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錦 王勇春
(河南康居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450003)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的實施,都是通過簽訂一系列的承發包合同來實現的,同時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是體現建筑企業經營責任的重要載體,也是確保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因此,做好合同管理是整個建筑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的核心與關鍵所在。本文從加強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現實意義出發,探析工程建設中,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如何實施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對策。
建設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發包人的要求,依據勘察、設計的有關資料、要求,進行施工建設、安裝的合同。是承發包雙方為實現建設工程目標,明確相互責任、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控制工程項目質量、進度、投資,進而保證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法律文件。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進參與工程建設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確保建設目標(質量、投資、工期)的重要手段。
1.1 加強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
市場經濟機制的有效發揮要靠契約和法律。施工合同作為調節業主和承包商經濟活動關系的主要法律依據,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其對建筑市場 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作用不言而喻。
1.2 加強合同管理是規范建設各方行為的需要
目前,從建筑市場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來看,工程建設的參與各方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需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承發包雙方合同自律行為較差,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建筑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因此,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對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十分必要。
2.1 合同管理意識淡薄,合同執行力度不夠
2.1.1 合同雙方當事人不習慣按合同辦事,且又不進行及時、必要的經濟技術簽證,造成雙方均違約,致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工程款不能按時撥付。由此,對于承包商來講,即使是正當的索賠也不能理直氣壯地提出。
2.1.2 大多數項目管理機構都未設立合同管理部門,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體系和具體的操作流程,不能對工程進行及時的跟蹤和有效的動態合同管理,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2.2 缺乏有效性的分包合同管理
目前,我國缺乏統一的分包合同范本。總承包商和各專業分包商之間及格分包商之間因合同界定不清,責、權、利不明確,而互相推諉,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特別是土建和水電、設備安裝、裝飾工程之間的交叉施工,扯皮現象時有發生。
2.3 不重視合同文本分析
合同訂立時缺乏預見性,缺少對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常常因為缺少某些重要的條款,導致缺陷和漏洞較多,雙方就會因為對條款的理解有差異以及對合同風險預估不足等問題而發生爭執。
2.4 專業的合同管理人才匱乏
合同管理涉及諸多法律問題,專業性、技術性較強,同時也是涉及全局、極為復雜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建筑行業對合同管理人才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3.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組織網絡
企業要由上而已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機構,配備以法律顧問為核心,由企業的管理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組成的合同管理人員,使建筑企業合同管理覆蓋企業的每個層次,延伸到各個角落,并接受負責管理合同的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建筑企業內部合同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本企業的合同管理制度,檢查監督本企業各類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履行;宣傳貫徹有關合同法律、法規,培訓合同管理人員;審查合同,防止利用合同進行違法活動;參與解決合同糾紛;總結推廣合同管理經驗等。
3.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3.2.1 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簽訂后,合同管理人員必須對各級項目管理人員和個工作小組負責人進行合同交底,組織大家學習合同內容,并對其做出解釋和說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內容、各種規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責任和工程范圍。
3.2.2 責任分解制度。合同管理人員應負責將各種合同事件的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個工作小組或分包商,使他們對各自的工作范圍、責任等有詳細地了解。通過層層合同責任分解,層層合同責任落實到人、使各個工程小組都能各盡其責,共同實施合同。
3.2.3 每日工作報送制度。信息是合同管理人員的眼睛。建立每日工作報送制度,要求各職能部門必須將其工作情況及未來一周的工作計劃報送到合同管理相關部門,即時掌握工程信息,從而能夠及時對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種種問題做出決定。
3.2.4 進度寬審批制度。目前工程進度款的申報常常是由成本核算部門提出的,成本核算人員往往對現場及合同情況不很熟悉,不能將索賠的全部項目及時納入當月付款要求中。而能否即使要求索賠,是索賠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因此,建議建立工程進度款的審批制度,由合同管理人員從合同的角度對進度款進審查。
3.3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業務素質
3.3.1 選好合同管理人員。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現代化管理意識、精通合同法律法規、熟悉工程實施全過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的人員才能勝任合同管理的工作。
3.3.2 對合同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合同管理人員,只有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成績合格取得從業資格后方能上崗。
3.2.3 抓好合同管理人員繼續教育。隨著建設市場的發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不斷完善,對取得從業資格的合同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其業務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3.4 大力推行建設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當事人熟悉有關法律、法規,使建設工程合同的簽訂符合法律規范的要求,避免出現顯示公平和違法條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機關加強監督檢查,提高合同的履約率,維護建設市場秩序。建設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據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結合我國建筑業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教訓編寫出的示范文本,具有全面、準確、嚴謹的特點,有很強的操作性,是一份很好的合同示范文本。另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民用航空總局、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于2007年11月1日聯合發布了《標準施工招標文件》,不在分行業而是按施工合同的性質和特點編制招標文件,而且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通用條款作了較為系統的規定。今后,要加強推行合同示范文本以提高合同質量。
3.5 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定期監督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要看各方是否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合同,督促各方嚴格履約;二要看履行過程中是否存在合同數量、工期設計等方面的變更情況,如有變更應履行變更簽證手續,以合同形式明確變更情況;三是要看是否存在違約情況,這是精度檢查的主要工作,合同當事人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的任何一項義務,都會導致違約情況發生。合同綜合管理部門對此過程應重點監控。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各方的來往函件、通知等文書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發生糾紛,也是區分責任的重要證據,所以對合同履行的每一個環節形成的書面材料都應注意完整保存。
從招投標到工程竣工的過程中,合同管理已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合同目標的實現,又使技術和經濟相結合,從而使建設項目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丁土昭.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方俊,胡向真.工程合同管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戴杭菊,戴為民.淺談工程建設的索賠和爭議及解決方法.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