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的物質多種多樣,小至光子、電子、質子、中子、夸克,大至星球、星系乃至整個宇宙,還有至今未揭開面紗的暗物質,都是物質。化學物質是人們最經常接觸的,它們構成了氣體、液體和固體等,以原子為基本微粒。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或單獨存在,或通過化學作用力維系在一起。化學作用力其實就是電子和不止一個原子核之間的吸引力,當然,還可以細分為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等。因此,我們說,化學物質其實就是以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體系(簡稱核-電子體系)為微觀實體的物質。相反,光線、電磁場、引力波、中子星……都不是以核-電子體系為微觀實體,因此都不是化學物質。
你如果讀懂上面一段話,就可以發現,有的廣告說,本食品廠生產的食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是多么地可笑!
那么,人類已經知道多少種化學物質呢?據美國化學會統計,截至2009年10月27日,已經知道有50 797 432種化學物質,即逾5 000萬種!統計在動態地進行著,平均每天約增加12 000種!美國化學會的上述統計來自公開發表物,被統計的化學物質包括: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金屬、合金、礦物、配合物、有機金屬化合物、元素(我國教科書稱單質)、同位素、核微粒、蛋白質、核酸、高聚物以及尚未闡明結構或者說不能獲得化學結構的物質等。
在數量如此龐大的化學物質中有多少已經成為商品可以買到呢?達36 600 087種,即逾3 660萬種!對比一下已知物質總數,你可以領略如今的商品社會已經發達到何種程度了!不過,離開物盡其用就差老鼻子去了,還可以用滄海一粟、九牛一毛來形容。同學們,努力學好化學,為發現新物質,更為開發化學物質的新用途,努力吧!
責任編輯 侯秀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