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黃玲君 安徽宿州籍人。所學中藥材專業。曾從事稅務工作。安徽省作協簽約作家。詩歌、散文作品散見于文學期刊、報紙副刊及網刊民刊。出版詩集《微藍》。現居于合肥。
杭州灣大橋
一個人走在杭州灣大橋上
很容易聯想到
諸如無邊、遼闊、安寧這樣的詞
事實上,我正置身
這樣的遼闊和安寧之中,仿佛
陸地世界,通過橋的延伸
正在離你而去
或者即將到來
眼前的路途,如同行進在
一段真空玻璃中
有著良好的質感——
海灣的水是黃的
水上有著彎曲的紋路,看起來很淺
起碼有一段應該很淺
我看到了一個人
似乎拖著網具,正涉水向前走著
也許是橋太高了
把他拉得很遠。海水如此遼闊
我眼里的,這個小人物
是天地間惟一活動著的,一個斑點
地 皮
腳下,那些黑色的東西
有著不規則的形狀,東一堆,西一堆
隨著天光暗淡,在枯草中
顯得更加觸目。
這只是盆景園的過道,鋪著磚塊
地皮們便附著在磚縫的草叢里
我的雙腳躊躇著
環顧四周,不遠處還有更多的黑色
點綴一園子的寂廖
我想,是不是因為
幾天前剛剛下過一場小雨
我蹲了下來
捧了幾片在手心觀察
它們脆弱、柔軟
迎著光看,是墨綠色的,幾乎透明
它們是那樣的純凈
對于我,這種低層的相遇并不常有
這讓我訝異和驚喜
在這個傍晚,暮色更暗的時候
我離開了一園子的寂靜
重新回到了喧鬧的群體
最后的池塘
整個夏天,池塘的水是滿的
安靜的午后
兩只白鷺停在水草叢中
之前,是春天
池塘四周圍有油菜花
以及成片的女貞樹和樟樹苗圃
那時候,我午后會偶爾來散步
堤上的小路草很深
我用二十分鐘時間
繞池塘一周
有一次,干脆
就在油菜花的岸邊躺下來
暫時忽略不遠處的城市喧鬧
而城市卻終于沒能忽略池塘
在某天,池塘的水開始迅速變少
抽干池水大約用了一個多星期
中間我去過兩次,依然是
空寂的池塘,水草懸掛在高高的池壁
水里不時有魚躍出
發出一聲響,再沒入水中
最后,除了一小片淺水
整個池底已完全暴露出來
七八只白鷺
在淺水里忙著,不時變換著位置
岸邊和水里,點綴些肚皮泛白的小魚
周圍的樹林早已經移走
軋土機鏟平了土地
視野也變得開闊
原來對面就是新修的公路
而這座池塘不久將被徹底抹平
她清楚地說出了她的模糊性
而言詞一經說出就變得十分可疑
嘈雜在周圍盤旋,
慌亂中
一張空的座椅,
從她的目光里
飛了起來。
然后消失
把她挽留在了半空中
她索性閉上眼
那喉嚨的位置
成為惟一的
以及略帶顫抖的重復
區別于其他的響動
幾分鐘的相持
終于,像一串泡沫,
座椅重新落回地面
合肥新橋機場
這里曾是一座名喚新橋的村莊。
現在消失了。留下痕跡:
田野里的那些稻茬,
少部分尚綠的農作物。同行的人說
那是油菜。還很低矮
樣子仿佛小青菜
都是十字花科植物
早期葉子相似,開花也像
飛機的機翼機身也是
——巨大的十字鋼鐵
它們此消彼長,似含玄妙。
只是此刻,頭頂萬里無云,
感覺空蕩蕩地。
孔明燈
元宵夜,廣場上人們放飛許愿燈,那些紙燈籠
色彩各異。丟手后,成陣地飛走
像一顆顆躍動的心,頂著巨大的
空帽子,一股熱力向上托舉著
南行記:在南風古灶
一路搖搖晃晃
漸漸飄成星星
讓人相信
這些來自泥土的物什
一層層,充斥滿滿貨架
的小動物們,它們是有生命的
只差一口仙氣
吹拂,便會走下地來
鳴叫、跑動、飛翔
這些普通的泥土
被一雙手重新朔造成形
仿佛就附著了神秘
而人的最大嗜好之一
是模仿造物主
就像這些熱情的孩子們
他們手中,殘次的半成品
讓人置疑上帝也有童年
責任編輯: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