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輸入
我與張自忠將軍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較之許多常常謀面的人更難令我忘懷。
一九四零年一月我奉命參加國民參政會之華北視察慰勞團,訪問了五個戰(zhàn)區(qū)七個集團軍司令部,其中之一便是張自忠將軍的防地,他的司令部設在襄樊與當陽之間的小鎮(zhèn)上,名快活鋪。我們到達快活鋪的時候大概是在二月中,天氣很冷,還降著蒙蒙的冰霰。我們旅途勞頓,一下車便被招待到司令部,這司令部是一棟民房,真正的茅茨土屋①,一明一暗,外間放著一張長方形的木桌,環(huán)列木頭板凳,像是會議室,別無長物,里間是寢室,內(nèi)有一架大木板床,床上放著薄薄的一條棉被,床前一張木桌,桌上放著一架電話和兩三疊鎮(zhèn)尺壓著的公文,四壁蕭然,簡單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潔干凈,一塵不染。我們訪問過多少個司令部,無論是后方的或是臨近前線的,沒有一個在簡單樸素上能比得過這一個。孫蔚如將軍在中條山上的司令部,也很簡單,但是也還有幾把帶靠背的椅子,孫仿魯將軍在唐河的司令部也極樸素,但是他也還有設備相當齊全的浴室。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驕兵悍將就不必提了。
張將軍的司令部固然簡單,張將軍本人卻更簡單。他有一個高高大大的身軀,不愧為北方之強,微胖,推光頭,臉上刮得光凈,顏色略帶蒼白,穿普通的灰布棉軍服,沒有任何官階標識。他不健談,更不善應酬,可是眉宇之間自有一股沉著堅毅之氣,不是英才勃發(fā),是溫恭蘊藉的那一類型。他見了我們只是閑道家常,對于政治軍事一字不提。他招待我們一餐永不能忘的飲食,四碗菜,一只火鍋。四碗菜是以青菜豆腐為主,一只火鍋是以豆腐青菜為主。其中也有肉片肉丸之類點綴其間。每人還加一只雞蛋放在鍋子里煮。雖然他直說簡慢抱歉的話,我看得出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場。這一頓飯吃得我們滿頭冒汗,賓主盡歡,自從我們出發(fā)視察以來,至此已將近尾聲,名為慰勞將士,實則受將士慰勞,到處大嚼,直到了快活鋪這才心安理得地享受了一餐在戰(zhàn)地里應該享受的伙食。珍饈非我之所不欲,設非其時非其地,則順著脊骨咽下去,不是滋味。
晚間很早的就被打發(fā)去睡覺了。我被引到附近一棟民房,一盞油燈照耀之下看不清楚什么,只見屋角有一大堆稻草,我知道那是我的睡鋪。在前方,稻草堆是最舒適的臥處,我是早有過經(jīng)驗的,既暖和又松軟。我把隨身帶的鋪蓋打開,放在稻草堆上倒頭便睡。一路辛勞,頭一沾枕便呼呼入夢。俄而轟隆轟隆之聲盈耳,驚慌中起來憑窗外視,月明星稀,一片死寂,上刺刀的衛(wèi)兵在門外踱來踱去,態(tài)度很是安詳,于是我又回到被窩里,但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炮聲使我無法再睡了。第二天早晨起來,參謀人員告訴我,這炮聲是天天夜里都有的,敵人和我軍只隔著一條河,到了黑夜敵人怕我們過河偷襲,所以不時地放炮嚇嚇我們,表示他們有備,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壯膽。我軍聽慣了,根本不理會他們,他們沒有膽量開過河來。那么,我們是不是有時也要過河去襲擊敵人呢?據(jù)說是的,我們經(jīng)常有部隊過河作戰(zhàn),并且有后繼部隊隨時準備出發(fā)支援,張將軍也常親自過河督師。這條河,就是襄河。
早晨天仍未晴,冰霰不停,朔風刺骨。司令部前一廣場,是擴大了的打谷場,就在那地方召集了千把名士兵,舉行贈旗禮,我們奉上一面錦旗,上面的字樣不是“我武維揚”便是“國之干城”之類,我還奉命說了幾句話,在露天講話很難,沒講幾句就力竭聲嘶了。沒有樂隊,只有四把喇叭,簡單而肅穆。行完禮張將軍率領部隊肅立道邊,送我們登車而去。
