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堅持己見,就沒有人可以聽而不聞。所以,我們最需要思考的是,當面對重大的問題時,自己是否知道如何決定什么時候聽老公的,而什么時候要求老公必須聽你的?!
故事陳述
陳述人:肖可,兒子2歲
我老公只聽別人的,對我說的話總是不屑一顧,哪怕我的意見其實和他聽了別人的意見后做出的事不謀而合,他也不覺得我是對的。
結(jié)婚前我還真沒有太多這樣的感覺,因為二人世界中兩個人平行的關(guān)系更多,很多決定不是非要你同意我、我同意你,自己做決定就OK了。可是有了孩子,相互商量的事就越來越多了,所以這種感覺也就越來越強烈。
那時候?qū)殞氝€沒出生,我跟很多過來的媽媽交流過,也在論壇里看過不少帖子,知道想要讓自己和寶寶都好,最好還是請個月嫂來,盡量別讓婆婆來,否則家里會更亂——你除了忙孩子,還得忙著哄她。我跟老公說了我的想法后,他很不以為然,覺得肯定是把他媽媽請來更好。實在拗不過他,我也只好放棄了請月嫂。結(jié)果就真的是一團糟,我婆婆早就忘了怎么帶孩子,又這么多年沒這么累著過,來了沒10天就血壓升高、心跳加速,住進了醫(yī)院。我老公每天醫(yī)院、家里兩頭跑,真是苦壞了。正好,他的一個哥們兒來我們家做客,看見我們狼狽的樣子,馬上跟他說:“快請月嫂!她來了,你就徹底解放了。”我老公馬上開始聯(lián)系月嫂,還好運氣不錯,下午就來了一位。兩天后,一切混亂消失,老公每天去看完婆婆之后回家就能吃上熱乎飯菜,寶寶也好像好帶了很多,每天吃得飽飽的、睡得香香的。我喝上了濃濃的雞湯、魚湯,心情也好了。月嫂還會多熬出很多湯,連婆婆都一起照顧了。老公長長地松了一口氣,跟我說:“看,還是建軍(他那哥們兒)有經(jīng)驗。”這結(jié)語把我氣得臉都白了,跟他嚷嚷說:“我早就跟你說了!你聽嗎?你從來都不聽我的,就聽別人的!”老公一臉詫異地說:“是嗎?我怎么不記得你說過。”唉,這下我倒也不生氣了,光剩下嘆氣了。
寶寶大些了,關(guān)于是不是讓他學爬,是不是不用嚴格地糾正他的吃手,是不是周末多帶他出去玩……所有這些問題,我的意見他都不聽,都要去問了同事、有了孩子的哥們兒或者我婆婆才會做,哪怕人家說的經(jīng)常就是我的意見,這可真讓人郁悶!為此我不止跟他吵過一次兩次,他每次都很茫然地說他并沒有故意這樣。可事實上他就是只聽別人的,對我的話置若罔聞。
最可恨的就是買房子了,這簡直造成了我們最近戰(zhàn)火重重的直接導火線。寶寶出生前,我就說該換房子,至少換個格局好一些的。我們原來買的是那種只適合年輕人住的小戶型,一旦有老人來或者有阿姨來住的話,就非常不合適了。但我老公就說,他的什么什么朋友說了,房價正在虛漲,等一等再買更好,先把房子賣掉最劃算。于是我們賣了房,租著房子住,想等房價下來后再買。孩子出生后,看著房價呼呼地漲,我再一次跟老公建議該買房了,不然會漲得更高。老公出去打聽了一圈說,他的又一個什么什么朋友說了,政府不久就會調(diào)控,房價肯定會降30%左右。他這次聽別人話的結(jié)果就是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一路高漲的房價,手里賣房的那點錢別說再買一套,連首付都不夠了,還要一直租著別人的房子住,心里一點兒都沒有歸屬感。
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是我說話的方式不對,還是我們之間的溝通有問題?還是人們常說的男女思維方式的差異?誰來幫我解解這個謎團?
心理師點評 決定的學問
如何在婚姻或親密關(guān)系中對生活里遇到的事情做出令雙方都滿意的決定,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面對而又很少去思考的問題。
司空見慣的場面
在婚姻輔導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有趣的場面:當老婆一肚子委屈地抱怨說老公從不聽她的,家里的事都由老公做主時,老公總是迫不及待地插嘴說哪里有這種事,明明是全得聽老婆的,還要被惡人先告狀。于是雙方爭相發(fā)言,列舉證據(jù),結(jié)果一定是倆人都證據(jù)確鑿,來一個絕對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早已是我們工作中司空見慣的場面了。
試想一下,夫婦倆朝夕相處,每天都要面對無數(shù)的決定:下了班是去看電影還是去健身?晚飯是在家吃還是上館子?放大假是去歐洲還是去日本?單身的時候要做決定很容易,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就行了,結(jié)了婚就不一樣了,大部分決定都要考慮到倆人的需要和想法,當倆人的需要和意見不一樣時,做決定也就變得復雜起來。如果在大事上有分歧,那麻煩就更大了,比如說在哪一個城市居住,孩子上什么學校,要不要養(yǎng)寵物等等,要做出令雙方都能滿意的決定,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為什么總感覺自己在遷就?
比如你想去看電影,他卻很想去健身;你期待已久想去歐洲,他卻對日本情有獨鐘,到底由誰來做主呢?這種小分歧每天都會遇到,一般夫婦或情侶都會彼此遷就并不以為意,可是時間長了,為什么就會有的夫妻都覺得自己總在遷就別人?那就是因為當別人依了你的意,你往往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從不會往心里記;一旦不依你的意,心里就不舒服了。久而久之積累的事多了,便會耿耿于懷,總覺得自己遷就對方更多一些。
問題出在誰身上?
很多來做婚姻輔導的夫婦都認定問題出在伴侶身上,只要輔導員把他(或她)改變了,問題就解決了。很多夫婦長期解決不了他們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往往也是因為他們堅持錯不在自己,堅持要對方改變而造成了僵局。
事實上“老公只聽別人的”,這只是問題的一小部分,因為我相信,如果你有堅持己見的決心,就沒有人可以聽而不聞。問題的另一部分在于當你面對重大的決定時,是否知道自己如何決定什么時候聽老公的,而什么時候要求你老公必須聽你的呢?
復雜問題的解決之道
這是一個復雜且很有學問的課題,是每個在婚姻關(guān)系中的人都應(yīng)該問一問自己的問題。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要,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比如自己在什么事情上可以讓步,什么事情上又絕不會讓步。其次是要多加溝通,要通過溝通了解自己的伴侶,知道對方的底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堅持而要求對方讓步,什么事情則要重視對方的需要和意見而不能強加于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和對方,就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以為自己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上可以讓步,結(jié)果讓了步之后卻長期不能釋懷,心中積怨;或是以為可以不理伴侶的抗爭,一意孤行,結(jié)果令對方心中積壓不滿。這兩種情況都會對婚姻關(guān)系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傷害,結(jié)果很可能是贏了一小仗,卻為自己的婚姻幸福埋下了隱憂。
所以改變要由自己做起,要明白聽取或參考誰的意見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和對方,知道何時要堅持、何時要讓步,學會在雙方的需要中找到平衡,那么很多婚姻中遇到的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為什么常會有夫妻都覺得自己在遷就別人?那就是因為當別人依了你的意,你往往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從不會往心里記;一旦不依你的意,心里就不舒服了。久而久之積累的事多了,便會耿耿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