際結算的依賴思想,安排有經驗的造價工程師負責該工作,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計算規則,避免多算、少算和漏算。
最高攔標價是業主對工程招投標設置的最高報價值,它一般與招標文件一起發布。攔標價的設置可分兩個層次,第一是總報價的最高限制,第二是投標報價各組成部分的最高限制,包括綜合單價、合價、管理費、利潤、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和消耗量等內容,要有效防范不平衡報價必需在以上兩個層次設置最高攔標價。
攔標價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最后的中標價格,實際上是影響工程造價。攔標價太高,投標單位冒著被承包商高價中標的風險;攔標價太低,又可能使部分施工質量好的承包商放棄投標。因此,應根據工程特點,復雜程度、資金情況、工程規模、工期、質量要求,充分了解建筑市場的材料價格走向,考慮政府文件價和實際市場價的差距等等因素,研究類似工程的平均中標下浮率,制定符合工程實際的攔標價。
一方面,加強商務標編制精確度。工程量清單中有關項目特征描述不清、不完整,在工程實施階段直接影響工程變更、工程計量所涉及到的工程價款調整、工程結算,同時增加工程索賠與糾紛。因此,清單的編制工作一定要嚴格把關,減少因清單編制工作不詳盡給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造成的變更頻出的現象。要遵循統一項目編碼、統一工程量計算規則、統一計量單位、統一項目名稱的“四統一”原則,對建筑方案、布局、材料、設備都要做詳盡現細致的描述,特別是重要的工藝流程的描述一定要準確無誤,減少因清單編制工作帶來的工程糾紛和索賠的發生。
另一方面,改進評標辦法,限制不平衡報價中標。采用經評審的合理最低價中標的評標辦法,在商務標的評標辦法中要合理分配投標總報價、綜合單價、綜合合價、主材單價、人工和機械臺班等投標報價組成因素的評分權重,改變以往注重總報價的評標辦法,引導投標人合理、均衡報價。招標代理機構要注重評標前的回標分析,科學計算各報價組成因素的標準平衡值,為評標人判斷不平衡報價提供依據。制定相應的評分方法,對嚴重偏離標準平衡值的項目要進行懲罰性扣分,限制使用了不平衡報價的投標人中標。在評標過程,業主還應該組織擬中標單位詢標,讓投標人及時澄清標書中含糊不清的問題,并給出書面承諾。
若施工過程出現了某些項目工程量變更過大,會給業主在資金使用計劃和投資控制方面帶來風險,因此需要在施工合同條款中防范這方面的風險。參考FIDIC條款設定,當實際數量超過工程量清單10%,且變化金額超過合同金額0.01%時,業主可以對相關項目進行重新定價,新價格不能超過原價格;當工程變化金額達到原合同金額一定比例時,需要簽定補充合同才能申請這部分的工程款;對減少工程量的項目,進度款按實際發生支付,對增加工程量的項目,增加部分按合同內部分的70%~90%比例支付,其余部分在結算后支付。
要實現公正、公平的合理報價,必須推行招投標工程量清單計價。然而,不平衡報價則利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弱點,試圖獲得不合理的利潤,打亂建筑市場公平競爭機制。因此,業主、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設計單位等要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和預防不平衡報價的出現,共同維護建筑市場健康發展。
[1]尹貽林.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2]周建平.工程量清單招標不平衡報價的應對措施[J].建筑經濟,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