回到重慶,大家爭來問訊,問我們在前方有何見聞,平時足不出戶,哪里知道前方的實況?真是一言難盡。軍民疾苦,慘不忍言,大家只知道“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其實亦不盡然,后方亦有不緊吃者,前方亦有緊吃者,大概高級將領之能刻苦自律如張將軍者實不可多覯②。我嘗以為,自奉儉樸的人方能成大事,訥澀寡言笑的人方能立大功。果然五月七日夜張自忠將軍率部隊渡河解救友軍,所向皆捷,不幸陷敵重圍,于十六日壯烈殉國!大將隕落,舉國震悼。
張將軍靈櫬③由重慶運至北碚④江干,余適寓北碚,親見民眾感情激動,群集江濱,遺櫬厝⑤于北碚附近小鎮(zhèn)天生橋之梅花山。山以梅花名,并無梅花,僅一土丘蜿蜒公路之南側,此為由青木關至北碚必經(jīng)之在,行旅往還輒相顧指點:“此張自忠將軍忠骨長埋之處也。”
(選自《梁實秋懷人叢錄》)
【注釋】①茅茨(cí)土屋:用茅草、土坯蓋成的簡陋的房屋。②覯(gòu):遇見。③靈櫬(chèn):靈柩。④碚(bèi):地名用字。⑤厝(cuò):把靈柩暫放待葬或淺埋以待改葬。
文本解讀
1. 讀第二段,張自忠將軍司令部的主要特點是什么?這一段描寫有什么作用?
2. 聯(lián)系全文回答,作者為什么說“直到了快活鋪這才心安理得地享受了一餐在戰(zhàn)地里應該享受的伙食”?
3. 細讀全文思考,本文通過哪些內(nèi)容來表現(xiàn)張自忠將軍的軍事才能的?
4.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A. 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樣,作者從最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發(fā)現(xiàn)了它鮮亮的趣味,并不時閃爍出行文的機智,而引起讀者普遍的共鳴。
B. 本文主要記寫了訪問張將軍的見聞與感受,在表達方式上,融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在平樸的記敘中注入深濃的情愫,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廣度。
C. 本文語言是平易和雅致的統(tǒng)一。用平易自然的白話,寫人狀物顯得清新流暢,又多用淺近文言,文白夾雜,而文言尤勝,顯得蘊藉。
D. 作者說將軍“遺櫬厝于北碚附近小鎮(zhèn)天生橋之梅花山。山以梅花名,并無梅花,僅一土丘蜿蜒公路之南側”,梅之高格與墓地環(huán)境之簡樸是對將軍一生品性的概括。
E. 作者去前線訪問張自忠將軍防地,由此引發(fā)深沉感受。文中多次寫到“蒙蒙的冰霰”和“刺骨”的“朔風”,并非閑筆,意在強調當時戰(zhàn)爭的慘烈和軍民的疾苦。
參考答案
1. 簡單樸素,整潔干凈。(這一段內(nèi)容主要寫張自忠將軍防地位置及司令部陳設,通過側面描寫和對比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了張將軍刻苦自律、自奉儉樸的高貴品質。
2. 在國難當頭之際,前線慰問團之前所到之處每每“受將士慰勞,到處大嚼”,心里“不是滋味”,這餐清淡簡樸的飲食倒讓作者心安理得。通過前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在“軍民疾苦,慘不忍言”的情勢下仍然到處可見的奢侈腐敗之風的憎惡與鞭撻,寄寓著關注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憤之情,從而突出表現(xiàn)了對張自忠將軍高風亮節(jié)的敬佩與景仰。
3. ①通過描述張將軍防地夜間的景象表現(xiàn)其治軍之嚴:防地窗外,“月明星稀,一片死寂,”衛(wèi)兵在門外踱來踱去,“態(tài)度很是安詳”;
②通過記敘敵我雙方對峙交戰(zhàn)情況等來表現(xiàn)張將軍作戰(zhàn)之勇:夜間敵人不時放炮壯膽,“我們經(jīng)常有部隊過河作戰(zhàn),張將軍常親自過河督師”;
③通過記寫張將軍作戰(zhàn)和殉國來表現(xiàn)其帶兵之功:“五月七日夜張自忠將軍率部隊渡河解救友軍,所向皆捷,不幸陷敵重圍”“壯烈殉國”“舉國震悼”。
4. C E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