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現狀及問題
盡管近年來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已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但在農村信用社還處于起步階段。從河北省來看,截至2008年底,農村信用社只開辦了代收通訊費、代收保險費等19種中間業務,中間業務收入11483萬元,其中代理保險業務手續收入3690萬元,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只有0.56%。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重視程度不夠。目前,農村信用社對中間業務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是把中間業務作為“輔業”,存在保守求穩、安于現狀的心態,缺乏競爭意識。這種觀念導致工作創新性較差,中間業務發展緩慢。
2.中間業務產品單一。如目前河北省農村信用社只開辦了代收通訊費、代收保險費等19種中間業務產品。中間業務具有低風險、高收益、服務性強、對資本要求較低的特點。據統計,西方國家金融機構中間業務品種已有2萬多種,中間業務收益占全部收益的比重一般為40%~50%,甚至更高。與之相比,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產品品種太少,收入占比太低。
3.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中間業務是金融業的“高技術”產品,具有集技術、網絡、資金和人才于一體的特性,許多中間業務的發展是建立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的。盡管許多農村信用社已經采用電子支付結算系統,但目前計算機應用設備軟件層次低、更新慢,因此經營中間業務的技術手段落后,計算機普及程度不高,應用現代通訊、電子技術管理中間業務的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仍處于手工操作狀態,電子化建設滯后于業務的發展。
4.人才匱乏。目前大多數農村信用社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大部分員工學歷只達到高中,專業素質和水平不高,從基礎上制約了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發展,使其處于金融競爭的劣勢。很多中間業務的開展需要電子、網絡等方面的配合,由于農村信用社大部分網點深入農村,且長期沿用手工作業的老辦法,員工很難有機會接觸到網絡化、電子化等相關專業知識,與商業銀行形成較大差距。
5.動力不足。隨著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網點的逐漸減少以及農業銀行的商業化經營,目前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基本由郵政儲蓄銀行與農村信用社控制,而郵政儲蓄銀行還基本是“只吸不貸”且網點數量也少于農村信用社,這使得農村信用社在中國農村地區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導致農村金融市場缺乏必要的競爭,缺乏改革和創新的內在動力。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需要有健康的競爭機制存在,這也是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對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的滿足、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開拓,在一定程度上是競爭性市場壓力的結果,而不是當事人追求某種理念的行為。金融機構在沒有市場壓力的情況下,經營管理人員很難盡全力來發展完善自己。對比城市地區金融業務的發展,往往是一家金融機構推出新業務不久,其他金融機構紛紛模仿。競爭者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創新緩慢,安于現狀。
二、政策建議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引導全員提高對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重視程度,將發展中間業務作為與存款、貸款等傳統金融業務并存的支柱業務。
2.加大中間業務產品研發。產品的研發要以市場為導向,敢于突破傳統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經營范圍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場潛在需求,研究市場消費心理,分析市場發展趨勢,將國內外商業銀行中先進的創新工具和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設計、開發出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間業務種類。如可利用信用社所掌握的經濟金融信息、網絡技術、金融人才等優勢,充當客戶的財務顧問、大項目投資顧問、代客理財、為企業的兼并和資產重組提供項目融資等高層次服務,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需求。
3.加大對中間業務的科技投入。現代電子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是中間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和強大的推動力量,可以說電子化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中間業務的發展規模、速度和規范程度。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科技含量不高,必須借助科技對中間業務的支撐作用,依托科技進步,推進電子化建設,提升網絡運行質量和效率。此外還要加強中間業務計算機軟件的研究開發,立足于高起點和長遠化目標,將中間業務的產品設計、科技開發與業務操作有機結合在一起,以金融電子化優勢提升中間業務的競爭力。
4.培養、引進業務所需專業人才。一是要立足于現實,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辦法對現有員工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現有從業人員素質,以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二是要在內部公開挑選精通業務、年富力強、善于鉆研且具有開拓意識的人員安排到中間業務崗位上來,并通過國內培訓和國外培訓相結合、理論研修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等方式,對員工進行中間業務、外語、計算機、公關藝術等較高層次的知識培訓。三是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從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機構等單位引進熟悉多種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建立一支懂業務、善管理、能公關的高素質員工隊伍。四是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并輔之以較高的物質待遇,促進優秀人才的不斷流入。只有堅持對從業人員進行切實有效的培訓與長期培養,有針對性的引進專業人才,才能使農村信用社員工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多方面滿足客戶的需要。
5.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防范中間業務風險。應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完善操作規章,使員工操作有章可循;應加強對中間業務的內部稽核和監督等。由于中間業務種類繁多,且差異較大,同時客戶需求也差別較大,常常需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因此較多中間業務沒有也無法制定制式合同。在此情況下,信用社在開展中間業務時不得不根據客戶的具體實際情況擬訂合同。同時,我國目前有關中間業務的立法仍有不少空白,有關中間業務立法內容側重監管,忽視了銀行與客戶關系的調整,缺乏對中間業務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規范。基于上述情況,農村信用社要重視中間業務合同,重視對中間業務合同文本的審查、修訂和使用管理以及合同的履行及跟蹤監督。通過合同規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充分發揮合同文本對中間業務法律風險的事前防范功能,進而增強中間業務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和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