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學家在草地上給弟子上最后一課,問:“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甲說:“用鏟子鏟。”乙說:“用火燒。”丙說:“灑上石灰。”丁說:“連根拔去。”哲學家說:“都試一下。如果沒有除掉,一年后再來此相會。”一年后,都來了,哲學家未來。但他的弟子看到滿地茂盛的莊稼而無一根雜草,終于悟到了一個真理:欲無雜草,必須種上莊稼。
請根據上面的文字材料,選準角度,自主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學生習作1
見你心田滿芬芳
我們一路披荊斬棘而行,只為去解救那些名為理想信念未來的東西。但若是那路的盡頭只有荒蕪一片或是滿目斷壁殘垣,內心的雜念是否會瘋狂滋長,掩蓋原本堅定的意念,只投下一片濃稠暗影,消抹去我們腦內原本對未來光鮮明艷的念想?
人心的雜念會是一只時刻在蠢蠢欲動的獸,要控制你的思緒消磨你的意氣荒廢你的人生。我們時常慨嘆著它太強大而放任其在心中為非作歹,卻忘了牽制它的鎖鏈原本就牢牢地控制在我們手中——可讓我們醉心的事業,可讓我們所堅守的信念,可讓我們為之奮斗的理想,沒有什么會比它們的力量更強大,沒有什么會比它們更擅長壓制住眼前紛繁閃爍的燈火,耳邊喧囂嘈雜的噪音。它會為你筑起堅不可摧的高墻,讓那些名為雜念的野獸,即便瘋狂撕咬撲喊也不會再迷蒙你的雙眼,擾亂你的內心。
陶淵明所為之醉心的,是那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土地,若不是如此,如何不因為官的榮耀與功名利祿而沉醉?莊子所堅守的,是那種神龜曳尾于涂大鵬扶搖而上青天的自由,若不是如此,他如何遠離于塵世的喧囂與污濁?晉公子重耳所為之奮斗的,是重回國土洗除污名與背叛的理想,若沒有它,他如何拒絕一路上紛繁的誘惑,挺過一路上的荊棘重生、災禍重重?打敗雜念最好的辦法永遠是用理想與信念武裝自我,古往今來多少人在這天地間沉浮漂泊,或許唯有從頭至尾用炯炯雙目注視自己愿望所在且毫不懈怠的那群人,才不會允許自己的肆意散漫,不能容忍自己的心田雜亂無章。
我們本是心志薄弱的群體,稍一抬眸,電視電影游戲動漫統統可以將我們一日的生活左右。我們或許也曾試著將它遺棄將它拔除,卻未曾想到要樹立堅實的理想來壓制住它的張牙舞爪。就如無人付出汗水血淚辛勤勞作過的田野上總會雜草叢生,唯有讓它遍野芬芳才會讓雜草失去生長的力量。
一路披荊斬棘而行,我從未覺得辛勞想要放棄。能支持我的,只有名為理想和信念的東西。于是一切喧嘩繚亂,皆無意義。雖千萬人吾往矣。因為無懈可擊,所以無所畏懼,從而所向披靡。
我唯愿自己更堅定,直到心無雜念遍野滿芬芳。
學生習作2
為心靈除雜草
日落月升,翻過一頁光陰;風起云涌,卷起歲月白雪;花盛草衰,帶走季節的痕跡;叩問我心,何處去尋那心靈的寧靜?
世界那么紛繁復雜,功名利祿縱相交織,有多少人能撥開沉霧,達到無塵的境地?千古才俊,有多少人陷入名利場,守不住寂寞,最后碌碌無為,郁郁終生?
為心靈除雜草,要為它種上莊稼。
古之成大事者,必有遠大之志。為心靈除雜草,首先,我們要種上理想。若沒有遠大的理想,面對紛擾人必定會迷失方向,心靈深處必會雜草叢生。黃伯云——中南大學校長——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在美國完成碩士、博士、博士后學習的留學歸國人員。回國后,他潛心研究,最后研制出飛機剎車片,讓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當人們問起他的成功經驗時,他說是要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理想一直促使著他前進,是愛國的赤子情懷一直支持著他。試想,若沒有這種遠大的理想,黃伯云怎會回到祖國?若沒有遠大的抱負,他如何能不受世俗影響而潛心研究,取得成功?若不是為自己的心靈種上了理想,黃伯云又怎能有一顆寧靜無塵的赤子之心?
