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在很多企業的資產中,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且應收賬款的發生、收回與銷售業務往往是緊密聯系的,可能會混雜一些不合法、不合理或虛構的經濟業務。筆者在審計中,碰到過一件事,某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出現全面虧損,被迫停業。政府領導指派審計機關進入清理,在清查債權債務中,我們對金額較大的“往來客戶”發出了函詢。結果發現該企業,將收到的原掛“應收賬款”又作“其它應付款”掛賬,另一方面將現金結算收取的原掛“應收賬款”,直接將貨款存入銀行個人儲蓄賬戶,未作賬務處理,形成資產不實和資產流失。所以,應收賬款是否真實可靠,就必然成為財務報表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常情況下,如果采用審閱法、核對法等方法來檢查應收賬款,就往往難以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說明應收賬款真實可靠;如果通過實施函證來檢查應收賬款,則往往可以取得具有形式上和實質性的雙重價值的審計證據,足以驗證應收賬款真實可靠;如果在審計中不對應收賬款實施函證,審計人員應當實施替代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
(作者單位:廣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