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在別人是那么簡單,在我,卻是那樣的不易。
書簽便是一例。隨意的人撕張白紙也能充當,而我,對什么樣的書就要有什么樣的書簽相配。書簽沒有買到之前,書寧可不翻。萬般挑剔,古怪至此,性格至此,自己也無法控制。
大四的時候跨學科考研,專業課之一是全六冊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為了找到合適的書簽,居然耽擱了好一陣子的復習時間。先是找了幾張印有風景照的書簽,往書里一插,現代的明快圖像與黃色書頁、擁擠的繁體字排列讀物實在難以協調,大為不喜。后用檀香木制的金陵十二釵,那是爸爸從蘇州帶給我的珍藏版的書簽,有十二張,只用到一半,想想原為一體的東西,一半在用一半未用,日久后定然一半新、一半舊,甚是不樂。最后,在學校圖書館的小賣部,偶然發現了一套六張的古詩書簽,正好是幾首名詩,不但格調相配,時間也有一定的跨度,大喜!真正的起讀從那一刻開始。
另有一次在南京的先鋒書店購得一本1997年版、中華書局的《莊子》,印數僅4000冊,而南京庫存僅一本。雖然封面略有磨損,但瑕不掩瑜,仍是極品。高興之余,選擇什么樣的書簽又成難事。該書設計質樸,又采用仿古的繁體字豎排版方式,家里書簽有鍍金者,卻怕銅臭氣臟了它,污了蔑視名利的傲骨;有妖艷者,又怕彤紅的顏色刺傷它飄然脫俗的清秀。怎么看都不合適,最終,特意到網上選購了一張原木書簽,紫底紅花,淡描金邊,背景淡雅,主題顯眼,一如《莊子》的思想。在那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代,在那個烽火連連食不果腹的時代,在那個想想都覺得灰蒙蒙的時代,黑暗的歲月里,《莊子》卻以他獨特的姿態散發瑰麗奪目的萬丈光芒。
而所有的書簽中,我最中意的是我的“鎮山之寶”——那是高中時代,鄰座一個很美麗的女孩子送我的一朵花。我至今都不知道那是一朵什么花,一如我至今都不知道當年的她怎么會那么美麗。那時,她是準備報考藝術系的,需要的文化課分數遠低于我這樣考正常專業的人。當班級中絕大多數人被小山似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每天為了多睡一刻鐘蓬頭垢面忘記自己性別的時候,她卻如一只天鵝炫耀著美麗的青春。在那樣一個純真年代,她是每一個男生的夢中情人、每一個女生的羨慕對象。清楚地記得那天下課后,她拿出一朵摘下的花來玩賞,我覺得好漂亮,于是贊嘆,并問她是什么花。“我也不知道。”她說,并問,“真的很喜歡么?”“當然啦!”我誠懇地回答。她很有創意地拿紅色的圓珠筆在花上畫了一個心,遞給我:“這個,表示我把她送你啦!”我既高興,又感動,居然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1999年,一部很有名的電視劇,叫《大明宮詞》,劇本版的圖書,華麗而有些傷感,穿越了歷史的原型重塑人物,是不可多得的影視作品。讀了又讀,難以忘懷,我就把這朵美麗的花夾在《采桑女》的那段書頁里。
有一天,我無意中又拿起這本書來,忽然看到了書中的花,已經風干成一枚獨特的書簽了。屈指一算,離上高中的時候,已有10年,因為沒有那個女孩的聯系方式,激動中,發信息給高中的另外一位朋友:“今天忽然翻到她給我的花了,都風干了。遙想當年的同學歲月,正好10年……”
見證了青春,用時間的沉淀形成的書簽,是任何地方都不會再有第二個的最美麗的書簽!
(本文選自鎮江網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