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3月16日,就在中瑞財團趕到上海辦理上海明力德公司股權移交前兩天,明力德股權被查封。查封理由堂而皇之——家注冊在上海靜安區的企業起訴明力德欠款600多萬元,逾期不還。
究竟是時間上的巧合,還是被有心人算計?
一場戰火綿延近三年的奪樓大戲就此擺上臺面。兩大溫商集團風云際會,各路人馬粉墨登場。一眼望去,誰是誰非言之過早,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橫刀奪愛
素有“中國民間第一財團”之稱的中瑞財團,背景可謂雄厚。
這個由神力集團、奧康集團、法派集團等九家溫州著名企業聯合成立的財團組織,以房地產投資為主業,號稱“可運作資金超過100億元”,兼之出手快準狠,自2004年成立以來四處奔襲,多有斬獲。鐵蹄過處,自然繞不過“地王之王”上海。
恰好2007年初,上海新建業大廈經營不善,舉步維艱。正逢樓價遽升,持有該物業的明力德公司六大股東遂決定賣樓分錢。接盤者誰?
2007年4月,股東之一黃楊花找上了上海人民企業集團董事長金福音。多方游說加之實地考察,金福音慨然出手,確立談判框架——人民集團受讓明力德公司的全部股權資產,即新建業大廈,作價1.95億元。
一切看似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關鍵人物鄭步良卻悄然登場。
此人身份暖昧,既是明力德六大股東之一,又是中瑞財團九大股東之一。江湖傳聞,是夜,鄭步良獨約金福音,求教諸如新建業大廈這種寫字樓型爛尾樓的經營之道。既是溫州老鄉虛心問道,金福音豪興大發,敞開心扉暢談新建業大廈的開發利用價值、如何包裝再造等等。鄭步良果有所悟,悔之脫手草率,更當即向金提出保留自己在明力德的股權,收購后掛在金名下。最終,金福音以企業股權結構復雜不利于經營為由,婉言拒絕。
沒想到第二天,鄭步良即飛回溫州,向中瑞財團介紹這一項目,大談利好因素和經營方略,催促召開股東大會商討收購方案。
彼時,中瑞財團正準備將總部遷到上海,聞言正中下懷,當即表態愿意以同樣價格將新建業大廈收入麾下。
一夜之間,新建業大廈從無人問津的爛尾樓變成了香餑餑。兩大實力財團首次狹路相逢,短兵相接。
個中明爭暗斗眾人三緘其口。唯一見諸報端的說法是“鄭步良最終促成了這筆股權交易”。2007年5月23日,新建業大廈花落中瑞。只有當初極力接洽金福音的明力德股東黃楊花,沒在那份《股權轉讓合同》上簽字。
禍根
辛苦籌謀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金福音的惱恨可想而知——煮熟的鴨子說什么也不能讓它白白飛了!他轉而盯上上海明虹投資有限公司。
明虹何以舉足輕重?
