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山快樂營》是由黑龍江衛視和本山傳媒聯袂打造的一檔娛樂節目。從去年8月15日開播至今,《本山快樂營》的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在開播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一方面,它有本山傳媒的品牌做后盾;另一方面,它吸收情景喜劇的幽默元素,每周為觀眾奉上一個獨立的故事,并且以一周為一季的方式吊足觀眾的胃口。但是因為故事素材的有限性及過多的娛樂噱頭,也引來不少批評之聲。如何讓這種節目形式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方言劇 電視劇 小品 品牌 本土化
一、情景喜劇與小品有效嫁接,娛樂更勝一籌
《本山快樂營》是以電視劇《鄉村愛情》為基礎延伸出來的一檔大型娛樂欄目劇,內容重在展現黑土地上原汁原味的城鄉生活。演播室被還原成《鄉村愛情》的發生地——象牙山村,大腳超市、村委會等觀眾非常熟悉的場景一應俱全。觀眾仿佛置身于情景喜劇中,演員幽默的話語,滑稽的動作,夸張的表情,以及不時傳出的陣陣笑聲……情景喜劇元素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情景喜劇”(situation comedy,簡稱sitcom)是源于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廣播劇,40年代末被運用到電視中,后逐漸發展演變成電視室內劇,俗稱“肥皂劇”。它通常是在一個較為固定的空間里展現一幕幕并不連貫的喜劇情景,采用幽默、滑稽的表現手法,將人們在現實境遇中的種種無奈、困惑、企盼、夢想作喜劇化的呈現,使觀眾在笑聲中體味人生。
在《本山快樂營》里,演播室里搭建的象牙山村這一固定空間,正如情景喜劇中固定的故事發展空間。在這個固定的活動空間里,象牙山村的老少爺們上演嬉笑怒罵的人生故事,而每一季的故事里,都充滿了幽默的、生活化的氣息。其中,“趙四”是節目中一個標志性的娛樂元素,只要有他在,幽默詼諧就少不了。他的語言、表情及走路的姿勢,都會引來觀眾的笑聲。其他演員身上也是充滿了娛樂因子。例如,在《浪漫的事兒》這期里,當大國把香秀比作一朵鮮花時,香秀回他一句:“我這朵鮮花算是插在你這坨牛糞上了”,大國回應:“那虧得你插在牛糞上了,要是插在化肥上還燒死了你還!”引來觀眾的一片笑聲。再如,大國將香秀的手放在自己胸前,深情地說:“我的心在跳動,”香秀看著觀眾說:“大國,心在左邊。”……這些情節在給觀眾帶來娛樂的同時,也能深深打動了觀眾。
《本山快樂營》有著情景喜劇的形式和意義訴求,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本山快樂營》定位為情景喜劇呢?不能。情景喜劇的演出中沒有與觀眾的互動交流,而在《本山快樂營》里,場地布置類似于小品演出,有舞臺,有觀眾席。演員在演出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好劇本所要求的角色,同時,要活躍現場氣氛,和觀眾達到有效的互動交流。如在每一期中,部分演員都會在觀眾席和觀眾一起欣賞同伴的表演,該他們出場時,他們把與觀眾的交流順理成章地融入到故事中,觀眾有時也會客串一把。
二、積聚明星效應,增強品牌競爭力
首先,黑龍江衛視運用趙本山的個人品牌,打造欄目品牌。據遼寧衛視在制作《王剛講故事》時的調查顯示,有60%以上的觀眾對為名人專門打造名欄目的這種做法是認可的。以名人名字命名的欄目,如鳳凰衛視的《小莉看世界》、《文濤拍案》、《戈輝夢工廠》,中央電視臺的《小崔說事》、《馬斌讀報》等。個性化的明星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可,名人成為欄目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以趙本山的名字給欄目命名,無疑給了《本山大本營》足夠的品牌滋養。
此外,小沈陽,毛毛等一大批本山弟子,也都有著相當大的號召力。在《三槍拍案驚奇》宣傳上映的同時,黑龍江衛視錄制了《大話三槍》特別節目。很好地利用了小沈陽、毛毛等的知名度,使這一期節目引起不小的轟動。
與此同時,《本山快樂營》是在《鄉村愛情》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而《鄉村愛情》在連續拍完一和二之后,收視率相當高,所以這比一般的情景小品劇又占有了很大的優勢,其知名度、美譽度也自然提升了。
三、堅持本土化策略,打造獨特的品牌號召力
