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我的老家每年谷雨過后,野地里、田間的小路上到處生長著翠綠的車轱轆菜。
我對車轱轆菜的喜愛是受母親的影響,對它的了解也是從母親那里獲得的。母親對車轱轆菜情有獨鐘,從我剛記事時起,母親就給我講車轱轆菜的故事,教我吟唱車轱轆菜的童謠。母親說車轱轆菜不但是好吃的野菜,它的籽還是名貴的中藥,叫車前子。疑惑中,我曾問過母親車轱轆菜名字的由來,母親說它的形狀像車轱轆,每個葉片就像車轱轆上的輻條,所以人們就管它叫車轱轆菜。
每年的初夏,當車轱轆菜長大長圓后,母親就會從野地里、鄉間的小路上挖回一大筐,母親把它做成菜湯或做成菜團子,我家的餐桌上便天天飄溢著車轱轆菜的清香。母親經常拍著我的頭說:“孩子你要學會品味車轱轆菜,長大后要做個車轱轆菜一樣的人?!蹦菚r我對母親說的話,似懂非懂,只是不住地點頭,嘴里不停地應允著。
車轱轆菜伴隨我走過童年、少年、進入青年,車轱轆菜已經融入我的血液之中、生命之中。長大后,我帶著對車轱轆菜的美好烙印,開始注意觀察和品味它的生長過程,破解它的奧秘。車轱轆菜根很硬,根須扎得很深,葉片呈橢圓形,富有極強的韌性。它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選擇的生長環境十分怪異,很少生長在松軟的草地上,或是土質肥沃的田野中,而是偏愛田間的小路,走在路上,你會隨時看到一溜溜、一排排的車轱轆菜布滿在車轍處。此情此景我立刻聯想到了家鄉的那首童謠:“車轱轆菜,圓又圓,行走在路上,馬駕轅……”可見,車轱轆菜與鄉村的路有著密不可分的情緣,路是它生命的搖籃。車轱轆菜選擇在堅硬的土質中生長,這是有意識地在自我磨礪,無疑是在向生命挑戰,是自然界中的強者和智者。細心瞧去,車轱轆菜大部分都形體不完美,葉片殘缺不全,有被車輪碾軋過的明顯痕跡。
在對車轱轆菜跟蹤探秘中,便會驚奇地發現,當車轱轆菜被車輪碾軋過、牛馬踏過、豬羊啃過,葉片破裂或折斷后,只需幾天的工夫,破裂的葉片就會自我修復,重新彌合,而那些折斷處也會長出新的葉芽,葉脈透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那些同它一起生長在小路上的野菜和植物,或是爛掉、或是枯萎、或是成泥、或是死去,唯有車轱轆菜挺立在路上,這是多么叫人肅然起敬啊!
原來車轱轆菜的葉脈破損后,根部的漿液會及時地補充到葉脈里,它像一種粘合劑及時把破損處修補彌合,使葉片完好如初。
車轱轆菜很有骨氣,它越是受到重壓,越是迅速生長;越是受到摧殘,越是生機勃發。無論是受到多大的傷害,它都會自我療傷,自我慰藉,堅強地挺過去,悠然自得地活著。車轱轆菜的另一大亮點在秋天,它沐浴著秋風會及時地從葉片中間長出一根直挺挺的長莖,那是產籽的莖,是傳播生命的莖,這根莖即使被碾軋倒下,踐踏中折損,也很快就會挺起身軀,絲毫不會因受到摧殘而影響產籽,影響對新生命的傳播。它歷經滄桑,生生不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車轱轆菜的生命旅程,就是一個閃爍硬骨頭精神的旅程,它讓人看到了永不服輸的高貴氣節。
車轱轆菜讓人們品味到,它的生存本能、它的頑強、它生命的延續,在于它能夠自我療傷、自我修復、自我撫痛、自我慰藉。這是一種抗爭意識的表現,是一種生存競爭的智慧本領,是自我保護的最有效手段。驀然間,我想到了大漠里的胡楊,車轱轆菜和胡楊的生存之道截然相反,胡楊是自我割舍,車轱轆菜是自我修復,一個是主動放棄,一個是積極進取,那么進取不是比放棄更有生存的優勢和價值嗎?
在如今五光十色的社會里,選擇什么樣的生存之道,這個答案很深奧,最好的答案就是選擇車轱轆菜的生存之道。它是一面鏡子,經常自我照一照,那將會受益匪淺。對此,我感觸頗深,我十幾歲失去父親,母親殘疾,孤兒寡母艱難地生活著。從上學、當兵、參加工作到走出農村,當上領導干部,每一步的成功,都得益于母親的教誨,得益于車轱轆菜的生存之道。
回眸我個人成長的歷程,自己不是個強者,也不是個智者,但卻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經常用車轱轆菜的生存之道點撥自己,并且始終不渝地踐行到今天。
(編輯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