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對自己豐滿的身材很不滿意,聽說多喝承既減肥又美容,便試著效仿。一個星期來,她幾乎每小時都要喝水500~600毫升。不久,劉女士出現頭痛、嘔吐癥獻,經醫生檢查后發現,病根竟是飲水過量,患了水中毒。水喝多了也會“中毒”?對于這個觀點,您可能覺得有點陌生。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就已報告了因大量飲水而引起水中毒的病例。后來英國、加拿大、德國又陸續報告了一些由于飲水過量而中毒的病例。
什么是水中毒
水是人體很重要的一種物質,約占體重的65%~70%。水可以自由出入人體細胞膜,在人體內維持著各種電解質的平衡,只有它保持穩定、平衡,生命代謝活動才能順利進行。一旦過多或過少,就有可能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從而出現一系列的病癥。
水中毒就是人體水的代謝發生障礙,使體內水分過多,導致細胞水腫。醫學上的水中毒又稱低滲性水過多或高容量性低鈉血癥,是指機體的攝入水總量超過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體內潴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進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水中毒的危害
急性水中毒時,由于腦神經細胞水腫和顱內壓增高,故腦癥狀出現最早而且突出,可發生各種神經精神癥狀,如凝視、失語、精神錯亂、定向失常、嗜睡、煩躁、視力模糊、肌肉抽搐、癲癇抽搐發作以至昏迷,如形成腦疝則可致呼叻心跳停止而死亡。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多發生于意外溺水者、嚴重腎病患者,或者是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以及輸低張液過多過快時。
健康人如果飲水不當,也會發生輕度水中毒,尤其常見于長期超大量喝水和短時間內大量喝水時。前者多見于所謂的“飲水減肥法”,后者則多出現于劇烈運動出汗后大量飲水者。輕度或慢性水中毒患者,發病緩慢,病狀常不明顯,多被原發病的癥狀、體征所掩蓋。可出現低鹽綜合征表現,即嗜睡、頭痛、頭昏、眼花、腦漲、惡心、嘔吐、軟弱無力等癥狀,有時也會出現肌肉抽搐或肌肉痙攣性疼痛,如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
如何避免水中毒
專家提醒:要避免水中毒。必須掌握好健康的飲水方法。成人每日正常飲水量為1200~1500毫升,運動后或者盛夏大量出汗時可以酌情增加。超大量飲水并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在大量出汗后,可以適量飲用淡鹽水(500毫升水中加1克食鹽)或含鹽汽水。這樣既可補充機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此外,喝水要少量多次。口渴時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每次飲用少量,以利于人體吸收。每次飲水,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小時。
夏季氣溫高,人的體溫也較高,有些人喜歡喝冰水或者冰鎮飲料,覺得這樣更解渴。專家建議,最好少喝冰鎮飲料,而改喝淡茶水、綠豆湯等。這樣既可降溫解渴,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
專家還指出。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體內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發黏、咽喉干燥所致。這時喝水應先用水漱漱口,潤濕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水,停一會兒后再喝一些,這才是正確的飲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