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嶺,古樹參天,林中陰森森的,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施耐庵來到一棵大樹前看了看,就順著樹干爬了上去,還坐在樹枝上,機警地觀察著四周。突然,一只梅花鹿“嗖(sōu)”地從他眼前竄過,緊接著,傳來一聲雷鳴般的虎嘯,從林中跳出一只斑斕的猛虎。下面是“餓虎撲食”和“驚鹿逃生”的令人驚心動魄的搏斗場面。施耐庵看得如癡如醉,直到老虎離去多時,他才從樹上溜下來,轉到別處觀虎去了。
原來,施耐庵正在構思《水滸傳》,為了突出打虎英雄的神威形象,他計劃要在作品中多處寫打虎的場面。可他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山中的活虎,對老虎的生活習性和捕食情形,都只憑傳說和想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他也沒有見過獵人打虎的場面,這樣怎么能生動地表現老虎的兇猛和打虎英雄的神威呢?于是,他就來到深山中觀察老虎,并且向許多有經驗的獵人請教,了解他們獵虎以及與虎搏斗時的情況。所以,后來施耐庵在寫到解珍、解寶登州山上獵虎,李逵(kuí)沂嶺殺四虎,武松景陽岡打虎時,都描寫得生動形象,扣人心弦。
博士丁的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施耐庵之所以能把打虎的場面描寫得生動形象、扣人心弦,是因為他不是光憑想象去描寫,而是敢于冒險觀虎,并向獵人請教獵虎以及與虎搏斗時的情況。這是多么嚴肅的寫作態度啊!小朋友,這也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在平時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堅持長期練筆,時間久了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楊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