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合點17:
歡迎兩棲類。
時間:
34億年前,比上一次爬行動物和鳥類的加入僅僅早了3000萬年。時代依然是古生代石炭紀。
地點:
在一個池塘邊!
加入者:
現生青蛙、蟾蜍和蠑螈。共同祖先17是我們1.75億代前的曾祖。
形貌:
兩棲動物包括所有生沒有蛋殼的蛋并且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表面沒有鱗片、毛發等覆蓋,但是可以分泌黏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后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棲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不能一生都離開水生活。因其可以在水、陸兩處生存,故稱為兩棲。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兩棲動物是冷血動物。
生活習性:
兩棲動物都是食肉的,一般以蠕蟲、蜘蛛和昆蟲為食。較大一點的兩棲動物還以小的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甚至螃蟹為食物。
歷史:
兩棲動物是最早長出肺的生物。它們在3.9億年前的泥盆紀開始用肺呼吸,到了石炭紀便爬上陸地,從此成為之后7500萬年間陸地上最繁榮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大到1.5米左右,小到1厘米以下。從冰山到沙漠,在任何氣候和地形中都可以找到兩棲動物。
繁殖與成長:
兩棲動物繁殖時需要水,因為它們的卵要生在水里。剛從卵里出來的小生命(如蝌蚪)用鰓呼吸,之后慢慢地長成它們父母的樣子。一般來說,它們最后會離開水,但是并非所有兩棲動物都是這樣。它們成長過程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長出四條腿來在陸地上行動,此外還有:改用別的呼吸器,如肺;皮膚變為可以交換氣體的器官;眼睛長出眼皮;長出中耳膜。
分類:
兩棲動物分為三類,包括迷齒亞綱、殼稚亞綱和滑體亞綱,其中迷齒亞綱和殼椎亞綱已經滅絕,現僅存滑體亞綱。滑體亞綱共包括三個目:無足目、有尾目和無尾目。
朝圣路上的現生物總數:
270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