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體育媒體對體育事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但媒體或記者的“主隊情結”往往會影響報道的真實性,將記者的主隊情結變成創作激情,用真實情感反映客觀事實才是搞好體育報道所需要的。
【關鍵詞】體育媒體 主隊情結 體育
上個世紀末,大量專業從事體育新聞報道的媒體應運而生,如電視的體育頻道、綜合報紙的體育專刊及專業體育報刊、專業體育網站。它們中的很多已經頗具影響力,比如央視的體育頻道、《體壇周報》、《足球》、網絡上的體育頻道。不僅如此,在把結構向縱深的推進上,專業從事體育報道的媒體也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出現了專門從事某一專項體育報道的媒體,如《圍棋報》、《球迷》、《高爾夫》、《體彩導報》等更加細化的專業媒體。
精耕細作的體育媒體,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而且影響著體育產業發展的進程,有的甚至是影響體育主管部門的決策。因為絕大多數體育愛好者是不能直接到達比賽現場去觀看比賽的,只有通過媒體的報道來對此知情。因此,媒體記者和編輯觀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受眾的認知和觀點。所謂的輿論造勢不僅適用于娛樂,也適用于體育。我們所熟悉的NBA全明星票選,可以說姚明和易建聯能夠獲得高的選票,除了自身能力外,很大原因在于我國媒體的輿論造勢,影響著受眾的投票熱情。媒體報道通過影響運動員也影響著競技體育的比分結果,盡管這種影響不是出于媒體的本意。報道涉及到的運動員,會無形中增加壓力,影響自身的狀態。如關于劉翔在北京奧運之前的報道可謂鋪天蓋地,在家門口奪冠這一目標也被媒體過于宣揚使得受眾認為“那是必須的”孰不知競技體育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實力外還受其他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大眾媒體對競技體育既有促進作用,也有負面影響。又如《馬卡》報是西班牙最大的體育報紙,擁有自己的報紙、網站、雜志社和電臺。對于人口僅3900萬的西班牙來說,《馬卡》報的日發行量能夠達到130萬絕對是個奇跡,也就是說每30個人里就會有一人購買《馬卡》報。盡管《馬卡》是綜合性的體育報紙,但中心偏向于足球。由于是馬德里的報紙,他們所關心的對象當然是馬德里的球隊?;始荫R德里隊是頭號目標,《馬卡》關于“皇馬”的新聞總是最多的,一般報紙的前幾個版面都是關于“皇馬”的新聞和評論,在每輪聯賽過后會有球員的訪談和評球家們的專欄。對于馬德里的其他球隊,《馬卡》的報道量都不如“皇馬”。因為《馬卡》的影響力大,它的報道和評論往往會干預“皇馬”的決策從而影響“皇馬”的戰績。
體育比賽精彩紛呈。體育記者可以從各個視角報道比賽,由此引發的現象是:對同一比賽的新聞報道,有時兩家媒體的觀點甚至對立。這其中,體育記者自身的主觀情感起了很大作用。正是主觀情感的滲透,使得體育新聞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在激烈的賽場,體育記者不僅要盡量客觀報道比賽,作為觀眾他們也會投入情感,特別當比賽中有自己偏愛的運動員或運動隊時,所投入的情感可能更多。研究分析主隊情結在體育新聞中的表現和影響,以及與新聞客觀性的關系問題,對我們進一步搞好體育報道是有幫助的。
主隊情結在國內外媒體的體育報道中廣泛存在。除消息外,體育新聞一般都不是單一的賽事描述,體育報道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雖然體育比賽有時也會有戲劇化內容,但它遠沒有記者通過自主創作而形成的感染力強。只有經過記者對比賽的選擇、對事實的洞察、對過程的藝術構思、對敘述語言的錘煉、對人物形象的準確把握以及記者主觀意識的激情介入等多種主觀改造,才能造就有血有肉、聲情并茂的好新聞,而這些都與體育記者的主隊情結相聯系。
必須注意的是,體育新聞與其它新聞一樣,最重要的還是真實性。記者的主隊情結必須在真實性原則框架內,如果違背這一原則,就會有失公允,就會偏離新聞事實。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興奮劑和裁判問題一直受到關注。筆者瀏覽該屆奧運會期間美國媒體的報道后發現,他們對受到極大爭議的體操選手保羅·哈姆(因受裁判照顧而奪金)是一片贊揚,而對此的疑問多來自路透社、法新社等境外媒體。但是,當俄羅斯等國的選手被查出服用興奮劑時,美國媒體則對此抱以冷嘲熱諷。2004年7月的亞洲杯足球賽決賽,國內媒體和很多境外媒體都提到了日本隊員的手球進球,但日本媒體要么刻意回避該爭議,要么認為那根本就不是手球。顯然,在如此“主隊情結”下做出的帶有極強偏見的體育新聞報道是不可取的。
記者的“主隊情結”趨向會對體育新聞產生負面影響,而這種趨向會讓記者自覺不自覺地這樣選擇:對本地(本國)運動員和運動隊不僅報道分量加大,情感上也會偏向他們。出于市場考慮,這樣做符合讀者心理,對媒體發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偏向性太強(報喜不報憂、吹捧、遮丑等等)勢必影響新聞真實性。像前面提到的日本媒體那種做法顯然有失公允,只從本位主義出發,不顧廣大受眾的利益,對媒體聲譽和長遠發展害處多多。同時有悖于體育道德,對競技體育的長遠發展也不利。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體育新聞傳媒的長足發展,體育新聞對國內外體育賽事的關注程度和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要適應這一新的變化,搞好體育報道,就要在客觀報道和主隊情結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在堅持新聞客觀性的前提下,將記者的主隊情結變成創作激情,用真實情感反映客觀事實才是我們所需要的?!?/p>
(作者單位:安徽工人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