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兇“鱷”上餐桌鱷魚被稱為“爬蟲類之王”,性情兇猛殘忍。在廣東茂名的首屆現代農業博覽會上,鱷魚卻成了人們的盤中餐。這種鱷魚叫暹羅鱷,它體長3~4米,尾部有黑色條紋。暹羅鱷也叫泰國鱷,是從泰國引進的。暹羅鱷魚的皮革在國際市場上有很高的聲譽,皮張越大價值越高。用于食用的商品鱷一般是30公斤左右,體長在1米左右,這樣既有利于捕撈和運輸,肉質也相對較嫩。宰殺后的商品鱷被分割成了頭、尾、心、肝、肺、膽、肉等十幾個部分。據歷史記載,在商朝時期,鱷魚肉已成為王公貴族的桌上珍品。現代研究證明鱷魚肉的維生素、鈣、鐵、鋅含量都高于畜禽肉,而膽固醇的含量卻低得多。暹羅鱷適合在南方養殖,目前它的人工規模養殖才剛剛開始。暹羅鱷屬于特種養殖動物,馴養它必須具備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只有養殖鱷魚的仔二代才能上市出售。(聯系電話:0668-6848869)
1月18日
搶手的道口燒雞道口燒雞是河南特產。據了解,道口鎮大大小小的燒雞店有幾十家,幾乎家家都是一派熱銷的景象。用于加工道口燒雞的是當地飼養的柴雞,它的生長期大概在1年左右。為了有更充足的貨源,當地還用柴雞和正陽黃雞進行雜交繁育,培育出道口燒雞專用雞,這種雞既保證了柴雞的基本特征,又適宜大規模飼養。道口燒雞形似元寶,有吉祥如意、財運亨通的寓意,加上酥香軟爛、咸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使它賺足了人氣。道口燒雞有柴雞和道口專用雞兩種類型供消費者挑選,還加工成真空包裝推向市場,目前在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都可以品嘗到道口燒雞。(聯系電話:0372-8632888,8639999)
1月19日
寧波紅膏咸熗蟹紅膏咸熗蟹是寧波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的美味。說起螃蟹,各地出產的螃蟹種類不同,吃法也不一樣,而寧波人獨愛紅膏咸熗蟹。吃生的螃蟹,很多消費者都會覺得新鮮,這到底是怎樣的吃法呢?東海梭子蟹是紅膏咸熗蟹的首選材料,從冬至到正月期間也是這種螃蟹體肥膏紅的時候,制作熗蟹通常選用不小于300克的紅膏老蟹。為了延長螃蟹的保存時間,早在200多年前,寧波人就用飽和鹽水熗起了螃蟹。現在這種工藝有了改進,梭子蟹特有的紅膏再用特殊的湯料泡制2個小時后,熗蟹的味道更加鮮美,保質期也從7天時間延長到3個月以上。特殊的工藝提升了紅膏咸熗蟹的品質和口感,味道也迎合了更多的消費者,熗蟹成了熱門年貨,附加值提升了20%。熗蟹鮮嫩滑爽,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沒有腥味。如今一只只美味的紅膏咸熗蟹經過冷凍后,不僅有利于保存和運輸,還配上了真空包裝和精裝禮盒,成了許多消費者節慶的首選禮品。(聯系電話:0574-63880888,400-660-3488)
1月20日
沒有刺的魚肉無刺魚肉是山東省威海市的特色農產品,它是經過加工后的魚肉產品,包括鲅魚、鮐魚、紅魚等十多個品種。無刺魚肉縮短了烹調時間,讓吃魚變得方便,味道也更鮮美。無刺魚肉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不過,去除魚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成熟的加工技術外,還需要上乘的原料。無刺魚肉的原料主要來自深海捕撈的深海冷水魚,規格在500克以上。這樣的魚生長期比較長,味道比較鮮美。如今,山東省威海市的無刺魚肉已開始躋身年貨市場,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聯系電話:0631-5332939)
1月21日
探密燕窩在東南亞一帶有一種金絲燕,它們在產卵前會吐出一層層的黏液來涂在墻壁上,干了一層再吐一層,這就形成了燕窩。紅色的燕窩也被稱為血燕,它的礦物質含量要高于白色燕窩。據《本草綱目》記載:燕窩“大養肺陰,化痰止咳,補而能清,為調理虛勞之圣藥。”而現代醫學經研究發現,燕窩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對人體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經常食用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人體機能、延緩衰老。現在,隨著燕窩產量的增加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消費燕窩。(聯系電話:0755-88263663)
1月22日
鮑魚鮑魚被稱作是餐桌上的軟黃金,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上個世紀70年代,鮑魚的人工養殖在我國取得成功,從此以后,鮑魚逐漸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鮑魚不僅怕熱,而且還怕冷。當水溫不合適時,鮑魚就不進食了,而不進食就會消耗體內營養,影響品質。正因為如此,東北鮑魚大都在夏天上市,而福建的鮑魚大都在暑期來臨之前銷售。由于福建海域的水溫除暑天以外都比較適合鮑魚生長,所以當地采用多次避暑的方法,讓鮑魚度過夏天后在春節或者下一個暑期之前銷售。多次度夏的鮑魚個頭更大,而且價格更好。新鮮的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球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滋陰補養的功效,而且補而不燥。正因為如此,鮑魚才一直被奉為海產八珍之冠。(聯系電話:13706079866)
賣價高的鱘魚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一種魚類。西伯利亞鱘魚是鱘魚的一種,近年來開始人工繁育,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認識。市場上品種相同的西伯利亞鱘,因為顏色不一樣,價格相差較大。原來,顏色不同的鱘魚主要是由養殖方式不同所形成的。鱘魚的體色深淺受生長水體的影響很大,養殖方式不同直接會反映在皮表的顏色上,顏色發灰的鱘魚是在靜水或半靜水中養殖的,而顏色發黑的是在活水中養殖的。用天然泉水養殖鱘魚,對其生長特別有利,養殖的密度相比普通的溫棚養殖可以高出1倍左右。質量好、賣價高、耐運輸等優點使西伯利亞鱘魚不僅成為市場上的俏銷水產品,也成為農家樂等特色餐飲店的招牌菜肴。(聯系電話:13051244018)
