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類廣泛應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由于這些能源用途廣,需求量大,僅僅200多年,它們的價格就被抬高到空前的“地位”。但是地球上這些化石燃料的儲量有限,隨著能源消耗的不斷增加,總有一天要面臨枯竭。
煤、石油和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一旦用完該怎么辦?尋找新能源已刻不容緩。從近期和遠景來看,生物能、水能、太陽能、風能、核能、氫能、可燃冰等都是我們要尋找的新能源。
生物能 地球上的各種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了如淀粉、木材、油脂、秸稈、枝葉等有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實際上是將太陽能儲存起來。若把貯存的能量通過一定方式轉化再釋放出來就是生物質能。世界上已有多個國家用木材、秸稈、枝葉等為原料制得甲醇、乙醇、沼氣等,這些物質可為工農業生產和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現在美國已培植出一種“石油樹”,這種樹能流出跟橡膠一樣的液體,將這些液體經過加工處理,就可作為石油的代用品。因此,我們要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水能 地球上有豐富的水資源。人們利用水的流動力推動渦輪而發電。在海上利用海浪、潮汐、海流、溫差等都可以來發電獲取能量。墨西哥已成功地利用海浪發電。法國已成功地建造一座潮汐發電站。先建造一條攔水壩,漲潮時海水會進入儲水庫,退潮時放水發電。我國已成功利用海上的溫差發電。
太陽能 太陽能就是利用太陽照射發出的光和熱而獲取的能量。在生活中,人們利用太陽能電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利用太陽能可以做飯、取暖等。現在太陽能的利用不很普及,利用太陽能發電還存在成本高、轉換效率低等問題。但太陽能電池在為人造衛星提供能源方面已得到了應用。
風能 風能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蘊藏量大,分布廣泛,永不枯竭,對交通不便的島嶼及邊遠地區尤為重要。
核能 核能是原子核反應釋放出來的能量。核能發電又稱原子能發電。核電站主要靠核燃料(鈾、釷等)在反應堆中“燃燒”產生熱能,其能量巨大。核電站利用核反應堆工作時釋放出來的熱能使水汽化以推動渦輪而發電。發展核能有許多優點:核燃料能量密集,燃燒效率高,不會產生溫室效應,核能既安全又清潔。
氫能源 氫氣是理想的能源,其優點是:氫氣在空氣里燃燒后生成物是水,不會污染環境;燃燒熱值高;制取原料是水,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由于氫氣的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作為燃料暫時還不能廣泛使用,主要作為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
可燃冰 外觀像冰,主要是甲烷的水合物,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可燃冰作燃料具有燃燒熱值高、污染少的優點。由于可燃冰埋藏在海底巖石中,對于可燃冰的開采,各國在競相探索。如果在開發過程中甲烷氣體泄漏在大氣中,造成的溫室效應將比二氧化碳更加嚴重,因此,現在人們還沒有使用可燃冰作燃料。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開發和使用新能源很有限。因此,節約現有的能源和開發新能源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即使有朝一日能源充足了,同學們也要學會節約能源。
責任編輯 侯秀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