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貧富差距”居今年“兩會熱詞”調查結果的第三位。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縮小貧富差距已經成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不過,貧富差距是所有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問題,即便對于現在的發達國家來說,這個問題也依然存在,在有些國家還出現了加劇之勢。加強社會保障、完善福利體制幾乎成了各個國家解決此問題的不二選擇。
澳大利亞:
鼓勵窮人自力更生
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比起來,澳大利亞的總體生活水平還是相當高的,貧富差距也不大。即使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來說,他們在經歷過非常困苦的融入主流社會過程后,生活質量也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澳大利亞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因為窮人消耗了政府大部分的社會福利資源,所以政府一直鼓勵窮人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而不是依賴政府的補助度日。
澳大利亞的社會保障、醫療服務都是相對比較完善的。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澳大利亞就實施了全民醫保計劃,每一位澳大利亞公民以及永久居民,特別是那些經濟有困難的人都獲益匪淺。在社會福利方面,對那些老弱病殘的弱勢群體,國家有專門的補助,以保證他們一定的生活水準。但與此同時,國家對弱勢群體也有專門的監督,以防止他們冒領或者濫用國家補助。
法國:再窮也有醫療保障
近幾年,法國的貧富差距狀況有逐漸擴大的趨勢,但是總體來說,法國是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掙得多的人多交稅,掙得少的人少繳稅。掙得少的人因為享有很好的福利,所以生活也不會太差。
法國的社會保障比起許多國家來都要好很多。例如政府有一項全民醫療保障制度,就算是最窮的人,即使他們交不起醫療保險的費用,也仍然可以享受醫療補助等相關福利。
目前,法國政府也在努力縮小貧富差距,比如調整和完善現有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以及針對最貧窮的階層的住房政策。但是貧富差距的問題從現實來看短期內很難解決。
英國:政府一直毫無建樹
貧富差距現象在英國有些地方很嚴重,尤其是在貧民窟區域,人們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不去設法改變自己的生活。40歲的皮爾格里姆對政府在縮小貧富差距方面的努力感到失望:“上層的人總是會得到最好的工作、獲得大量的財富。之前的政府在縮小貧富差距方面毫無建樹,現在的政府還是如此,將來的政府肯定也不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這種現象都持續幾個世紀了,人們似乎也都習以為常了,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不少英國人認為,雖然政府可以對富人征收更多的稅,但是那點稅款對富人來說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貧富差距依然如故。
不過,完善的福利體制讓英國低收入者找到了安慰,“好像沒有哪個國家能像我們這樣有免費醫療,而且,在英國找工作也不是很難。”皮爾格里姆說。
新加坡:扶貧還得“限富”
現在,新加坡貧富現象也出現一種惡化的趨勢,雖然還不到要爆炸的階段,但是已經比較突出了。金融危機更拉大了貧富差距。政府雖然也在努力縮小差距,但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政府的措施主要體現在扶貧方面,如加大對窮人的救助力度,對富人群體則沒有什么限制措施。
醫療是新加坡目前面臨的挑戰。雖然政府有補貼,但是看病對一部分人仍然是負擔。而且醫療費越來越高,越來越讓人覺得看病貴。
新加坡是不存在養老金一說的。以前的政府公務員有退休金,現在慢慢被公積金制度代替了。一般人退休后的生活費用是他們在年輕時政府強制存入的公積金。
(龔寶良薦自2010年2月23日《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