話說2003年,八位來自溫州蒼南的富豪合伙成立明虹,競購上海亞新生活廣場,進軍上海樓市s2006年,為競購新建業大廈,明虹八大股東其中六位,又發起成立了明力德。
這可以說是溫州炒房團慣用的運作手法:其一,買樓最終是為賣給下家賺取差價。單純買賣樓盤得交數額不菲的稅,而成立公司以股權轉讓方式出讓大樓只需在工商局做個股東更換;其二,方便用一個項目作為融資平臺去收購另一個項目。因此當初明力德只是一個空殼公司,據說收購新建業大廈時,先后從明虹拆借了6630多萬元,還以明虹旗下資產亞新生活廣場為抵押,貸款7500萬元。其后雙方賬目往來更是復雜。
盡管這種搭梯過河的運作方式,當時看上去很美,明眼人卻一下就能揪出破綻——管它是誰吃下明力德,都必須厘清并償還其所欠明虹的債務!那么明虹就是一個潛伏在明力德,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
明虹公司的出讓談判由此緊鑼密鼓地醞釀開來。中瑞當仁不讓虎視眈眈,金福音更是志在必得。這時候,身為明虹股東的黃楊花為金福音挺身而出。在明虹股東大會上,黃楊花甚至數次話里有話地提議——為防止“個別人”作弊,出讓必須采取內部競拍的方式。
惡戰一觸即發。
2007年6月2日,溫州平陽國際大酒店,明虹舉行內部競價拍賣。兩軍再次對壘。鄭步良代表中瑞財團和黃楊花展開角逐。價格一路飆升。最終,黃楊花以2.65億元競標價,拍到上海明虹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全部債權債務。
這一次,金福音笑到了最后。
各懷機心
中瑞財團如愿以償橫刀奪得明力德,金福音一吐惡氣豪邁拍下明虹,看似應該皆大歡喜。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雙方對峙至此,本就不是意氣之爭。那棟引發大戰,作價1.95億元的新建業大廈,早在一片“漲”聲中節節高升,時價已突破3億元!金福音費盡周折極力拉攏黃楊花,甚至不惜承諾黃楊花,將其原明虹股權折算入股“新明虹”,不正因對這棟大廈念念不忘?
這個1978年就在老家溫州樂清辦廠生產低壓電器的企業家,一向以精明著稱。他是溫州早期企業家中為數不多擁有碩士頭銜的老板。發跡之后,他離開溫州扎根上海,在兼并國有和集體企業中迅速壯大。1997年,金福音就已聯合上海24家知名企業組建上海人民企業集團并出任董事長。2009年,該集團以營業收入178億元躋身中國500強,位列第308位。在2009年3月公布的新財富500強富人榜上,金福音家族更是以45億財富超越其溫州老鄉南存輝與胡成中,位列第87位——這一切,無疑都得益于金福音得心應手的“資本運作”。
他深諳兩軍交戰,攻心為上。拍下明虹之后,金福音當即爽快地按約付清2.65億元拍買款。明力德股東本就是明虹股東。這邊已經樂呵呵地數上了錢,那邊中瑞直到2007年9月才慢吞吞地分兩次付滿6000萬元預付款,兩相對照,股東們頓時有點后悔明力德所托非人。此其一。
其二,趕在中瑞股權過戶之前付清拍買款控制明虹,這顆定時炸彈終于可以引爆。
根據中瑞和明力德的股權轉讓合同,中瑞財團預付款到賬10天內,明力德要配合中瑞做好股權變更手續,其余款項在股權轉讓過戶完成后6個月才支付。顯然,中瑞的小九九打得也很精:拿到明力德股權后六個月,足以用新建業大廈項目再融資,然后償付剩余款項——所謂以樓養樓。
沒想到從2007年5月23日到6月2日,短短十天,明虹就已變了天。橫空殺出的偏偏又是金福音。等到2007年9月,中瑞付完預付款打算辦理股權過戶,金福音已經有底氣宣稱,“為確保自身債權安全”,堅決要求中瑞財團先支付債務等價款,再進行股權過戶——言下之意,中瑞立馬還得吐出1.41億元真金白銀!
——那豈不相當于買這新建業大廈要花336億元?!這到口的哪兒是肥肉啊,簡直是黃連!
中瑞也不傻。無憑無據,難道任你說債務1.4l億就1.41億?但要在雙方復雜的賬目往來中厘清債務具體數額,兩相對質,不知又要花上多少時間。中瑞憑什么要跟金福音無休止地耗下去?再一想當初《股權轉讓合同》對債務如何償還又沒明確條款,中瑞干脆鐵了心不聞不問,只管咬定股權過戶不松口。
如此你來我往,擺明了談不攏,卻誰也不肯讓步,誰都不肯下臺。
打破僵局的,卻是明力德一方。
連環套
眼看樓市一天一個價,天天往上漲,明力德股東們早就等得不耐煩了,竟張口要求中瑞加價200萬元轉讓款。
這下正好撞在了中瑞的槍口上。殺雞儆猴,中瑞一怒起訴明力德違約。法院判定,中瑞100%轉讓明力德股權合同成立,明力德六大股東承擔違約金3000萬元。
3000萬元?!明力德股東也不是省油的燈,“收購價相同,咱賣給誰不是賣?憑什么倒貼你3000萬元?!”