隨著媒介競爭的激烈,小眾化傳播應運而生,方言節目作為一種小眾化傳播,逐漸滲透到電視、電影等各個領域。該類影視劇、影視節目以其濃烈的地方色彩、極具平民化的風格贏得了高收視率。如《瘋狂的石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阿六頭說新聞》《霧都夜話》……方言節目豐富了影視劇、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方言播報、方言對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和喜愛。這為《本山快樂營》方言劇受廣大觀眾歡迎奠定了基礎。而在我國的演藝界,東北方言已經成為一種喜劇元素,讓人一聽就樂,《本山快樂營》積極借用這些元素,使節目更具特色,濃濃的東北腔講述發生在黑土地上樸實的鄉村故事,為觀眾呈上一道原汁原味的東北特產。
四、故事編排獨具匠心
作為2009年國內最受關注的娛樂欄目劇,《本山快樂營》采用了新穎的創作和播出方式。觀眾每周都可以欣賞到一個發生在象牙山村獨立成篇的完整故事,它運用多角度平行敘事和AB結局、反轉劇結局等電視表達手段結構故事,使故事豐富而又具有開放性,給觀眾足夠的欣賞和想象空間。節目的播出兼顧日播和周播的特點,同時采用季播的方式,周一至周四每天21:30播出,時長30分鐘;周五21:30播出特別版,時長75分鐘,全周播出共195分鐘的節目。在周一至周四的節目中,《本山快樂營》通過平行敘事的方式,講述發生在象牙山村各家各戶的家長里短;在周五的特別節目中,之前幾天發生的事件在多種矛盾、沖突設置下,碰撞出精彩的故事結局,使一周的故事達到高潮。
五、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網絡上,對該劇90%以上的好評都是針對具體演員的,而從節目本身來評價的,是感覺故事素材單一化,劇情設計有些過于噱頭,制作粗糙。如何使《本山快樂營》走得更遠,筆者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打造精品節目,實現跨區域傳播。在電視節目層出不窮,在幾十個上百個頻道中,吸引觀眾看哪個頻道已屬不易,要讓觀眾記住某頻道某節目更難。因此,要留住觀眾,必須打造節目品牌,在制作過程中必須樹立精品意識,在給觀眾帶來歡笑的同時,又能與觀眾產生一定的心靈碰撞。同時,作為省級衛視的一檔節目,所面對的觀眾是全國范圍內的,要求節目在有本土特色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互通性,這樣才會既有新鮮感又有貼近性,才能達到跨區域傳播的目的。
其次,故事取材應力求豐富?!侗旧娇鞓窢I》在充分利用《鄉村愛情》的同時,也使得自己的創作空間局限在了象牙山村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取材和演員都受到了限制,每期選材只能著眼于鄉村,忽視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演員的角色塑造雷同化,久而久之,觀眾的審美疲勞就會增加。這就要求在劇本的創作方面,要加強對內容的前瞻性指導,防止節目內容的庸俗化;同時,拓寬題材范圍,上演不同領域的生活故事。
六、結語
《本山快樂營》在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道出生活的酸甜苦辣,為觀眾獻上了一道豐盛的故事大餐。故事的獨創性和新穎的編排,是節目的一大亮點。在塑造品牌方面,把握好了演員的明星效應,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其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如題材的雷同等,也值得我們重視和克服?!?/p>
參考文獻
①潘知常,林瑋:《大眾傳播與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②袁媛,《對情景喜劇的研究》[J].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5)
③宋家玲,袁興旺:《電視劇編劇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④張步中,《中國電視欄目劇現狀及發展之我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3)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