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說幼兒入園已經成為比小學入學更艱巨的家庭頭等任務,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找幼兒園已經不是新鮮事。讀完這則新聞我感慨萬千,不禁回憶起18年前兒子入托時的情景。
兒子是1988年9月生的,趕上是龍年。由于龍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雖然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可以稱為“龍的傳人”,但是在龍年生個“龍子”,哪怕是個“小龍女”也好啊!所以想在那一年生孩子的人比往年都多。
記得當時在北京第二醫院,產前檢查排隊,生孩子住院也要排隊,這不能抱怨,誰讓咱們趕上這一撥兒了呢。兒子剛剛兩歲,聯系幼兒園的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但是四處碰壁,吃盡了閉門羹。不是滿員,就是不滿3歲不收,再就是非單位職工子女不要。兒子這種“大廟”不收,“小廟”不留的狀況,愁得我雙眉緊鎖。七托八拜奔波了一年,終于聯系好了一個幼兒園,說好9月3日入園。
我捧著入園登記表就像捧圣旨一樣虔誠,當天就帶兒子到301醫院作入園前的體檢,兒子似乎察覺出事情不妙,不肯配合??蛇@來之不易的名額,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于是咬咬牙,我擒著他進了化驗室,在殺豬般的哭嚎聲中結束了取血,又由他爸爸押去做“胸透”。體檢完畢,兒子哭成了個淚人兒。好在他項項合格,園籍有望。接下來就是按規定尺寸買床單被面之類,分毫不敢有差,又像趕嫁妝一樣,飛針走線縫好,只待“佳期”9月3日一到,便喜滋滋將兒子“嫁”到幼兒園去了。
有道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忽然想起一位同事的女兒在剛入托時,天天在幼兒園門口抱著媽媽痛哭,弄得像生離死別,哭得媽媽肝腸寸斷天天紅著眼圈上班。為了防患于未然,我便對兒子突擊進行入園前的教育,講幼兒園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啦,有大滑梯啦,有好多小朋友和你玩啦,還帶他到幼兒園外隔著鐵柵欄看小朋友做操、嬉戲。隨著入園時間的臨近,我的心更加不安起來,雖說未雨綢繆,卻并無十分把握。
入園那天,我作了最壞的準備,請了半天假。兒子那天異常平靜,踏進幼兒園的大門,我還想再叮囑幾句,丈夫用眼神制止了我。丈夫把被褥交給了阿姨,我也把牽著的兒子交了出去。阿姨牽著他的手溫和地說:“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彼犜挼負]揮手說:“爸爸媽媽再見!”就義無反顧地跟著阿姨走了。這一切竟如此簡單,我怔住了。望著兒子小小的背影,等待他轉身跑回來,投入我的懷抱,可他沒有轉身,甚至沒有回頭望我們一眼。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頓時覺得鼻子酸酸的。
回到家里,我坐在沙發上,忽然覺得沒有兒子笑聲的房間是那么安靜,沒有兒子奔跑身影的房間是那么空蕩。一縷陽光照在兒子的玩具汽車上,思緒又回到了從前:刷大大小小十幾個奶瓶水瓶,然后放在不銹鋼蒸鍋里消毒,洗堆如小山的尿布,唱搖籃曲給躺在我臂彎里的兒子,這仿佛都是昨天的事。他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稚態,我還記憶猶新。后來他擁有了幾十輛玩具汽車,常常很在行地告訴我:“這是‘帕杰羅’,那是‘方程式賽車’。我和他在夕陽下散步時,第一次教他背古詩,他能重復五遍就背下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稚嫩的聲音清晰而響亮。還記得他1歲多時,只要我外出,他就要保姆帶著找遍家里所有房間,連廚房衛生間也不放過。我知道,這樣的事不會再有了。
在養育兒子的這三年中,也曾有過身心疲憊,情緒低落的時候,累了,煩了,便對兒子吼上一句:“你什么時候能讓我安靜地呆一會兒!”今天他把寧靜還給了我,可在得到這份寧靜的同時,我的心卻空落落的,感到失去的更多。我忽然明白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能復制的,不論是他還是我,都再也回不到那3年了。我覺得與兒子廝守的那3年彌足珍貴,也為自己吼過的那句話而感到內疚和不安。人都是這樣,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寶貴。
如今兒子已經長成身高一米八七的大小伙子了,但他的胎發、出生時的生辰幣、長生鎖、玩具汽車以及讀書時得的各種獎,我都收藏著?,F在,我只能用回憶的紅線穿起20多年來我曾不經意撒落的珍珠,珍藏在我的心里。
編輯/馮 嵐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