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釉面磚的平整度是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的一個工藝參數,直接影響到產品的使用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釉面磚平整度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關鍵詞:釉面磚;平整度;影響因素
1前 言
釉面磚的平整度,通俗地說,是指釉面磚的上凸或下凹的彎曲度數量,以mm表示。從陶質磚平整度的國家標準(表1)可以看出,國家標準所規定的釉面磚產品上凸或下凹的彎曲度范圍很寬,以300mm×600mm規格產品為例,中心和邊彎上凸標準最大為3mm,下凹標準最大1.8mm,最大偏差達4.8mm。如此大偏差的產品,鋪貼后平整度差,既不美觀,還影響使用效果。因此,消費者對釉面磚的平整度一般要求都很高,在實際的生產檢驗中,生產廠家也非常重視產品的平整度,在生產過程及工藝參數方面嚴格控制。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淺析了影響釉面磚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方法。
2釉面磚平整度的影響因素
2.1生坯的影響
2.1.1生坯填充率的影響
生坯填充率是評價一件生坯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一般要求生坯填充率要大一些,這就要求粉料顆粒級配要合理,假顆粒要盡量少,而且粉料在填充時要均勻,否則在燒成過程中,由于磚坯各部分致密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收縮,使素坯產生不規則變形,從而引起釉燒產品的不規則變形。要控制生坯致密度的均勻性,預防素坯的不規則變形,就要求粉料的流動性要好,一般100g粉料的堆積半徑在38mm以上;壓機推料板要定期清潔,防止結塊;布料框的結構和運動狀態要合理,以免布料不均勻。
生坯致密度是否均勻,可通過測定生坯的吸油率來判定。即把生坯分割成幾個等份,烘干、稱量,然后浸泡在煤油中24h后,取出擦干磚坯表面的煤油,稱重,就可算出吸油率大小(計算方法與吸水率相同)。吸油率越小,致密度越高。生產中一般要求分割后的磚坯各部分吸油率之差在±0.6%范圍內。另外,還應控制各部壓機的壓力以及模具的安裝精度,力求每件生坯都有基本一致的致密度。釉面磚的不規則變形隨致密度的變化如圖1所示(以300mm×600mm規格為例)。
2.1.2生坯厚度的偏差
在生坯沖壓過程中,由于模具的磨損、變形以及模具安裝誤差等造成的壓力不均勻,會導致生坯厚度產生偏差,也會引起素坯變形,從而影響產品的平整度。厚度偏差越大,不規則變形就越大,所以在大生產中,要定期檢測生坯的厚度,使其趨于統一;另外,模具材質、安裝精度、模具磨損變形、布料均勻性等原因也會引起磚坯厚度的偏差。
2.1.3生坯的變形度
生坯變形會導致素坯的變形,從而影響產品的平整度,要加以重視。生坯的變形主要是由上、下模具的溫度偏差引起的,上、下模具的溫度偏差會使沖壓時粉料水分蒸發不均勻,如溫度高,水分蒸發多,粉料收縮就大些。因此,在生產前就要調整好上、下模的溫度。
以上所述的幾個生坯影響因素是相互關聯的,如生坯的填充密度不均勻將導致生坯厚度不均,從而導致素坯變形,影響釉面磚的平整度。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綜合考慮,不能單一而論。
2.2 素燒的影響
在坯料相對穩定以及生坯質量好的情況下,燒成溫度高低的偏差,會影響素坯的燒結程度,從而影響產品的平整度。一般可用素坯各部位的吸水率來衡量產品的平整度,各部位的吸水率基本一致,則產品燒后的平整度較好,否則易出現變形。這是因為吸水率代表磚坯的燒結程度,吸水率不同,坯體內游離石英量不同,特別是膨脹系數較大的方石英含量的不同,會使坯體的膨脹系數存在差異,跟釉面結合時就會由于應力不同而引起變形。圖2為產品變形與素坯的吸水率偏差的關系(以300mm×600mm規格為例)。
因此,在生產中可通過控制素坯的吸水率,來控制產品的平整度。此外,還應注意素燒窯輥棒的平直度,以及輥棒表面的平滑情況,如果輥棒彎曲或因長期接觸坯粉而附有粉料熔融物,則會直接引起素坯變形,甚至出現不規則變形,影響產品的平整度。
2.3淋釉重量的影響
即使是同一配方,素坯變形度、吸水率一致的前提下,淋釉重量不同,即釉層厚度的不同也會引起產品平整度的偏差。這是因為坯釉之間存在一定的膨脹系數差,釉層的厚度不同時,坯、釉之間產生的應力也發生變化。所以在生產中要經常檢測淋釉重量,嚴格執行釉線工藝參數,避免釉重不同而引起產品平整度的變化。
3總 結
釉面磚產品的平整度,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生產過程的各個工序中,只有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調整好各方面的工藝參數,嚴格生產過程的工藝操作規程,穩定生產的各個環節,才能生產出表面平整的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