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高校考試制度存在的問題
1 對考試功能的認識存在偏差,缺乏創新改革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考試具有檢驗和引導兩大功能,檢驗是考試的基本功能,即通過考試來檢驗教學效果;考試內容、考試方式方法對教和學都會產生巨大的引導作用。目前的問題是:考試側重于知識檢驗,而忽視能力檢驗或缺乏有效的檢驗方法;重視考試的檢驗功能,而對考試的引導功能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從而導致教師往往只重視成績分布,而不能真正了解和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則忙于應付考試,閉卷考試臨時抱佛腳,開卷考試重視不夠,沒有達到通過考試提高能力和素質的目的。
2 考試形式單一,影響教與學的積極性。目前各高校主要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開卷考試少;多為筆試,而口試、項目設計、論文和其他方式則很少大規模應用;普遍存在“一考定結果”的情況,即一學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試,而教學過程中的階段性考試很少,教師不能通過考試反饋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同時,“一考定結果”也使一些學生不重視日常積累,臨時抱佛腳,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考試內容局限性大,考試題型不夠合理。當前的考試內容基本局限于教材,考前教師劃范圍、定重點。考試題型多為填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等,這種題型的標準答案往往是惟一的,即使有論述題,其內容上仍然是要求對課本知識的重點總結,不需要學生發表個人見解。這樣的考試實際考的是學生的記憶力,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削弱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減少了學生探索、想象的空間。
4 考試管理和方式缺乏人性化,不利于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各個高校每到考試都如臨大敵,不遺余力地進行考風考紀教育,制定嚴厲的處分方式以遏制作弊行為,全體教師出動進行監考,與學生形成“貓捉老鼠”的緊張關系,從而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恐懼和抵觸心理,不利于校園文化建設,也不利于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
二、高校考試制度改革建議
傳統教育理念下的考試是以“知識”為本,要求學生掌握教師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而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下的考試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考試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素質,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同時,掌握思維方法,并具備脫離教師后的自學能力,而不是培養“書呆子”。
1 考試方式多樣化。考試方式應根據不同專業和課程特點,選擇筆試、口試、自主測驗、網絡考試,以及撰寫論文、調研報告、社會實踐報告和項目設計、制圖或模型、圖片演示等不同的方式,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形成。例如,口試能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網絡考試這種無紙化考試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能力。但網絡考試必須要建設智能化題庫,可實現讓學生自己上機操作組卷的目標,要研發試卷自動生成系統和試卷自動評價系統。另外,成果性考試例如撰寫論文、調研報告、社會實踐報告和項目設計等,更能檢驗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2 重視階段性考察。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性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教學改革和內容調整。增加階段性考試的次數,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問題。因此,在考試制度的改革中,應適當擴大平時成績所占比例,按照“加強平時,監測期中,淡化期末”的原則進行考試安排。平時與期末考試比例視課程的差別而確定,期末考試一般占50%左右為宜。
3 考試內容要有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考試內容選取上,主要依靠教材,但不應局限于教材。教師的日常教學要關注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及發展動態,可以將個人的科研成果和學習心得帶到課堂中與學生分享。通過推薦書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大家充分利用大學圖書館資源,不斷充實自己。考試內容要體現專業知識的重點,但不應當是課本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應當體現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察,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余地。甚至可以在專業考察的基礎上增添非智力因素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教書育人的雙重要求。
4 試題類型多樣化。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模式下,要求學生不是對知識的機械記憶,而是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和創新。因此,試題類型應選擇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試題,在安排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時,應將重點放在主觀題上,多出一些綜合性的分析思考題、實際應用題等。同時,要提高試題的質量,適當增加難度,使考試結果能真正反映不同學生的能力差異。
5 輔以柔性評分標準和適當的評價體系。(1)使用柔性評分標準。柔性評分標準即不設標準答案,教師評卷不是單純采用傳統的“采點給分”,而應當與“采意給分”相結合,對有創新價值的答案應當加分鼓勵,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2)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建議采取“平時成績+階段測試+期末考試”的方式,其中,平時成績可由出勤情況、課堂紀律、回答問題的表現等部分組成;階段性的測試,則由教師根據教學進度,針對重要知識點隨時進行,可采用隨堂測驗、課后作業、專題論文、項目設計等多種方式開展。
考試制度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思想理念上的突破。在改革過程中,我們應當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探索考試制度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目標的結合途徑,設計多樣性的考試方法,合理安排考試內容,使考試制度實現“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推動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創新人才培養,這是我們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