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心結,心理學中的催眠療法就是幫人解開心結。隨著心理咨詢日益被大家所認識,各種催眠減肥、催眠戒煙、催眠銷售等也悄然興起。那么催眠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態?被催眠的人真會說出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嗎?被催眠后,人還有意識嗎?
催眠真的那么神奇嗎
初三的小偉本應全力備戰中考,但最近卻突然犯了怪病,白天生龍活虎,一到黃昏就特別害怕,原本學校離家很近,放學都是自己回家的,現在卻必須家長去接,而且回家后也總是不停地向外張望,好像隨時擔心有什么事情發生一樣,更令人不解的是他還總不自覺地用腳跺地,弄得一家人都跟著擔驚受怕。最后發展到每到黃昏就蜷縮在墻角,大口呼氣。
家人帶小偉來做心理咨詢,由于難以找到病根,心理咨詢師為小偉做了催眠治療。在進入催眠狀態后,通過年齡回溯,發現小偉2年級曾從小倉房上掉下來過,當時摔得不重,家里都沒有在意。發現“病根”后,咨詢師開始適時引導:陽光很好,你的身體好像飛起來了,然后慢慢下落,落到一張非常柔軟的蹦蹦床上,然后你又慢慢的飛起,飛得很高很高,再次下落,還是那張柔軟寬大的蹦蹦床,你又飛了起來……經過幾次催眠治療,身體跌落后快樂的感覺漸漸沖淡了記憶深處痛苦恐懼的回憶,小偉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毛薇老師介紹說,很多人發病找不到病因,而心理疾病多由心結而起,但人的回憶能力會經時間的久遠而消退,這些事件只有在催眠中才可以被記起,通??梢曰厮葸h至出生時的經歷。
當找到心結后,咨詢師會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通過積極的暗示語加以引導,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當然,這種判斷和語言的選擇要求催眠師要有很豐富的社會、人生閱歷。
如何進入催眠
靠在沙發上,毛老師坐在我面前,溫和地看著我,她給我的感覺是:這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人。她用緩慢而沉穩的聲音輕聲告訴我:“我現在開始數數,我會從20數到1,每當我說出一個數字時你要把眼睛閉上,但在我數下一個數字前,你要把眼睛睜開,不要著急,我會數得很慢,現在開始”?!?0”,我乖乖的閉上眼睛,然后又慢慢地睜開了眼睛,“19”、“18”、“17”……我重復著單調的閉眼睜眼動作,毛老師數得越來越慢,最后,當毛老師說“現在你的眼皮越來越重了,你越來越放松了,你已經很難再睜開雙眼了”時,我閉著眼睛,再也不愿睜開,周圍慢慢安靜下來……
毛老師介紹說,催眠引導法有很多種,有花博士引導法、漸進式放松引導法、米勒催眠法、黑板引導法等,上面我們用到的就是花博士引導法。
催眠實際上就是一種深度放松,有人懼怕被催眠后會說出銀行號碼,其實完全不必有這個擔心。催眠不是控制心靈也不是睡覺,雖然很多影片對大家有誤導,但必須了解,沒有人可以對抗你的自我意識,你不會做不愿做的事,不會說不愿說的話。
比如一些老太太被人騙了錢,事后感覺就像被人催眠了一樣。其實騙子在騙人的過程中,就是掌握了老太太的“心結”,要么她身體有病,需要健康,要么她心有貪念。利用了這些心理,對她進行強大的心理暗示攻擊,讓她“入套”,而當時的老太太主觀上也是愿意“入套”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催眠
“閉上眼睛”,我按照毛老師的指令閉上了眼睛?!半p手在胸前伸直,保持雙手在一個水平線上,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現在,你的左手綁上一個鉛球,你的左手隨著鉛球一點點的向下墜,向下墜……現在,你的右手大拇指上綁上一個氫氣球,你的右手也隨著氫氣球向上飄,向上飄……你的左手越來越重,右手越來越輕……好了,不要動,睜開眼睛”我睜開眼睛,驚奇地發現,左右手早已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上下相差近一尺。
這是我要求被催眠前毛老師為我做的測試,像我這種情況就是比較容易被催眠的。毛老師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被催眠,只有5%的人催眠效果會特別好,90%的人催眠效果較好,而另外5%則完全不能夠被催眠,這部分人比較理智,很難受別人影響。事實上,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只有在你主觀愿意、主觀信任的前提下,才能夠接受催眠治療。
催眠分“淺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三種。淺度催眠是一種極度的放松,人處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游離階段。中度催眠時,人的意識逐漸喪失。而深度催眠則是讓人徹底進入潛意識。
催眠可以激發潛能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心靈地圖,渴了喝水,餓了吃飯,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說什么話,都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一旦這個思維定式出現認知偏差,心理就會隨之亞健康甚至生病。如果人處于清醒狀態下,對于糾正這種認知偏差的聲音會產生本能的抗拒,但在催眠狀態下情況就不同了。
催眠就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而人在催眠這種深度放松狀態下,會進入潛意識。潛意識狀態下接受暗示的能力會高于意識狀態。現在有很多催眠式戒煙、催眠式戒酒、催眠式減肥等等,都是這個原理。比如,想要減肥的人最大的障礙是很難堅持下去,如果做催眠,就會把減肥的意念融入潛意識里,這樣在吃飯、不運動時,潛意識就會發出強大的心理暗示來提醒你:你要減肥,要鍛煉,不能多吃!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如果想讓人改掉某些習慣,可以在催眠的時候把觀點強化進被催眠者的潛意識;如果想解決一些心理疾病,用催眠可以讓被催眠者回憶或者梳理一些思維,把內心的情緒歸納好;如果是失眠或者焦慮,催眠可以幫助人進入放松狀態。甚至,一些病人比如糖尿病,都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來配合降糖治療。
每個人都要學一些催眠
有些癌癥病人,調整好心態,存活期會延長很久,甚至不治自愈,這其中就有自我催眠的成分。事實上,生活中
的催眠無處不在。比如看電視、看電影入迷,就是一種催眠。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的家人正入迷的看電視,即使你就坐在他身邊與他說話,他也聽不見。其實他聽見了,只是選擇忽視你,因為他正處于一種恍惚狀態。我們每一天都有可能進入這種恍惚狀態。
每個人都可以學一些催眠,冥想、坐禪、瑜伽等就相當于催眠。如果我們每天都為自己催眠一次,在進入深度放松狀態后,可以根據當天的經歷自我編排暗示語,積極向上、愉快輕松的情緒就會逐漸成為生活的主流。對于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可以配合醫生的治療,對于沒有疾病的人,則有助于保持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