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種被稱作電視文化專題片的節目在電視界嶄露頭角,得到觀眾的關注,也獲得了相當的好評。
我們可以列舉出這樣一些電視片:《唐之韻》《江南》《徽州》《晉商》乃至引起轟動的《故宮》。這些電視片,既不同于原本意義上的電視風光片和宣傳片,也不同于《望長城》式的紀實性紀錄片。它們旨在推介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用電視媒介來展示傳統文化的精美,闡釋精品文化的真諦。
這些片子在創作方法上同紀錄片和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紀實風格都有所不同,他們采用了更為中國化的,更加被中國觀眾接受的手法。在制作方法上,也更加靠近市場,走出了傳統文化電視傳播的新路。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漫情懷
這主要表現在解說詞的文本方面。它們首先用精美的解說詞征服了觀眾。這幾部專題片多為非職業電視人撰稿,甚至還有解說詞先于攝制的可能。對于這幾部文化專題片來說,這種藝術性的選擇恰恰有助于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漫情懷和突出精品文化的精美。
《唐之韻》的撰稿人是著名學者樊修章。依靠深厚的文化素養,撰稿人將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唐詩深入淺出地展示出來。也許有些語言是非電視化、非解說詞化的,但對于表現精美的唐詩傳統文化來說,卻是最恰當和具有表現力的。詩化的語言才更有助于展示唐詩的氣象和意蘊。這種創作方式是大膽的,也是真正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江南》的撰稿人是詩人楊曉民。他用細膩的詩的語言活現出江南的文化和風情。片中時常引入第一人稱的視角,讓觀眾隨“我”的腳步去踏遍千山萬水,聽“我”講述江南的故事。這部文化專題片著力發掘江南湖光山色的人文底蘊,表現江南山水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滄桑使現實與歷史,寫意與思辨、自然與人文,相互融合、交相輝映,從而形成了它濃重的寫意風格。
精美、空靈是這幾部文化專題片的解說詞共同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不同,在寫實之外,它更重視寫意。重視由聲、畫和文字傳達出來的意境。在《故宮》中,這種浪漫情懷增加了理性和學養的成分。厚實的文化顧問班子帶來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功底,使這部電視片顯得厚重和大氣。
在紀實傳統中,《故宮》著力體現了浪漫主義精神。它回歸到傳統的中華民族大氣度精神,重抒情、重想象、重創造力、重文化意蘊,使它們獲得了觀眾的欣喜和認同。
二、精美的制作
這幾部文化專題片無論從畫面、配音、配樂和形式創新等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力求精美的意識,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畫面精美,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唐之韻》聘請了各地的優秀電視人,把唐詩涉及到的各地風光、地理用非常精美的畫面表現。精美的畫面配上精美的敘述,才更能展現出唐詩的精華。在展現唐詩壯觀雄渾的氣魄時,電視片用了大量廣闊的畫面,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如仰拍的龍門石窟、長安古城,俯拍的長江、黃河,還有山巒、大海、冰川。同時對于陰柔細膩的唐詩,也配以楓葉、流水等畫面意象,達到良好的效果?!督稀穭t極盡細膩精致之能事,突出展現江南風情。小巷、民居、油菜花、小橋、流水、涼亭、漁人、輕輕波動的湖水,這一切都營造了一種精致美麗的江南風情。精美意象的組合讓觀眾感受到了恬靜淡雅的氣氛?!豆蕦m》更加重視畫面的講究。在展現宏大和精致,選用各種角度之外,這部紀錄片還創造性地運用了延時攝影和定點攝影的手法,于是我們看到了宮殿上空云層的移動,宮墻上光影的變幻,看到了同時展現的故宮角樓的四季變化和故宮斷虹橋畔從枯枝到綠葉再到白雪紛飛的景象。它使得故宮這個凝固的建筑群“活”了起來,顯得更有生命力和歷史感,也給觀眾一種不同凡響的視覺體驗,讓人震撼和贊嘆。朱羽君教授認為《故宮》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視覺沖擊力創造上最下功夫的一部作品。由于光影的運用、攝影的角度、技巧的發揮,凝固的建筑在真實的基礎上,被演繹成浪漫的形象,把故宮的浪漫精神傳達開來。該片的總導演周兵說:“視覺上的追求是永遠要給人帶來驚喜的?!边@種“畫(面)不驚人死不休”的追求正是這幾部文化專題片達到高質量的關鍵。
