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一次7.1級強震,再一次撕裂中華民族剛剛開始愈合、源自汶川大地震的深創(chuàng)巨痛。
這一次,是青海的玉樹,那是格薩爾王的故鄉(xiāng),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
一個偉大的民族,再一次陷入悲痛之中。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于第一時間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隨即,胡總書記、溫總理又先后親臨災區(qū),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災后不到一小時,民政部啟動四級應急預案,救災司趕赴青海;兩個多小時后,玉樹成立震后應急指揮部;民政部、發(fā)改委、地震局、中國紅十字會等緊急行動起來……救人救人救人,一切圍繞著救援第一要務展開!
從北京到邊陲,從國內到海外,人們把一腔愛心灑向玉樹,守望玉樹,十三億份關愛集結馳援,生動地演繹著心手相連、生死相依的動人樂章。
4月14日7時多,待產的玉樹縣26歲藏族婦女仁欽卓瑪正躺在自家床上,突然一陣天旋地轉,便失去了知覺。10時左右,等家人把她從廢墟中扒出來,她才知道,強烈地震不僅摧毀了她家的土屋,砸傷了她的頭部,還奪走了她和丈夫的四位親人,幸運的是肚子里的小家伙還在動。
15日凌晨5時40分,卓瑪被家人送到了第一支抵達震區(qū)的解放軍第四醫(yī)院高原醫(yī)療隊帳篷里,一場搶救生命的接力賽開始了。
醫(yī)療隊員緊急為卓瑪檢查,地震造成的巨大驚嚇和失去親人的打擊,使卓瑪變得焦躁、恐懼,肚子也越來越疼。到了15日深夜11時,卓瑪?shù)牟∏樽兊梦<逼饋?,嬰兒隨時可能會降生。玉樹與西寧遠隔800多公里,沿途山大溝深,道路復雜,陸路運送難以保障孕婦生命安全,而空中運送,玉樹機場夜里又無法起降航班。怎么辦?醫(yī)療隊隊長、第四醫(yī)院政委郭占武立即電令院婦產科主任何敏,帶必要的醫(yī)療設備乘次日最早的航班趕到災區(qū)。然而,災難突襲,西寧飛往玉樹的航班也變得緊張異常,直到上午11時,載著何敏的航班才穿云破霧急飛災區(qū)。
此時,孕婦的情況已越來越糟,不僅出現(xiàn)難產癥狀,而且地震撞擊帶來的腦部損傷導致她癲癇癥狀接連發(fā)作。再這樣下去,不僅腹中胎兒生命難保,孕婦自身也極度危險。
這時,運載大批傷員的民航專機已經(jīng)起飛,只有一架空軍運輸機即將降落玉樹機場,但天色已晚,呼嘯的寒風卷起的風沙大大降低了能見度,惡劣氣候加上復雜高海拔地形,對飛行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空軍運輸機還會不會連夜起飛不得而知。怎么辦?孕婦的家人急,醫(yī)療隊員們更急。正在災區(qū)指揮抗災搶險的蘭州軍區(qū)政委李長才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指示,讓空軍運輸機連夜運送傷員。
一條搶救孕婦生命的空中綠色通道隨即架起。
這邊戰(zhàn)鷹尚未起飛,第四醫(yī)院接運仁欽卓瑪、實施剖腹產手術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jīng)到位。16日21時,載著仁欽卓瑪?shù)目哲娺\輸機在西寧曹家堡機場一降落,醫(yī)護人員迅速將病人轉運至救護車上,向醫(yī)院急馳。
經(jīng)過剖腹產手術,17日凌晨,一個6.6斤的男嬰順利降生,仁欽卓瑪幸福地哭了,在場的醫(yī)護人員也高興地哭了。歷經(jīng)48小時,一場搶救災區(qū)藏族孕婦的接力賽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摘自《西部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