1月25日
反季節的哈密瓜樂東縣是海南哈密瓜的主栽地之一。在樂東,種植戶采用大棚式立體種植的方式來栽培哈密瓜。由于大棚立體栽培采取了保護措施,產量相對比較高,平均每667平方米(1畝)地一季可以產哈密瓜3000公斤左右,最高可以達4500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產量比露天種植要提高2000公斤左右。規范化的栽培造就了海南哈密瓜的良好品質,它口感香甜,皮比較厚,便于保存和長途運輸,贏得了消費者和經銷商的青睞。另外,海南哈密瓜的上市時間有意避開了新疆哈密瓜的上市時間。在樂東縣,農戶們1年種兩季哈密瓜,其中春季哈密瓜集中上市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至4月,冬季哈密瓜集中上市的時間是12月至次年的1月,這兩季瓜上市的時間不僅是新疆哈密瓜鮮果缺乏的季節,也是北方瓜果鮮果上市的淡季,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聯系電話:0898-85701811,13876455558)
俏銷的海參我國出產海參的地方有大連、山東等地,海參的品種有梅花參、烏參、刺參等,其中以大連出產的刺參最為有名。海參的捕撈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和10月中旬,在冬季,大連市場的海參主要以干品和即食海參為主。除散裝的海參之外,也有價格上萬的高檔產品和專門針對春節市場的盒裝禮品。2002年,農業部將大連蛋坨周圍333.33公頃海域定位為刺參原種核心保護區,這一區域不許外來海參品種進入,更不許人為影響海刺參的生長環境,以保證資源量和種群品質。每年10月,工作人員都會在蛋坨島打撈一定數量的海刺參,在原種場的車間孵化槽內繁育后代。第二年5月份,技術人員把長到5厘米左右的小海參苗進行底播增殖,再經過4年左右的時間供應上市,這種海參十分暢銷。(聯系電話:0411-87850226)
1月26日
送上門的雪蛤雪蛤是生長于中國東北長白山林區的一種珍貴蛙種,叫做林蛙。之所以把東北林蛙叫做雪蛤,是因為每年它出河產卵的時候冰雪還沒有消融,所以就管它叫雪蛤。餐桌上常見的雪蛤其實是林蛙身上的油,也就是雪蛤油。雪蛤油不同于其他動物的油,它實際上是母蛙培育幼蛙的一個器官,相當于哺乳動物的胎盤組織。由于林蛙油的藥用和滋補功能,使得現在的林蛙油價格居高不下。林蛙油具有同化激素作用,可促進人體內的蛋白質合成,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人體對外來病菌的抵抗能力。《本草綱目》記載:林蛙油具有“解虛勞發熱,利水消腫、補虛損。尤益產婦。”林蛙油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如今,雪蛤的銷售不僅僅限于單一的雪蛤干品,雪蛤宴、雪蛤甜品都成為雪蛤消費的一種新形式。(聯系電話:13801367105)
能彈起來的魚丸我國很多地方比如湖北、浙江等地都有魚丸,但都不如產自福建福州的魚丸筋道。原來,魚肉中有鹽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具有凝膠形成能力的是鹽溶性蛋白。海水魚的肉中鹽溶性蛋白的含量比較高,而福建魚丸都是用海水魚制作的。魚丸是福建福州人的傳統美食,甚至還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魚肉經過高速斬拌,魚漿里的鹽溶性蛋白形成球狀溶膠,通過水煮,水和淀粉再充填進去,就形成穩定的網狀結構,這樣吃的時候就有很脆的口感。福州魚丸選料精細,制作考究,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逐漸進入全國各地市場。(聯系電話:400-600-3397,0591-83268000)
1月27日
火在年節的新民血腸在東北做血腸的地方很多,但是遼寧省新民市的血腸卻尤為出名,過去當地家家戶戶都要做血腸,這種傳統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現在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傳統血腸之外,新民當地還開發出了蕎面血腸和糯米血腸等新品種。血腸本身有排毒、補血補鐵的功效,可謂是老少皆宜。為了保障市場的需求,新民市通過當地的肉聯廠統一配方,統一加工,同時延續了傳統的手工工藝。雖然產量和規模并不大,但是在節慶時的熱銷,也給當地人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聯系電話:024-24865589)
1月28日
受人青睞的東山羊東山羊因原產于海南萬寧市境內的東山嶺而得名。東山嶺常年水草豐盛,叢林茂密,被譽為“海南第一山”。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東山羊肉肥味美,有溫中暖下、益氣補虛之功能。早在宋代,東山羊就被列為皇室貢品。東山羊除了繁殖率比較高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性成熟早,3~6月齡即性成熟。東山羊的野性比較大,天生就喜歡攀爬陡峭的山嶺,養殖戶們就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定時讓東山羊在東山嶺上限定的區域內自由活動,通過這種方式養殖的東山羊肉質自然非常好。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地的酒店也開始嘗試用東山羊烹制出新的菜肴,以適應全國各地不同游客的需求。(聯系電話:0898-62273456)
(查詢以上節目信息可撥打本刊電話:0791-6632953或撥打中央電視臺七套《每日農經》欄目電話:010-8210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