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日成
(江西龍南中學,江西 贛州341700)
高中物理是高中生學習中的比較難的課程,由于跨度大、難度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高中生對其學習產生種種障礙。
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障礙來自很多方面,包括學生綜合能力、學生心理、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造成的。
學生自身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
一些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缺乏興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別對某些抽象性較強的概念、定理的學習,更是難上加難。有些學生,一遇到難題或一看較長的題目就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使他們對物理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喪失突破障礙的毅力與勇氣。有些學生自控能力弱,平時貪玩,經不起誘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成績一旦滑坡就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一些課堂未能接受理解的東西,因課后不及時消化,此處知識點就形成一個盲點,一個死結,久而久之積小流成江河,所學知識就會出現斷鏈,出現“空洞”,在以后的學習中便會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物理學科本身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對綜合能力要求高。高考物理考查能力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能力、運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又與語文、數學等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語文水平程度低的同學理解能力就很難跟上,而這是物理學科所要求的一項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能否學好物理的關鍵,否則連物理語言表述的意思都搞不明白,學習就無法進行下去。數學又是學習物理的工具,大部分物理問題最終都要轉化為數學問題,借助于數學這個工具才能圓滿解決,這對數學程度不太好的同學,本身就是一個難關。
1.1 物理自學困難
物理知識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描述物理概念、規律的一些語言簡練、深刻。如楞次定律的內容,靜摩擦力的描述等,這些內容老師極盡所能講解,仍有部分學生一時難以接受,讓他們通過自學學會、學透就更困難了。既便是好多例題有詳細解答過程,學生仍看不懂題、看不懂解答過程,這是物理科難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1.2 物理試題相對較難,學生考試多次失敗
命題時很難做到既考查學生各項能力,又使試題容易上手。一套與高考要求相接近的試題中,幾乎沒有一眼可看出答案的題,每一道都需要縝密思考,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仔細推理、分析方能解答之。又因物理中的多選題猜對的幾率很小,即便是學習成績很優秀的同學,對自己所選答案是否正確有時也沒有把握,一些成績中下的同學答起來就更費勁,有時成績甚至出現個位數。因多次考試失敗,便對物理產生懼怕心理,喪失學習信心,這是最可怕的。
1.3 教材原因
首先,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教材相比較,對知識要求有一個很大跨越,內容也廣得多,難得多。很多內容都要求學生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與數學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在學生觀察實驗時,要求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觀察能力快,能比較準確地把握觀察現象的特征,注意其中的細節,會分析數據,從分析數據中得到一些規律,并能夠進行描述。例如: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力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要求就比較高,實驗中木板怎么放置,盤中砝碼質量與小車的質量滿足什么要求?為什么要這樣?這些問題,學生接受起來難度很大。
其次,高中課程對知識的敘述與初中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別。初中教材文字敘述通俗易懂,學生也好理解,而高中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表述嚴謹,對規律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時不易理解。另外,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銜接不當,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好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隨便”學習,考試時也能考個七八十分,到了高中他還采用這種“隨便”的方法就不行了,于是學生就會產生排斥的厭學心理。
另外,高中物理課程的很多知識無法從實驗中直接得到,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物理概念,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推理,建立概念和規律。高中課程各部分內容之間聯系緊密,層層深入,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
2.1 循序漸進,促進知識穩步形成
對高一新生,教師不能操之過急,學習中有些知識和初中有聯系,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回憶初中學的內容,利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降低高中物理知識的臺階,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
2.2 培養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
學好高中物理,與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分不開的。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閱讀物理課本的好習慣;聽課和做課堂及課外筆記的方法、預復 物理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要求因材施教,將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變封閉的、單向的知識傳授為開放的、多向的探究學習活動,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2.3 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師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由于情緒具有感染性,教師上課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就像樂團指揮那樣投入,必然會感染影響學生,使他們精神振奮,精力充沛集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調動他們的手、腦、眼、耳、口等器官,使他們邊學邊練,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和榮譽感都很強,這種心理只有受到尊重與信賴,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創造性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激勵的話等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對他們寄予較高的期望值,關心愛護他們,相信他們會更出色。
2.4 樹立正確的觀念
教師應轉變觀念,轉變角色,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營造民主和諧的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感情,相信和依靠學生,對他們的聰明才智充分信任,在心理上主動與學生接近,放下“知識領袖”的架子,成為一個“平等中的首席”。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方式,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獲取中,使他們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應用物理知識。要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在探求新知識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路子、出點子、想法子?!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導和鼓勵學生善于質疑、獨立思考、主動實踐、積極探索。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物理課程中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使學生像科學工作者那樣進行研究,通過自主的習方法和實驗分析處理的方法等指導,學生主動找出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原因,不要死記硬背;上課時,要全神貫注聽老師講解,邊聽邊想,邊聽邊記,聽公式、定律的適用范圍,聽老師解題方法和錯誤原因,題目中強調的細節;教師分析試卷時,要用紅筆記錄注意的問題,記下重點、難點,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要潛心研讀,挖掘提煉,包括課本中的圖像,思考與討論,閱讀材料、注釋都不能放過。課后,還要回歸課本,要對每一節內容進行總結,找出規律之間的異同。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又要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學生產生的學習障礙,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解決,從而達到學生能夠用心、認真的對待,這樣就能順利的完成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
[1]劉旭佳.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J].科技信息.
[2]于國.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提問能力[J].科教文匯(下旬刊).
[3]王慧君.中學教師物理教學科研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