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新、舊輥棒的使用與維護,對于新窯如何選取輥棒、輥棒的消耗預測及更換輥棒的注意事項等也給出了指導意見,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輥棒;使用;管理
1新窯輥棒的選擇
選擇何種型號和規格的輥棒主要依據窯爐的最高燒成溫度、輥棒的負載、輥棒的轉速以及窯爐內寬、生產產品等因素。
走磚的齊整度是新建窯爐驗收的重要指標之一,走磚不齊可造成燒成產品變形,因此,廠家對走磚的齊整度要求比較高。輥棒的直線度、大小頭、彎曲強度是影響走磚齊整度的主要因素。
(1) 直線度
輥棒直線度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走磚及窯爐調節,這就要求輥棒端不能出現急彎,同時在穿入窯爐前需對輥棒進行再挑選,由于窯爐的主動邊傳動系統帶動輥棒運轉,因此應將相對直線度最好的一端穿入套筒。
(2) 大小頭
輥棒的大小頭要控制在±0.7mm以內,而且大的一頭統一涂上顏色作標記,便于把輥棒大、小頭錯開放置,使窯爐兩邊走磚速度趨于一致。
(3) 彎曲強度
若輥棒彎曲強度不足,輥棒在高溫荷重下會產生彎曲變形,造成每排磚的傳送速度兩邊快中間慢,走磚混亂,產品容易變形。
2輥棒消耗及備用
2.1 輥棒消耗
2.1.1 使用過程中的輥棒消耗
(1) 輥棒使用一段時間后,特別是三個月之后,由于受到窯爐腐蝕性氣氛的侵蝕,輥棒表面的材質會發生變化,其強度及性能也將隨之下降,運行過程中或換棒抽出時便會出現斷裂現象。
(2) 若輥棒粘耙或粘釉滴嚴重,輥棒從窯內拉出時,由于棒內層、外層(粘耙或釉滴)材質的差異,熱膨脹系數不同,冷卻時會因收縮力不均勻而斷裂。
(3) 燒成溫度偏高、輥棒轉速過快、輥棒承重過大、窯內氣壓太大等因素也會加速輥棒的損耗。
(4) 孔磚摩擦輥棒或其它突發機械故障,都會對輥棒造成一定的損耗。
因此,不同的使用條件下輥棒的消耗也不相同。正常使用條件下,窯爐每月損耗的輥棒數見表1。
2.1.2 停窯維修時輥棒的消耗
由于輥棒使用時間長,腐蝕嚴重,其強度大幅下降,在停窯維修時輥棒斷裂數量會大幅增加,一般每窯斷棒數量約50~100支;若停窯操作不當,如降溫速度過快,會出現批量斷棒現象,每窯斷棒數量可達到100~500支,有時甚至更多。
2.2 備用輥棒的預測
由于輥棒容易損耗,作為輥棒使用廠家,必須要有一定量的庫存棒作備用。考慮到批量更換輥棒的需要,備用棒的庫存量一般參考該窯中溫1100℃至急冷前1000℃區域的輥棒數量,窯爐長度不同,更換頻率不同,備用棒的數量也不同,各廠可根據各條窯爐高溫區的長度等來預留備用棒。
3新棒的使用
(1) 塞石棉
在離棒端10~15cm處,需在輥棒內孔塞進3~5cm長高溫碎石棉(一般石棉塞入輥棒內位置要求剛好為輥棒在窯墻內為好),以減小窯內熱量通過輥棒向窯外擴散,防止棒頭套或軸承受熱,延長輥棒的使用壽命。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環保意識的提高,石棉產品將會逐步被其它隔熱材料取代,目前發達國家已基本禁止在輥棒內塞石棉,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高溫氧化鋁塞頭或其它隔熱材料生產的塞子,同樣達到保溫隔熱的作用,同時可以重復使用,且對人體無直接傷害。