為心靈除草,要為它種上知識。知識提升人的文化修養,知識塑造人的心靈。讀史、讀經能讓人心靈平靜,洗去浮華,沉淀寧靜。謀臣策士,家國三寸簧舌里;金戈鐵馬,江山萬里血淚中。老莊之道,清靜無為是非空;菩提之心,靈臺空明塵埃無。讀詩書,獲知識。當你的心被知識籠罩時,雜念便會除去。
為心靈除草,切不要忘記種上美好的道德!人生只有有了美德做支撐,心靈就不會雜草叢生,人生便不會變得蒼白。是奉獻之心,讓劉新紅沖向鐵軌,救下兩名兒童;是責任,讓經大忠高喊:“讓孩子們先走,干部留下!”是大愛,讓劉吉桂為受困旅客在冰雪天從百里之外買回300多元菜。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他們怎能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道德牽引著他們,忘記了功名,忘記了利益,走向心靈的寧靜。
為心靈除雜草,要為它種上遠大之志、知識和道德文化修養。這樣,一個人才能獲得靈魂深處的寧靜。
學生習作3
心靈的田野需要莊稼
當田野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時,欲除雜草,必須種上莊稼,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是否想過,其實人的心靈也是一片田野。
希臘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力大無窮的神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一條坎坷不平的小道上,發現路旁有一個布袋樣的東西很礙腳,便上前踢了它一腳。沒想到那布袋不但沒被踢開,反而膨脹起來。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根碗口粗的大棒朝那布袋狠狠打去,那布袋竟然越脹越大,最終堵住了海格力斯的去路。這時有位智者走到海格力斯身旁說:“忘掉它,忽略它吧,這叫仇恨袋,你不理睬它,它便小如當初;你越是記著它,侵犯它,它便越與你作對,最終擋住你的去路。”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摩擦、誤會,甚至是仇恨。心胸狹窄的人信奉的是有仇不報非君子,他的人生之路最終被心中的仇恨之劍所斬斷;而心胸寬闊的人善于化敵為友,因為他的心中長滿的是寬容的莊稼,而不是仇恨的雜草,他的朋友將越來越多,人生之路也將越來越廣。
心中充滿丑與惡,那么心靈同樣也是荒蕪一片。心靈陷于丑惡,就像是作繭自縛,或是陷于漁網之中,你掙扎愈急,那漁網便越緊。只有在心靈種上善與美的莊稼,才能使邪惡無地可生。
又如寂寞。當一個人寂寞時,不一定就陷入了寂寞的窘迫。陷于寂寞窘迫的人其實也是心靈雜草叢生,即心靈無所寄托的表現,因為寂寞會使空虛的靈魂孤獨。
一個人時,有人心靈是一片雜草,百無聊賴,無所寄托,那是生活貧乏的表現。
一個人時,有人心靈卻依然是一片綠油油的莊稼,生機勃勃。因為他心馳神往,思物念友,眷妻想子;他文思泉涌,佳構待書,筆走龍蛇。他不會覺得寂寞。
原來,只要心靈勃勃生機,茂盛如初,寂寞的雜草便無地可生。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五彩繽紛、光怪陸離、喧囂浮躁的世界,潔凈的心靈被迫慢慢滋長出了丑惡的雜草,難以除去。然而只要種上真善美的莊稼,假惡丑便無地可生。真善美的莊稼越是茁壯繁茂,假惡丑的莊稼便越是孱弱萎縮。只有這樣,心靈才能得到凈化,人生的境界才能得到升華。
只有這樣,平凡的人生才能閃出詩一樣的光芒。
學生習作4
播種心田
江水知道自己的歸宿是海洋,所以一瀉千里、不舍日月;向日葵知道自己要追隨太陽,所以日復一日、翹首相迎;漁夫知道自己要出海捕魚,所以不會耽于酡紅的落日;農民知道自己要收獲莊稼,所以必須除盡雜草……
人生是一塊豐饒的處女地,你若想迎得豐稔的金秋,先種莊稼吧。
有人說,我必須除掉雜草才可以播種。但等到那時,已錯過最佳時機。
蔡元培先生說“抱定宗旨”。如果沒有種上莊稼,你怎么會想要除草呢?
同是混跡官場的詩人,沈佺期汲汲于富貴,為升官而諂附張易之兄弟;為發財而不惜貪污受賄;為爭名而不悅于賽詩失利……他的生命之原本就充滿蠅營狗茍,本就是一幅荒原之景,你若鏟除了雜草,那他的生命就連最后一絲風光都消失了。況且,不用作耕耘的土地,都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算機關算盡,也休想除掉他心中的雜草。
陶靖節是個辛勤的農夫,他在田地里撒下麥種,早就樹立了“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的人生志向,并固守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傲岸。于是他便“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為了自己莊稼的成長與豐收而孜孜不倦,由于他的固守與堅持,弱小的麥苗會逐漸強壯,那植根于高潔情操的根系將會盤根錯節,盤踞整片土地,那承受清廉品格滋潤的葉子將發枝散葉,吸取每一寸陽光,那么那些雜草還有何處容身呢?播下了莊稼,雜草也便消失了。
因為抱定宗旨,所以我們便一條大路走到底。即使一旁的岔道風景迷人、蝶舞蜂飛,但眼中只有前道,一心撲向終點的人怎么會受其誘惑而走上歧途?心田中種滿莊稼的人,只會細心呵護自己的麥苗,至于雜草,總會被擠出去的。
不種莊稼的人,一如沈佺期,縱有生花妙筆,卻不可能除盡雜草;種莊稼的人,一如陶靖節,雖生活窘迫,卻有最干凈豐饒的心田。
現在世界上卻有太多人著眼于雜草而忽略莊稼。難道除盡雜草便會得到豐收?更毋庸談野地上的雜草是除不盡的了。
一個巨貪在落網后坦承:“我是小時候被窮怕了。”你可以對他曉之以理,訴諸海瑞包拯的事跡或教以禮義廉恥的規范;也可以動之以情、聲淚俱下地訴說人民生活之苦、父老期盼之殷。但這些只是在拔雜草,徒勞無功,出身本就貧苦的他怎會不知?但他心田空空如也,“被窮怕了”竟也可以成為他堂而皇之的貪污理由。
如果在他心中播下為國盡職、為民盡智的種子,用奉獻和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的宏偉理想武裝他的頭腦,讓“為人民服務”的莊稼真正在他心中生根、成長,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種下莊稼,自然而然便擠開雜草;抱定宗旨,自然而然就撇開雜念;我們的心田正值春季,你又會往上面播下什么樣的種子呢?我們已經開始在描繪人生的藍圖了,就讓春天的心田煥發出生機與希望吧!只有播種才是豐收的起點!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