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良,男,現年37歲,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副教授,陜西省報刊審讀員(兼職),現為《武警后勤》雜志副主編、副主任。1997年參加陜西省報刊審讀工作以來,該同志始終熱愛審讀工作,注意在審讀實踐和理論研討中學習提高,逐步成長為社科期刊審讀骨干。自2001年起,負責陜西省社科期刊審讀組工作,圓滿完成了以日常審讀、重點期刊跟蹤審讀、專題審讀為中心的各項審讀工作,撰寫的審讀報告均被省新聞出版局轉發,審讀工作能力和成績得到陜西省審讀主管部門和報刊社的充分認可,被稱為審讀中心“年輕的資深審讀員”。
一是加強學習,始終保持正確的審讀導向。根據省審讀中心的要求,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新聞出版法規制度和新聞傳播理論知識的學習,把報刊審讀制度規定、媒介批評理論研討作為學習的重點,在加強專業理論修養的同時,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導向意識、陣地意識,確保了報刊審讀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導向,發揮應有的作用。2002年起參加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獲得碩士學位,有效提高了新聞學專業素質。
二是勤奮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審讀工作任務。克服審讀與本職工作在時間、精力上的矛盾,作為社科期刊審讀骨干,平均每年承擔9種重點社科期刊的日常審讀工作,每次均按時按照要求提交不少2000字的審讀報告;匯總編寫社科期刊審讀期刊綜述42期12萬余字,均被審讀中心主辦的《審讀工作通訊》刊用;先后17次參加并組織重點社科期刊審讀,撰寫的審讀報告均被上級部門轉發;撰寫報刊審讀及媒介批評研究方面的論文35篇刊發于《報刊之友》《今傳媒》《中國新聞出版報》等,有兩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索引;發揮社科期刊審讀組負責人的作用,協助審讀中心做好審讀員隊伍建設和報刊審讀工作規劃,協調各位審讀員按時限高質量完成各項審讀任務。
三是發揮作用,審讀工作成效顯著。按照審讀工作的要求,既重視總結經驗、肯定成績,又注重發現和指出存在的各種問題,為報刊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發揮審讀工作的應有作用。2001年8月在日常審讀中發現《城市博覽》雜志存在刊登與該刊的辦刊宗旨和宣傳分工不相符的文章及部分文章存在嚴重導向問題,及時撰寫上報專題審讀報告,潘連生副省長審閱后專門批示要求嚴肅查處,一個星期后省政府辦公廳下發催辦單要求反饋處理情況。這些年來,就《法治與社會》《新聞知識》《大眾文摘》《延安文學》《報刊薈萃》等刊物存在的問題寫出專題審讀報告,均被審讀中心及時采納使用,促使有關期刊社引起重視、解決問題。
四是注重創新,探索審讀工作方法。2006年接受《當代青年》專題審讀任務后,建議把目標受眾的意見引入審讀,經領導同意后,組織實施了此次工作,指導7位學生審讀雜志并寫出審讀報告,審讀中心在當代青年雜志社召開了專題審讀座談會,受到雜志社的高度贊賞。2008年1至7月,跟蹤審讀《華商報》《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陜西新聞版,每周寫出5000字以上的分析文章,在西祠胡同、陜西傳媒人社區等網站刊發,引起業界和學界的討論和互動,探索通過網絡開展報刊審讀工作的方法,積累了初步的經驗,擴大了審讀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