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教練:張博
張博(右)1999年入選上海網球隊,2002年進入上海巴士網球俱樂部,曾代表上海市參加各類網球比賽,最好成績為全國成人總決賽第五名。第十屆全運會上,他以單、雙打主力身份出賽,與隊友一同闖入團體比賽決賽階段。張博現為全職教練,以培養青少年球員為主,所帶隊員多次在上海市青少年比賽中獲得冠亞軍。
本期學員:劉藝
受熱愛網球運動的母親影響,劉藝(左)初中開始練習網球。但進入高中之后打球的機會變得少之又少。她在大學里重新拾起網球拍,加入網球社團。并時常參加一些比賽。劉藝的底線技術比較扎實。但高壓技術和網前截擊要差一些,尤其是高壓球,所以她想借本期Face to Face教學的機會提升高壓球水平。
敲開高壓球的大門
對于絕大多數初學者,甚至不少有一定水準的業余球友來說,高壓球都是一扇難以徹底推開的“大門”。與其他擊球方式有所不同,打丟一個高壓球,除了失去眼前這一分之外,還容易對后面的高壓球產生影響。因為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高壓球是對方送上的得分機會。很多人一旦沒打好一個高壓,面對下一個“從天而降”的高球就會精神緊繃,失誤接二連三。
其實敲開高壓球的大門,讓自己掌握初級的高壓球技術并非難事。你只需要注意兩點:將擊球點控制在身體前上方,采用恰當的揮拍。
打好高壓球的第一步要從腳下開始。利用腳步讓自己迅速來到正確的擊球位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看見對手打出高球甚至判斷對手將要挑高球時,馬上側身。因為側身為身體向各個方向靈活移動提供了前提。在這個姿勢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利用交叉步、并步或小碎步找到準確的擊球站位,這些步伐我們將在后面的文章中為大家做更詳細的解釋。
開始移動之后,你應當舉起兩手。非持拍手臂抬起,指向來球,幫助判斷準確的擊球點。同時,持拍手直接將球拍抬到肩膀之上,而不是像有些人在發球時所做的那樣,先放低球拍再向上升起,這是因為高壓球的準備時間不像發球那般充裕。手部握住的拍柄此時應恰好處于你同側耳朵的后面,準備揮拍擊球。
調整到合適的站位,判斷好擊球時間后,就要開始揮拍了,注意此時身體的重心應放在后腳上。非持拍手臂和同側肩膀隨揮拍放下,擊球時,要讓持拍手臂充分伸展,擊球點控制在身體前方靠近持拍肩膀一側的位置。如果你使用的是大陸式握拍,建議大家要加入扣腕動作,拍面擊到球的瞬間完全打開,然后適當下壓手腕。如果你不容易做出扣腕動作,也可以采用東方式正拍握拍打高壓,這樣拍面自然而然在擊球瞬間打開。幾乎不需要什么附加動作。另外在觸球之前和觸球瞬間,確保自己抬頭的姿勢。
以上這些都圍繞著“將擊球點控制在身體前上方和采用恰當的揮拍”兩個主題。在練習高壓擊球時,不斷通過這兩個要點確認動作的準確性,相信你很快能夠擺脫“打不好高壓”的陰影。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教練張博和學員劉藝進一步了解初級高壓球的成功要素。
很早接觸網球運動的劉藝有一定的網球基礎,能夠在底線進行多拍對拉,時不時會參加一些小型業余比賽。但是一開始練習高壓球,她就顯得有些信心不足,失誤不斷,而且打出的球力量很小,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不著球的情況。
要點剖析
