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節能環保,耨能源的低碳信托計劃漸漸多起來,許多信托公司已步入碳金融領域
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國家新能源政策的不斷出臺,低碳金融應運而生,信托公司作為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的金融機構,將更多地參與到新能源、低碳企業的融資當中,而這些新能源、低碳企業也因此而獲得更多、更快捷的資金。
低碳信托促融資
新能源、低碳企業日益受到信托公司的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低碳類的信托計劃也漸漸多起來,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去年12月初就推出了“低碳財富·循環能源一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計劃規模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信托成立6個月內可擴募至3億元。信托計劃資金全部用于向鄂爾多斯天可華節能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貸款,貸款用于項目公司余熱發電項目二期、三期工程建設及運營。
該信托產品特色是:其一,項目具有較好發展前景。該項目屬于節能減排低碳工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且能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其二,投資期限可選。依據投資人資金流動性偏好不同,該信托提供三個投資期限,分別為二年、三年和四年。其三,風險控制措施較為嚴密。鄂爾多斯天可華公司的大股東西安天可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業主鄂爾多斯羊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均為貸款信托提供擔保,項目資產也被作為信托貸款的抵押擔保。其四,信托計劃采用結構化設計,優先與次級比例為8:2并按照不同認購金額和期限設置不同收益率,預期收益率為7%至9.5%。投資者的收益來源除貸款本息外,還包括收益分配,當項目取得經營收益后,信托計劃可以獲取相應的激勵收益。
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低碳財富循環能源一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最低門檻是100萬人民幣,從2009年12且初推出兩個星期內就已經完成資金募集,投資者對這個信托計劃很認可。資金的迅速募集使與之合作的鄂爾多斯天可華節能發展有限公司也在信托計劃完成之初,便獲得了所需要的資金。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副研究員曾剛告訴記者,對信托產品來說,信托資金的具體投向與風險控制能力至關重要。從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推出的低碳信托產品來看,其收益方面采取了創新的多層級收益方法,另外產品的風險控制也比較合理,有多重擔保以及連帶責任保障。
“這說明低碳概念相關的理財產品在設計方面出現了創新的格局”。曾剛說,雖然表面上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推出的低碳信托產品仍然是一款貸款型的信托產品,但是其收益不光來源于貸款價差,還能通過相關項目獲得超額收益。對于投資者來說,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有獲得超額回報的可能,這相較于以往傳統型的貸款類產品來說是一大突破。
曾剛表示,目前投向于低碳經濟的信托產品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這些信托產品能夠采取獨特的風險管理措施,使投資風險處于可控范圍,此類環保概念信托產品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資源類、煤碳類信托計劃安全性非常好,這種行業的信托計劃肯定是很受關注的。”北京唐古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譚昊楠告訴記者,低碳概念涉獵的行業眾多,產業鏈中包括了節能環保、風電、建筑節能、新能源汽車等諸多新興行業。由于,低碳信托是一個比較穩健的產品,投資者通過購買可以獲得穩健的回報,這也加速了資金融通到企業當中。對于這些新興行業企業而言,通過與信托公司發行信托計劃,多了一道融資之門。
譚昊楠說,由于目前國內低碳經濟的研究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信托公司來說,要規模化,規范化的推出相關的產品也有一定的難度。另外由于不同的企業在做信托融資時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對于企業而言也要根據自身的資金需求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進行信托計劃的設計。
信托公司關注碳金融
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許均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誠信托也在進行產業投資信托,針對行業的節能減排、高科技產業,做一些信托計劃。目前,中誠信托在風投發電、新能源等重要領域與企業談融資問題。
低碳信托除了受國內公司的熱捧之外,國外的碳信托公司也看中了中國市場,并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記者獲悉,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去年在中國正式成立一家注冊資本為1000萬英鎊的合資企業,以幫助英國企業在華開發低碳技術。新的合資公司擬命名為中英低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該合資公司由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和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共同成立,致力在中國開發和部署低碳技術。合資企業將加速中國低碳技術的創新和轉移,為創新的英國清潔技術公司打開新的市場,并減少全球碳排放量。
據了解,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是國務院的直屬企業,設立的宗旨是促進和引導中國能效和環保產業的健康與快速發展。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是2001年由英國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成立的一家獨立公司,旨在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以促進碳減排以及開發具有商用可用性的低碳技術,從而加速向低碳經濟的轉型,英國政府已累計向其投資3.8億英鎊。
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有兩大目標:一方面,培育開發新興低碳技術,將部分英國低碳技術企業引入中國。另一方面,為在華的英國和中國低碳企業提供資金投入。除了由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和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首批投入的1000萬英鎊資金外,該合資公司還準備向公共部門和私營機構吸納大量的第三方資金。
曾剛告訴記者,中國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最大的環保節能市場、最大的低碳商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國,因此,還將會有許多國外企業進入中國的低碳市場。
中鐵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高級研發經理陳建超說,英國碳信托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合作,從某種角度上說,對中國的信托公司進入碳金融領域的方式和方法有一定的啟示。
陳建超說,信托公司可以從五個方面進入碳金融,并進行低碳產品設計和規劃。首先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碳交易。信托公司通過發起設立集合或單一信托產品以及通過銀信理財產品對接的方式募集社會資金,為投資者參與碳交易,提供多元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渠道,分享碳交易所帶來的獲利機會。
其次是為企業發展新能源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目前,我國批準的CDM項目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風電和水電項目。有的CDM項目周期長達21年,項目立項1年內實施項目購買,項目設備方面的融資需求很高,信托公司可以多種資金運用方式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再次是為解決新能源發展的技術風險提供金融支持。出于防范風險的考慮,在一些CDM項目中,銀行往往難以做到大規模的資金投入。這時候,信托業可以通過與政府合作組建新能源產業基金的方式,先期投入項目,降低資金成本,滿足企業技術進步的前導需求,引導后續的銀行資金大規模投入。
第四是盤活存量項目資產,提供后續資金支持。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方面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借助資產證券化技術,通過對現有的一些存量CDM項目打包,組建資產池,在金融市場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從而盤活現有的項目資產,提高企業的現金流,為繼續發展新能源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最后信托公司可以為低碳項目提供咨詢服務。通過對CDM項目一、二級市場的廣泛參與,發展與項目發起人、國外投資者、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之間的業務關系,憑借自身積累的信息優勢,為企業CDM項目提供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