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迤邐(yǐ) 黏菌(nián)撮合(cuō) 遙襟甫暢(bǔ)
B. 險釁(xìn) 坍縮(tān)熟稔(rěn) 數見不鮮(xiān)
C. 簪笏(hù) 岑寂(cén)矜夸(jīng) 逸興遄飛(chuán)
D. 輕鳶(yuān) 泠然(líng)蜂窠(cháo) 細嚼慢咽(jiáo)
2. 下列詞語字形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 濫調 遨翔 辯證法 興高采烈
B. 譏誚 羈絆 煉字 錙珠必較
C. 掂量 妨礙 入場卷 筋疲力盡
D. 酒饌 拾掇 噩夢 陳詞濫調
3. 下列詞語的解釋錯誤最少的一組是()
A. 援例:援助。
不合偷了錢財:不該。
尺牘:古代指一尺白綾。
不落言筌:不在語言運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跡。
B. 慈父見背:我。
或棹孤舟:此處翻譯為“槳”。
而征一國者:連詞,表承接。
屈賈誼于長沙:意動用法,以……為屈。
C. 死當結草:代指報恩。
各傾陸海云爾:語氣助詞,表示述說完了。
東隅已逝: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彼且奚適也:疑問詞,哪里。
D. 之二蟲又何知:代詞,它們。
其正色邪:其,副詞,表反問,難道。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介詞,把。
復駕言兮焉求:說。
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組是()
A. 10月31日至11月1、2日,湖南氣溫驟降,由32℃左右降至15℃左右,其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甲流仍在肆虐,同學們注意保暖,溫度第一,風度第二,謹防感冒。
B. 用鞋子與腳的關系來喻詩體與詩心的關系,以俗喻雅而收風趣之效。錢老的語言,總是如此的睿智雋永、風趣幽默,讀來時常讓我們忍俊不禁地笑起來。
C. 為了不讓下一代輸在起跑線上,年輕的父母紛紛送孩子去練鋼琴,學圍棋,上英語興趣班,真是費盡心思,無所不為。
D. 書法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風格各異的書法精品,或古樸,或雋秀,或雄渾,或飄逸,將漢字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5.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將于2013年建成的京滬高速鐵路,不僅能使東部地區鐵路運輸結構得到優化,而且有利于鐵路運輸與其他交通方式形成優勢互補。
B. 本期以來我校在狠抓學風的基礎上,先后組織與開展了雅禮杯賽、廣播體操比賽、社團節等多項活動,校運會也將如火如荼地在期中考試以后進行。這充分體現了雅禮的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
C. 11月3日晚,來自衡東縣的李正平遺失了給女兒治病的救命錢兩萬多元。得知此事后,熱心的長沙市民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內捐款五萬余元。通過這次捐款行動,足以說明長沙自有溫情在。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6. 按順序排列下面的句子,與前后文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最恰當的一項是()
大中橋外,頓然空闊,和橋內兩岸排著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異了。一眼望去,
,——這正是秦淮河的夜。
①此地天裸露著的多些,故覺夜來的獨遲些;從清清的水影里,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
②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著藍蔚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
③但是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
④那邊呢,郁叢叢的,陰森森的,又似乎藏著無邊的黑暗
⑤令人幾乎不信那是繁華的秦淮河了
A. ⑤②④①③ B. ②④⑤③① C. ②③④⑤① D. ⑤①②④③
參 考 答 案
1. B(A遙襟甫暢fǔ;C矜夸jīn;D蜂窠kē)
2. D(A“遨翔”應為“翱翔”;B“錙珠必較”應為“錙銖必較”;C“入場卷”應為“入場券”)
3. C(C項只錯了一個:東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A項錯兩個:援例,援指引用。尺牘,代指書信。B項錯三個:棹,作動詞,用棹劃船;而,通“耐”;屈,使動用法,使……受屈。D項全錯:之,這;其,與后一句“其遠而無所至極也”的“其”連用,用在選擇問中,表示“是……還是……”;以,介詞,用;言,語氣助詞,無實義。)
4. D(D項“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該句說的是書法風格各異,充分詳盡地展現了漢字之美,用“淋漓盡致”非常準確。A項屬“望文生義”之誤,“嘆為觀止”是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B項屬“使用重復”之誤,“忍俊不禁”:指一件事情讓人忍不住要發笑。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C項“無所不為”意為沒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壞事都干,貶義詞。用來形容年輕的父母費盡心思地送孩子學鋼琴、圍棋、英語,詞語的感情色彩不對。)
5. A(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類型主要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葉分析法,即從語法角度對句子成分進行分析,找尋病因。B項,多重狀語的語序不當:“如火如荼”這一情態詞應放在時間短語“在期中考試以后”之后,緊挨著所修飾的詞語“進行”。C項,主語殘缺,“足以說明長沙自有溫情在”缺少主語,應將“通過”去掉。D項,“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并列不當,這三個概念的范圍有交叉。)
6. B(文段是對秦淮河夜景的描寫。選句中有“令人幾乎不信”與“終于使我們認識”的變化過程,根據文段最后一句“這正是秦淮河的夜”可知是由“不信”到“認識”,故可排除C;②中的“頗像”與④中的“那邊”“又似乎”是相對應的,與⑤構成因果關系,在此基礎上轉折;①中“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與結尾句語意連貫,且是對③的解釋。)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