劉藝的高壓球動作遵循了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側身移動擊球。以初級水平的高壓球動作要求來說。她的上引球拍和“搔背”動作也都達到了標準。然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劉藝做得并不夠。張博指出了劉藝四個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是步伐。劉藝在看到高球之后很快側身,這一點做得很好,但她的步伐比較單調,主要是并步和小碎步,沒有使用便于向后移動的交叉步;第二是擊球的位置,在這組學員動作連拍中。劉藝的擊球點控制得還不錯(學員圖7)。放在了身體前上方。但面對一些偏后的高球時,劉藝的擊球點往往太靠后;第三是重心的轉移,劉藝在擊球之前,并沒有很好地把重心置于后腳,使得她無法充分地把腿部的力量傳導到球上(學員圖4);第四是最大的一個問題——她的隨揮,劉藝打高壓時采用偏東方式正手握拍,這種握拍打高壓其實并不需要過多扣腕動作。但劉藝在擊到球之后猛烈壓腕,持拍手臂卻幾乎停止了運動(學員圖8)。后面三點直接導致劉藝高壓球的力量很小,而擊球點偏后又是因為她面對一些高球時腳下移動過慢。

針對這幾點,我們可以從教練張博的示范動作中看出明顯的區別。側身之后,張博用兩個跨步夾雜一個交叉步迅速來到擊球位置(教練圖2—5),敏捷的腳步移動使得他每次都能很好地將擊球點控制在身前。此外要注意的就是張博的隨揮,采用大陸式握拍的他擊球后些許扣腕,手臂充分隨揮,非持拍手在腰部位置自然接住球拍(教練圖8)。當然。張博的高壓球動作已經屬于高級水準。他蹬地騰起(教練圖6、7)。這令他的擊球高度增加,應付偏后場的高壓球更加自如。但這一動作對于高壓球還處于初級水平的球員來說。并不適合。
步伐練習
訓練目的:豐富步伐種類,提高移動效率
針對學員不會使用交叉步的問題,張博為劉藝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分解了向后移動的前交叉步。前交叉步在高壓移動中經常被使用到,主要用于向后方,或是側后方的移動。它的基本步驟是,靠近球網的前腳由體前繞過后腳。接著原本的后腳再由體后繞過原本的前腳。在分解前交叉步的同時,張博還強調了擊球前身體重心必須放在后腳上,以便更好地發力。
Tips
向前移動步伐
由于向前高壓的移動距離一般較短,且要盡量把重心保持在身體后方,所以后腳驅動的并步更適合干向前移動打高壓。并步的基本步驟是后腳向前腳并攏,之后前腳再向前移動離開后腳。
大力下壓擊球
訓練目的:樹立充分隨揮的意識
這一訓練項目也是針對劉藝高壓動作里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過度壓腕,隨揮不充分。張博讓劉藝站在發球線。自己拋球到身前然后大力下壓。將球的落點打在這一邊的發球區之內。要想做到落點準確并且擊球有力的話,劉藝就必須減少扣腕動作。充分隨揮至腰部附近。在這個練習中,張博還指出了劉藝的另一個問題,劉藝的高壓球有時會打偏出邊線。這主要是由于劉藝的擊球點經常會偏離身體的縱軸。過于靠右。
Tips
連續揮拍練習
就算只有你一個人和一把球拍,你依然可以進行高壓練習。像張博教練在圖中所做的那樣,連續不斷地做高壓揮拍動作,有助于提高你肩關節的靈活性和力量。這個動作與一般高壓揮拍不同的是,讓隨揮在持拍手這一側結束。便于你能夠連續做下一個高壓揮拍。
落地高壓
訓練目的:熟悉高壓步伐和站位
在樹立了關于擊球站位和揮拍方法的正確觀念之后。就能進行實際的高壓球訓練了。但是依然不要著急。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教練可以把球喂得高一些。而學員則在球落地之后再進行高壓。這樣做是為了給學員更多的時間。確保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找到打高壓球的正確站位。在比賽中。初級高壓選手也應當多采用這種方式。
教學小結
整節課下來,你一定也有所察覺,我們的重點一直都放在擊球點的控制和采用恰當的揮拍上。如果你也處于高壓球的初級階段。那就趕緊圍繞著這兩點展開訓練吧。擊球前,側身快速移動,舉起雙手,重心在后;擊球時。重心先前轉移,在身體前方觸球,頭部保持上抬;擊球后,充分隨揮。相信不久之后,你的高壓球就不會再需要這些提示了。