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受了父親的影響,我對茶一直懷有朦朧的好感,隨時間推移,情意愈濃,竟然愛上喝茶。舉凡朋友聚會提議飯后活動時,我脫口而出的建議總是“找個地方喝茶”。久而久之,朋友深諳我的小嗜好,紛紛自覺當起耳目,替我打探武漢喝茶的好去處。吳家花園就是從朋友口中偶得,進而收為私藏。
“邂逅”吳家花園,過程略顯波折。我一個人尋找多次,每次在巷內兜兜轉轉,愣是從門前經過,也沒找著。直到有天,電臺舉辦小型聽眾見面會,地點就定在吳家花園。有人引路,我才第一次跨進慕名已久的吳家花園。
小橋一座,靜水一潭,魚群戲游其間。茶香氤氳,逸散在高挑的天頂下。只一眼,我便愛上這里。之后,就成了吳家花園的常客。不過每次來,必是呼朋引伴結群而來。因為在我看來,老房子高高的空間顯得空靈,青磚木門負載時間的分量。一個人來會感覺孤獨,即便兩個人,除非喜歡安靜對望的情侶,否則也能覺察寂寞。所以,五六個朋友同行最棒。
溫一壺普洱,輕啜茶湯潤嗓。占據包間內主座,我的笑話時間開場。記得朋友生日,一行人從晚上8點笑坐至12點。那晚,掏空了笑話庫,朋友們笑得前仰后合。席間,朋友離座去洗手間,發現門外竟站滿服務員側耳聽笑話。盡興而歸,我發現吳家花園另一妙處——“適合講笑話”,高挑空間回音效果極佳,還有茶香陣陣。
放慢腳步走過解放公園路的梧桐道
小時候,武漢大街小巷密布著粗壯的法國梧桐,但那時,我很不喜歡這些“大塊頭”。因為春秋兩季,樹上飄落的飛絮會讓我滿臉生出紅點點。
隨著道路擴寬改造,梧桐樹慢慢退出視野。有次游南京,那里雙排的梧桐道讓我突然懷念起記憶里樹蔭濃密、粗壯高大的梧桐樹。順理成章地,解放公園路的梧桐道變成我的心頭愛。
路兩旁向上的枝椏幾近交錯,編織起綠色穹頂。夏天,走在這條路上,酷熱似乎都降低了指數。現在,只要有機會到附近辦事,我都刻意繞走解放公園路,親近梧桐的濃蔭。
我很羨慕路上小洋樓的住戶,在喧囂的城市里有一處這么寧靜的小屋,離梧桐這么近,綠色就在窗外。
融園的咖啡時光
曇華林緩緩的山坡前,舊時教堂被改建成咖啡館——融園。唱詩聲飄遠,取而代之的是咖啡香。二樓房間有些上了鎖,依然神秘。和朋友在院里逗狗,又爬上尖尖教堂頂,俯瞰曇華林全景。咖啡味沒記住,芝士蛋糕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