股權轉讓再次延宕。這邊廂,明力德股東不服上訴;那邊廂,金福音瞅準時機加緊活動。
黃楊花就是他最忠實的代理人。2007年9月28日,明力德股東之一楊大明以1360萬元的價格將其12.5%的股權轉讓給黃楊花,與此同時,作為明力德法定代表人的楊大明,還將明力德公司公章和十幾張簽了名的空白紙張移交給黃楊花;另一名股東章圣望也將其25.5%的股權轉讓給黃楊花。
——明力德股東們的心思早就活絡了。姑且不論情感上,他們對姿態強硬索賠3000萬元的中瑞,頗有微詞,就算是從最現實的利益考量,前有狼后有虎,烽火連綿,既然兩邊都得罪不起,還不如趁早拿錢開溜。
這是有風險的。從時間上看,楊大明和章圣望先將股權轉讓給中瑞,后又將其股權轉讓給黃楊花,實乃一女兩嫁。但記者在楊大明和黃楊花的股權轉讓協議上看到,協議有如下聲明:“乙方(即黃楊花)知悉甲方(即楊大明)與中瑞財團已經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
也就是說,盡管金福音已經委托黃揚花支付了轉讓款,但按照約定,只有等到中瑞放棄股權轉讓,他才能依序取得明力德股權——金福音很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中瑞無招勝有招,自巋然不動。
想不到后面形勢竟急轉直下。
神秘的公章
2008年12月24日,浙江省高院做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追究明力德六股東的3000萬元違約金;同時中瑞受讓明力德的900股權成立,而另外10%股權依然屬于沒有在股權轉讓協議上簽字的黃楊花。
僵持一年半,眼看中瑞終于名正言順,大功告成,2009年3月18日,中瑞財團喜滋滋趕到上海辦理明力德股權移交,卻被告知——就在兩天前,明力德股權已被上海靜安區法院查封!
股權移交再次被迫延后。
這究竟怎么回事?一份訴狀遞到中瑞案頭,稱2008年9月24日,明力德向建業電源借款605萬元,期限一月,月利率2.4%,雙方還簽訂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上蓋有借貸雙方的公章。
時隔不久,中瑞又收到上海黃浦區法院的一份民事調解書——原告王繁旭起訴稱,明力德因資金周轉困難,向王繁旭借款4485萬元,雙方子2008年4月24日簽訂借貸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1個月。合同上同樣蓋有明力德的公章。
蹊蹺的是,中瑞掉頭質問明力德,明力德股東同樣一頭霧水,“這些莫名其妙的借款案,我們股東根本不知情!”
在接下來辦理股權過戶的過程中,中瑞和明力德一共發現了6起案件,或以明力德公司名義借款,或以新建業大廈為抵押借款,總額近兩億元,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從光大銀行上海分行抵押借貸1.1億元。
從光大銀行的起訴狀上看,早在2007年9月28日,人民集團下屬公司就以明力德公章為依據將整棟新建業大廈抵押,從光大銀行貸款1.1億元!
又是人民集團!2003年9月28日,恰恰是金福音從明力德法定代表人手中取得公章的日子。按理說這枚公章早已歸還。難道這一切竟是金福音暗中策劃?!
中瑞和明力德終于找到了突破口。根據光大銀行向法院提供的材料,是一個名叫王亞萍的神秘人士作為明力德的委托代理人辦理此項抵押借貸,而此人正是人民集團副總裁。順藤摸瓜,起訴明力德欠款605萬元的建業電源也是人民集團下屬企業,借款4485萬元給明力德的王繁旭更是人民集團下屬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如果不是配合中瑞去辦理移交手續,我們到現在還被蒙在鼓里!”明力德股東憤怒了。
制造這一系列事端,金福音目的何在?
