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三天的嬰兒,給他糖水他就會露出高興的表情,給他苦水他就本能的拒絕,可見,人對甜味的需求是與生俱來的,而如今人們卻對甜食產生了恐懼,其實——
隨著肥胖、糖尿病群體的不斷增多,人們普遍認為,糖,就是導致這些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還有人認為,糖不具有任何營養,只會產生熱量,是一種純能量的食物,它沒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所以它只是單純的產生熱量。
【營養主張】
不必談糖色變,關鍵是要管理好吃糖的量。要倡導考慮能量收支平衡,把糖作為整個平衡膳食的一部分。人們對糖的恐懼有很多都來自于誤解。
糖對健康功不可沒
人體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熱能,60%以上是糖提供的。可以說,糖是人體能量的最主要和最合理的來源。如果用蛋白質代替糖來提供人體必需的能量,那么便會明顯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如果用脂肪來代替糖,那么我們的腦力將明顯減退,因為腦組織必須由葡萄糖提供能量,而且稍不當心就可能患腦血管病。
另外,糖類是維持人體血糖的生力軍。可以說,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營養素能像糖類一樣快速、有效地提升和維持血糖。同時,糖類也是保護蛋白質的護航隊,是避免脂肪過度動員、酮體過多產生的有效武器。
對女性而言,甜食能減輕經前綜合征的癥狀,含糖量高的食物對憂郁、緊張和易怒等癥狀有緩解作用。研究者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當人們進食了碳水化合物后,大腦里的血管收縮素5-羥色胺增加,改變了人的情緒。
【營養主張】
沒有能量人就活不了,糖也是產生能量的一大功臣。糖在體內不能大量儲存,需要時,肝臟和骨骼肌中蓄積的少量糖分僅夠24小時的需要,因此需要適時適量的維持人體對糖分的正常需求。
導致肥胖的是能量失衡
糖確實是一種純能量的食物,但只有吃多了,導致能量過剩了,才會導致肥胖。大家都知道糖是碳水化合物,1克碳水化合物或者是1克糖吃進去產生的能量是4千卡,而1克油,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產生的能量都是9千卡,也就是說,你吃2克的糖還不如吃1克油產生的能量多。所以從能量造成肥胖這個角度講,吃油比吃糖的影響要大得多,因為它產生的能量高。如想控制體重,更多的是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而不是糖。
還有人認為糧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后會形成葡萄糖,所以有人一提到減肥就會想到不吃糧食。實際上,糧食轉化為葡萄糖產生的熱量與“產熱大戶”脂肪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營養主張】
人之所以會發胖,是因為吃進去的能量大于你消耗的能量。通過活動就可以消耗能量,這就是簡單的收支平衡。你要是支出大于攝入的能量,體重一定會下降,這就是所謂的減肥。假如你使勁吃又不愛動,那能量的攝入大于支出,這就不可避免地要發胖。
糖尿病和吃糖沒有直接關系
有一些朋友一提到“糖”,馬上聯想到“糖尿病”。其實,迄今為止,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正如同不能認為不吃糖或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一樣。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極為復雜,涉及遺傳、感染、基因變異、環境、飲食等。簡單地將糖和糖尿病聯系到一起,不是科學的態度。
【營養主張】
糖尿病不是吃糖多引起的,或者說,吃糖不是引發糖尿病的決定因素,但是得了糖尿病以后不應該多吃糖,癥狀輕微又喜甜的患者少吃一點也無妨。
餐后吃甜品非常錯誤
大家都知道吃糖過多會導致齲齒。事實上,過量吃糖還會給身體造成其他方面的傷害,如引起多種維生素的缺乏或營養性疾病,影響視力等。那么要科學吃糖最好能遵循五個“不”:
(1)每餐之前不要吃糖果。甜食有一種特性,可以延緩胃腸道的蠕動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種情況在餐前半小時飲用了一杯高糖的飲料,結果導致正餐食量大減,營養攝入失衡。因此,每餐前1小時禁用任何甜食、糖果。
(2)每餐之后不宜馬上進食甜品。一些人有正餐后進食甜品的習慣。這樣做是不合適的。我們知道,進餐后血糖升高,人體胰腺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如果餐后即刻進食糖果,可造成血糖負荷過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長此以往,胰腺因疲倦而怠工,從而導致病變。因此,每餐后不宜立刻進食糖果。
(3)空腹不吃甜品、糖果。空腹狀態下進食甜品,會導致胃腸脹氣、胃酸分泌過多,出現惡心、反酸和燒心感。還有人以一杯甜飲料替代正常早餐,認為這樣做“方便快捷”。其實空腹飲用甜飲料會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間升高,使胰島素大量分泌來降低血糖,結果可能導致血糖過度下降,出現低血糖反應,不僅嚴重影響上午的工作和學習,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4)不要一次性大量吃糖。一次性大量吃糖,不僅會使血糖驟升,胰腺負擔過重,還會引發胃腸不適,食欲減退,胃脹噯氣,并嚴重影響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的攝取、消化和吸收。
(5)部分人士不宜吃糖。部分人士不能或不宜吃糖果,必須在營養師的指導之下才能適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低減、胃腸功能弱、胃炎和消化道潰瘍、胃食管反流癥、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和冠心病患者等。
于康營養主張
于康,著名營養專家,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央視《健康之路》等全國十幾家電視臺健康節目嘉賓,編著《飲食決定健康》等大眾健康圖書45種,累積發行量百萬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