在聲音方面,這幾部文化專題片也非常精致。《唐之韻》中高峰的配音雄渾而有底蘊,透著對唐詩的深入理解?!督稀分腥沃竞旰托び竦呐湟魟t充滿感情,創造出江南恬淡優雅的意蘊,使整部片子像是娓娓的傾訴。在音樂方面,這幾部專題片的創作者也頗下功夫?!短浦崱返目犊辛Αⅰ督稀返乃l風韻、《故宮》的歷史滄桑和精致美麗,都與其整體風格渾然一體。音樂是專題片的魂,這幾部文化專題片應該是魂與肉結合完美的典范。
更重要的是,幾部文化專題片都有了藝術上的創新。《唐之韻》制作了精美雄壯的片頭片尾。古建筑和自然風光的疊加組成的美麗片頭,由童聲朗誦《渭城曲》作背景和大漠流沙、兵馬俑、紡車、耕牛、詩書的畫面疊加而成的精美片尾,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南》則在敘述中添加了漫畫作為輔助手段,給人新鮮的感受。比如計得《蘭亭序》的故事。特別是它靈活自如地調動了象征、比喻、比擬等多種電視藝術手段,創造了一種典雅蘊藉、婉約靈動的詩性語言,捕捉了富于意味的細節,表現出富含神韻的寫意風格,是整體觀照江南文化的一次有益的嘗試?!豆蕦m》則在多方面進行了突破性的嘗試,電腦動畫的運用就獲得了成功。開篇運用3D技術,從空中鳥瞰大地,畫面不斷變化出北京城不同時代的城垣位置,從春秋戰國跨越漢唐宋元,直至明清,一個畫面展示了這座城市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這不平凡的開篇表現了紫禁城蘊含著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此外,上萬人運送大石、順治進京、登基典禮等場景運用動畫制作和實景拍攝相結合的方法,增加了《故宮》的視覺感染力。尤其片中以很多古代繪畫為藍本制作成二維動畫,這是一種獨創。像《燕京八景圖》《康熙南巡圖》《平安春信圖》和《萬國來朝圖》。這種方法使畫面中的人物、云彩、流水活動起來出現了獨特的視覺效果,使這些畫面具有顯著的中國傳統繪畫氣質和典型的宮廷特征。
三、成功的運作方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文化專題片經歷了從宣傳品到作品,再到產品的轉化。如今,經歷了多年精品意識的磨練,加之電視人市場意識的逐漸增強,中國電視界已經開始出現了一批精美的產品,并正在走向市場。在產品的創造上,電視人也越來越與國際接軌,與市場接軌,漸漸摸索出更成熟的運作方式。從這幾部電視文化專題片的運作方式上,我們也可以受到很多啟發。
市場化運作是它們的共同特點,而且運作方法也越來越規范和成熟?!短浦崱酚蓪幭碾娨暸_、山西電視臺和北京三多堂影視廣告公司聯合攝制,實際上它整合了央視和很多省市的優秀電視人才,也吸收了各地的很多精美的影像資料,高峰、康健寧、高國棟等人的加盟為電視片的高質量提供了保證。三多堂公司積極運作播出,并著力進行后期開發,也使這部紀錄片產生了最廣泛的傳播效果?!督稀芬黄瑒t與蘇州電視臺、安徽電視臺和南京電視臺合作,加大了攝制的效率,也使電視片“散點透視”一般地展示出江南文化的特點?!豆蕦m》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制作”。在中央電視臺和故宮博物院的有力支持下,故宮節目組聚集了國際一流的創作人員。從學術顧問到攝像、編輯、動畫制作和音樂創作,都是一流人才。他們也定下了世界一流品質的創作目標,三年磨一劍,才有了這部精品的問世。
上個世紀末以來,一些文化專題片的陸續出現成為電視界一道美麗的風景。在創作中探索,在探索中逐漸走向成熟,這些紀錄片從藝術上和運作機制上都給同行帶來了新的啟發。長久以來,文化界貶斥電視節目“沒文化”、“缺少文化內涵”、“浮躁淺薄”的聲音不絕于耳,但一些電視人始終在探索和尋找對于傳統文化的恰當表現方式。在幾部成功的文化專題片上,我們看到了他們走向成熟。一方面,他們尊重中國文化留下的傳統基因,深度吸收傳統文化的營養,在形式上盡量“中國化”,用中國的方式來展示中國的精品文化,既利于表達,又與中國觀眾的文化心理相契合。另一方面,在制作方式和運作方式上,他們又擺脫固有模式,盡量與市場接軌,與國際接軌,以現代化的運作方式來制作和發行精美的產品,既保證了商業上的成功,也保證了節目的總體質量。
事實上,這些文化專題片更容易讓人想起“市場”這個概念,市場其實很大。傳統文化積淀在中國人的潛意識中已經很久了。而一些優秀的文化節目,會勾起人們心中的深層記憶,產生強烈共鳴。只要我們認真吸取傳統文化的滋養,制作出精美的文化產品,就一定會有更為廣闊的市場。
參考文獻
[1]趙曦:《經典文化的經典傳播》[J],《現代傳播》,2006年1月
[2]周兵:《創新、實驗、傳承》[J],《現代傳播》,2006年1月
[3]楊曉民:《江南》[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
(作者系渤海大學新聞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