正如中瑞負責人所說,明力德公司欠巨額債務,新建業大廈被多次抵押,這一系列糾紛就如同蜘蛛,將食物拖入蛛網中,越裹越緊,讓明力德和中瑞無法抽身。中瑞如果鐵了心要接盤,必須先處理掉所有債務。
本來資本運作,招法各異。但這招“釜底抽薪”顯然令中瑞無法容忍。“我們絕不會退出這場戰斗,一定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口水戰
2009年9月28日,上海普陀區法院,“真假”公章首次正面交手。當天,法院開庭審理明力德訴歌德堡安裝公司未經授權即對新建業大廈進行施工一案。
開庭前,法官詢問原告明力德撤訴一事,原告代理人半天沒反應過來。原來,法院剛剛收到蓋有明力德公章的撤訴申請信。
“我們用真公章遞交訴狀,他們用‘假公章’遞交撤訴申請,太囂張了!”
據說,哥德堡公司進駐新建業大廈裝修,同樣簽署了白紙黑字蓋有明力德公章的合同。如果真是假公章倒好,棘手的是,當初明力德法定代表人轉交給金福音的公章和十幾張簽了名的空白紙張,完全可能被用來申請新的公章。而這枚新公章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倘如此,那些撲朔迷離的抵押借款案又該何解?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后,為中瑞打給明力德的6000萬元預付款,明力德和金福音又隔空打起了口水戰。
明力德股東言之鑿鑿:“當時中瑞要告我們,股東們怕中瑞會將6000方元支票收回,于是趕緊開了5850萬元的匯票,但都不敢保管,這時候金福音說那放在明虹投資的保險箱里好了。”
金福音則反戈一擊:“這筆錢確實在我這里,但不是保管,是明力德公司用來還我子公司的部分欠款。”他反問記者,“如果是你,你會無緣無故把這么大一筆錢交到我手里保管嗎?”
“金福音擺明了是在耍無賴!”明力德股東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據說由金福音親手所寫的“存款證明”:“經多方研究決定,為了保護好(明力德)公司現金5850萬元……暫存明虹投資有限公司賬戶,并保證不挪用此筆款項。”收款人金福音,時間為2007年8月3日,明力德股東楊大明、黃楊花、章圣望為證明人。
“將這筆錢交給金福音保管的時候,明力德并不欠金福音下屬公司任何款項。所謂的欠款,都是金福音取得明力德公章后自己制造的!”
只是沒想到,現在這5850萬元竟成了金福音坐實明力德欠款的“證據”。
細數前塵,一是通過黃楊花購買楊大明、章圣望股權支出約4000萬元,二是明虹為明力德墊付7500萬貸款,三是605萬元新建業大廈裝修款,金福音總共只付出了大約1.2億元。最后他竟獲得了1.1億貸款再加上暫存款5850萬元——近1.7億元資金。兩項相抵,數千萬元憑空“入賬”。
不僅如此,金福音還實際控制著明力德公司和新建業大廈!
待解的局
商場歷來如戰場,明里較勁,暗中斗法,三方都不無辜。
明力德誕生之初就不干不凈不清不楚,六大股東更是各打各的小算盤;
中瑞本來占盡先機,要不是為了合理避稅股權入股,直接買樓不至于引來枝節無數。要不是想借樓炒作,干脆付錢也不至于招致禍事連連;
金福音更是老謀深算,有備而來:先試圖以明虹反制明力德,此計不成,又生一計,明知中瑞交錢在先,卻委托他人進行次序收購,最絕的是向明力德法定代表人支付股權轉讓款,順利取得明力德公章,乘勝追擊用公章進行運作——處處主動,招招要害。
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家歡喜幾家愁。中瑞誓不甘休,金福音絕不放手。而位于上海中山北路的新建業大廈,正在進行著它誕生以來最豪華的裝修。
這場奪樓大戲,看來還未落下帷幕。
編輯 彭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