(2) 套彈簧
在被動一邊的輥棒棒頭套鋼圈彈簧,使彈簧長度的中心點對準相鄰兩個軸承之間的中心點,其目的是防止輥棒直接與軸承接觸而磨損,同時避免因彈簧同軸承接觸不理想而影響走磚及水平調節。
(3) 上棒漿(涂料)
在輥棒表面涂上適當厚度的保護涂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輥棒,使其不受窯內腐蝕性氣體的侵蝕,且在生產中較易清理,從而延長輥棒的使用壽命。
(4) 烘棒
上了涂料的輥棒含有較多的吸附水,待涂料自然風干之后,再將輥棒移至窯邊或窯爐頂充分烘干后備用。
4舊棒的使用
(1) 磨棒
使用一段時間后,輥棒由于粘有坯粉、釉滴等雜質而變得凹凸不平,會導致走磚不齊,磚坯變形。因此要及時更換輥棒,并把輥棒上的粘耙等雜質削或磨掉;使用優良的保護涂料可以較容易地清理輥棒,運用較先進的打磨設備同樣可以使輥棒的清理簡單化。
(2) 由于輥棒在高溫區已使用過一段時間,出現一定的彎曲在所難免,因此打磨后的輥棒需對其直線度進行重新測量,合格的輥棒可以繼續放入窯爐高溫區使用,較彎曲的輥棒則可在緩冷、快冷區域使用。
(3) 上棒漿(涂料),烘棒。
5輥棒的更換
(1) 高溫帶批量換棒時,要先停止進磚,并把窯溫降至800~900℃。換棒過程要注意下列操作問題:
1) 地面不允許有水跡;
2) 拉棒時用高溫棉托接輥棒,不能用鐵勾等導熱系數大的物體直接接觸輥棒的紅色高溫部位;
3) 拉出來的輥棒,以離棒端約15cm處的兩白色低溫部位做支撐點,放在支架上,支架離地面高度要大于15cm;
4) 轉動輥棒冷卻至白色,以防止輥棒彎曲;
5) 剛拉出來的棒,棒和棒之間不允許接觸,要間隔約80mm,防止輥棒接觸受熱不均而彎曲;
6) 不能用風吹的方式強冷輥棒,防止炸裂;
7) 穿棒時,最好兩人一組,一人在窯爐被動邊穿輥棒,另外一人在窯爐主動邊接,使輥棒及時、順暢、均勻地進入套筒,防止輥棒彎曲、斷裂。
(2) 高溫帶少量換棒時,先把備用輥棒穿進預溫帶或冷卻帶預熱10min左右,然后拉出該支輥棒,緊接著穿進高溫帶。
(3) 預溫帶、冷卻帶更換輥棒時,可以把備用輥棒直接穿進窯爐使用。
(4) 停窯換棒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 窯爐熄火降溫時,請繼續開啟排煙風機,保持輥棒正常運轉(可通過調節變頻器適當降低輥棒轉速),并關閉除余熱風機外其它所有風機,保持燒成帶微正壓,以防冷風進入。經過一天冷卻后,可適當加大排煙風機,使窯內溫度逐步平穩降低;當窯內溫度降至500℃以下(窯內輥棒暗紅或黑色)時即可取出輥棒。
2) 以水煤氣或其它氣體為燃料的窯爐在停用燃氣、助燃風降溫時,必須及時關小排煙風機,而余熱風機則視窯爐壓力及冷風漏入情況再決定具體操作,以保證燒成帶不會有冷風漏入(微正壓),保持平穩降溫。
3) 以重油為燃料的窯爐,在停窯降溫時應避免負壓所帶來的直接漏入冷風;同時在全過程調節風機時,應盡量避免窯頭、窯尾原有的抽力平衡發生變化,在降低窯內氣流流速的前提下實現緩慢降溫,由于重油所含腐蝕性氣體及水汽較多,對輥棒的腐蝕相應較嚴重,降溫過程需緩慢均勻,有些企業采取在窯內溫度降至600~650℃時對稱點燃幾支底槍,以防止降溫過急,有效降低了輥棒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