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選自徐善瑤老師編著的《象棋棋例與待判局面的裁決》。值得提出的是,本例紅方巧妙地利用規則對兵(卒)的特殊規定。堅持形成待判局面,逼對方變著,從而必掠一象或一馬,為勝局奠定基礎。
紅方炮一進六,造成中兵借炮之力捉象,初涉棋例領域的人會貿然把炮一進六裁決為捉。然而棋規賦予了兵(卒)特殊權力,“兵(卒)本身捉吃對方棋子(不含將、殺),按閑處理。”因此,應當把炮一進六裁決為閑。續著炮一退六捉馬,當然是捉。
本例紅方一閑一捉是允許著法,黑方退車、進車長捉紅炮為禁止著法,應由黑方變著,不變作負。
圖2,這又是一個兵借外力捉子的待判局面。兵(卒)本身捉吃對方的棋子,按閑處理。但若借其它子力捉吃對方的棋子,是否都像前圖一樣,按閑處理呢?這對多數棋手與裁判又是一個肓點。筆者在前幾年也一直認為兵借外力捉吃對方的棋子,一律按閑處理。直至2007年去中國棋院參加國家級裁判員再培訓進修班時,才知道兵借外力利用照將吃子應判捉。
紅方炮六進一,走子前無捉,走子后可以從下一著起兵五平六照將,黑方必然士5進4。此時盤面上同時呈現紅兵捉炮,捉士,紅炮捉士。裁決炮六進一的走棋性質,只用紅炮白吃士一條證據,就足以將其裁決為捉。
本著學懂弄透的精神,我們再來研討一下紅兵捉炮與捉士的性質。通過觀察看出,這正是兵借炮力利用照將吃子,依此也能裁決炮六進一走棋性質是捉。同理,續著紅方炮六退一,能夠利用照將抽吃黑炮也是捉。
黑馬步步捉紅無根炮為長捉。
本例雙方均為長捉,均屬禁止著法,雙方不變判和。
圖3,是一個借兵之力捉子的待判局面。兵借外力,時而判閑,時而判捉。反過來其它子若借兵之力造成捉吃對方棋子,又該怎樣裁決呢?
紅方炮五平二,冷眼一瞧似乎是在避捉,細一推敲就能識破其廬山真面目。從下一著起炮二進六,象7進9(如士5退6,車六進三得馬),炮二平六借兵之力白吃黑士。
其它子力借兵(卒)之力捉吃對方棋子,應當按捉裁決。故炮五平二是捉。黑方車5平8攔炮,是攔兼捉,按捉裁處。紅方炮二平五,造成紅車捉黑士角馬,為捉。黑方車8平5又是捉。本例雙方均為長捉,雙方不變判和。
象棋競賽規則中的棋例,因其過于繁復深邃,每個人對其又有各自不同的盲點。揭示棋例肓點拙文,因筆者水平所限,無法一一揭示,至此只能以偏蓋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