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時5分,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整個奔月過程中。“嫦娥一號”飛行了1.0x106km,用時114h繞月飛行一年后。“嫦娥一號”成功撞向月球,在整個探月過程中,“嫦娥一號”受到地面科技人員的精心呵護,就是說,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遙控著“嫦娥”,遙控技術是不是非常復雜、非常神秘呢?是,也不是,讓我們先從身邊的遙控談起吧。
我們身邊的遙控技術
提起遙控,我們都不陌生,如在我們家庭中使用的各種遙控器,使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轉換電視頻道或空調的溫度。
家庭使用的大都是紅外線遙控器。它是由一個小巧的電子調制器、紅外線發射管和電池構成的,紅外線發射管可以發射出一定波長的紅外線光束。而調制器能把控制開關的低頻信號“載”在紅外線上,在一定距離內(一般是10m以內),由電器中紅外線遙控接收器感知,紅外線遙控接收器主要由接收管、抗干擾電路、解調器、開關控制器組成,根據紅外線“載”的信號控制不同的頻道。
飛機和航天器使用是精密無線電遙控技術,但與我們熟悉的“紅外遙控”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要知道,無線電波、紅外線和可見光都是電磁波的一部分。
那么無線電波是什么呢?
無線電波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射頻頻段的電磁波,在我們周圍充滿著無線電波,我們平時聽的廣播,看的電視,用的手機都要利用無線電波來傳播,你看,一個小小的手機就能夠同時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
無線電波一路遙控“嫦蛾”
航天器廣泛使用了精密無線電遙控技術,什么是無線電遙控呢?它是利用無線電信號對遠方的設備進行控制的技術,這些信號被遠方的接收設備接收后,可以驅動各種相應的機械,去完成各種操作,如閉合電路、移動手柄、開動電機……
無線電遙控使用非常嚴格,由于它在控制船舶、飛機、導彈等海空行體的應用上極為廣泛,因此各個控制的信號頻率都彼此不同,防止互相干擾發生意外。
航天器在軌道上正常工作時,必須不斷將有關信息向地面報告,所以航天器必須有一套精密的傳感器技術設備,要有“人工智能”,具備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科學家成功地研制出各種傳感器,能將外界各種刺激變成電信號,使得無人駕駛的航天器可以隨時隨地將航天有關信息,如飛向方向、速度、溫度、震動等。不斷傳回地面控制中心,航天器還必須載有接收測控設備指令的設備,靈敏度也必須很高,可以與地面控制中心互動。
我們知道,航天器飛行速度極快,運動路線復雜。經常飛行到地球的另一面,單靠一個固定的指揮中心是不行的,還必須在地面建立一個測控(包括通信)系統,地面測控系統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測控臺、站及測量船組成,這些臺、站和船上通常配備有一系列精密儀器,如跟蹤雷達、光學跟蹤望遠鏡、多普勒測速儀、遙測解調器、遙控發射機、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對航天器進行遙測、遙控、跟蹤和通信。
“嫦娥”在遙控中完美奔月
你知道嗎。為了“嫦娥一號”能在遙控中完美奔月,地面控制中心解決了很多復雜的難題,“嫦娥一號”距離地球3.8x105km,而過去我國發射的衛星距離地面一般都在3×104km,指揮發射信號到達“嫦娥一號”時會非常微弱,必須加大發射功率和接收信號的靈敏度。
其次,“嫦娥一號”奔月速度極快,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在指揮信號通信中,有一種“多普勒現象”必須考慮,多普勒現象是指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頻會改變,就是頻率偏移。
在航天器的移動通信中,多普勒現象的影響極其明顯,因為無線電波的發射源和接收器之間的相對速度極快。這些頻率偏移的變化非同小可!所以在航天器移動通信中,必須充分考慮多普勒現象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這種影響造成通信中的問題,我們不得不在技術上加以各種考慮,也加大了移動通信的復雜性。
除了以上的考驗,“嫦娥一號”還必須接受一項全新的挑戰——“日凌”現象,什么是“日凌”現象呢?是指太陽、“嫦娥一號”和地面站的接收天線恰巧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太陽產生的強大電磁波將嚴重干擾地面站的天線接收衛星信號,甚至造成通信完全中斷,一般航天器都要盡量避開太陽發射的電磁波,可是月球在不斷運動,“嫦娥一號”的目標是月球,會不可避免地運動到太陽方向。
科學家針對“嫦娥一號”探月出現“日凌”的情況,提前把一些需要執行的指令注入到“嫦娥一號”的電腦中,即使通信暫時完全中斷,“嫦娥一號”也能按照預先設置的指令正常工作,保證了“嫦娥一號”的安全,我國還啟用了技術更新、功能更強大的大天線,有效防范了“日凌”對“嫦娥一號”的通信干擾,事實證明,“嫦娥一號”經受了“日凌”的嚴峻考驗,順利完成了它的探月使命。
小貼士
多普勒現象:你可能發現,當飛馳的火車接近我們時,其汽笛的轟鳴聲會非常尖銳刺耳;而當火車離開我們時。汽笛的轟鳴聲會一下子低沉下去,汽笛轟鳴聲的音調變化是非常明顯的,這種由于聲源運動而引起音調變化的現象,在物理學中叫做多普勒現象(多普勒效應)。
責住編輯 程 哲
心 語
人生猶如一本書。愚蠢者草草翻過,聰明人細細閱讀。
——河南省洛陽市東方二中 杜家琦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中學 周鑫峰
快樂乃做人之本,學習乃成人之道。
——河北省承德市帝賢中學 楊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