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河南鄭州市圃田鄉鄉政府大院內發生民工討薪被包工頭殺死案件。這個事情是因包工頭克扣民工工資引發的,那兩個民工去找包工頭要錢,包工頭說自己沒錢,三人就發生了口角。口角中,包工頭不知從哪里拿的刀,將他倆殺害。目前,包工頭已被刑拘。(據2月4日《東方今報》)
現在,真的很怕看到農民工的新聞,因為在潛意識里,在習慣性反應中,一看到農民工3個字,最先想到的就是“討薪”,繼而便是跳樓秀、跳橋秀、開胸驗肺、斷指表清白、違法討薪等一系列詞眼。在年關將至之時,本應該皆大歡喜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在有關農民工的新聞中,甚至在他們的人生字典里,不知道還有沒有喜慶的詞匯?
看到“河南2名討薪民工在政府大院內被包工頭刺死”的新聞,我還是點開了,盡管我害怕有一天我會對這些事情習以為常,對其漠不關心,甚至認為其自在情理之中,那是一種千萬次習慣的錘煉強制性注入我心中的一個現實概念,而這概念,又不僅僅是灌注到我一個人的腦海中,我能想像到那可怕之處。可我,依然想在我還沒有麻木之前,還不至于淪為看客之時,發出一點自己的呼聲:救救農民工!
農民工討薪如此艱辛,像情節起伏的小說,更像跌宕起伏的洶涌波濤??催^一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筆者想,如果農民工是鑄就鋼鐵的原材料的話,那么其討薪路途足以讓其煉就成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鋼鐵。老板錯了,他們不給工錢,他們恃強凌弱,他們應該挨罵,但同時,更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需知,我國勞動法就明確規定,出工獲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連最基本的都不能保障,作為農民工,他們還敢有所奢求么?
可是,如果僅僅看到老板的不是,那也未免有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深層次的還在于體制的問題,在于執行力的問題。為什么老板敢于不付給農民工錢,甚至如此新聞中所說,在政府大院殺人,這簡直是無法無天,不懲治不行。同樣,我們也不能排除的確有沒有錢的老板,也有假冒偽劣的老板,那么我們的保障制度應該跟進,這錢當然只能由政府暫付,最終還要當事人自己出,同時又能給農民工過上一個好年,何樂而不為呢?
我期望,新年新氣象,希望農民工討薪今后不再上新聞,因為一上新聞,就兇多吉少了。當然,這絕不是期望老板買通媒體上演真實版“封口費”事件,而是每一個農民工都能夠通過合法的正當的途徑獲得自己的勞動報酬,過上平常卻穩定的生活,就沒有上新聞的必要了,那才是農民工之福啊!公眾等待著,企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