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回家后,日本東京的五年級生小泉千佳收到了一條短信:“你于6月13日上午8∶15分與8∶47分之間乘坐西武池袋線鐵道,在第4號車廂左后側與一名X病毒攜帶者之間保持了1.4米~2.0米的距離超過30分鐘,但沒有身體接觸。傳染的概率是0.2%。你今天沒有成為感染者。”
這樣的場景出現在一次用手機跟蹤傳染病的實驗中。這是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軟銀和日本政府合作計劃的實驗,實驗中并沒有人真的被傳染,而是選擇1000名小學生志愿者,發給他們每人一臺帶有GPS功能的iphone手機,并讓他們正常地進行日常生活。手機中的GPS能實時記錄這些學生每天上學、放學、玩耍和出行的軌跡信息,判斷他們每天會接觸到哪些對象。實驗者在這些學生中間隨機選取了一些人作為假想的“病人”,通過他們跟蹤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的過程,計算出傳播的速度,發現哪些人可能會被傳染。這是使用手機進行疾病控制的初步嘗試。
普通人希望知道,在什么地方最不容易被傳染;而傳染病學家最希望能確切知道,茫茫人海中病菌感染者都在哪兒,做什么。這在以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是當手機與GPS系統結合起來之后,他們擁有了在人群中注視傳染病的“天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用手機從人海中找出傳染病患者。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明的Cellscope(手機顯微鏡),是一種尋找傳染病的工具,它看上去像一個鏡頭。把它卡在手機的攝像頭上,就成為一個便攜式顯微鏡,它的另一端可以檢查血液或痰液樣本。只需要經過基本的培訓,一個業余的醫務志愿者就能從中找出結核桿菌、瘧原蟲或者非洲錐蟲(昏睡病)等病原體。
在非洲,最可怕的疾病是蚊子傳播的瘧疾、非洲錐蟲病、幾內亞蠕蟲病等等。這些病并非治不好的絕癥,但是眾所周知,醫療設備的匱乏讓傳染病快速擴散,病人的病情也會迅速惡化,每年都有數萬人因此致死或喪失行動能力。但研究人員發現,非洲很多地區的手機網絡已經相當發達,于是他們想到了用它來彌補先進的醫學成像系統和電腦化醫療設備的匱乏。
借助Cellscope裝置,志愿醫療人員可以做現場的檢驗?!坝捎谥挥心阋业臇|西才會發光,所以,你不需要具備復雜的專業知識?!毖芯咳藛T布雷斯勞爾解釋說。只需要在血樣中添加熒光分子標示劑,它們就會附著在特定的病原體上;再用廉價的商業二極管作為光源,替代笨重昂貴的實驗室充氣燈照亮顯微鏡,那些附著了指示劑的病原體就會發出特定的熒光;再配合廉價的光學濾波器,這些熒光的圖像就可以被分離出來。這個設備的分辨能力達到一微米,足夠我們輕易識別很多病菌的樣本。更換不同的標示劑,還可以做不同的診斷測試。
如果有合適的程序輔助,電腦甚至手機本身都可能完成分析和確定疾病的工作。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可以在手提電腦上用軟件對Cellscope所拍圖片進行處理,對圖像上顯示的病原體進行計數了。如果無法自己診斷,醫療人員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拍攝到的圖像發回中心實驗室,由他們協助診斷病情,“樣本檢驗可以馬上進行,這時病人還沒有離開醫療人員身邊,而傳統檢驗通常要等幾天或幾個星期”。
(摘自《知識窗》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